【摘 要】教師如何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積極主動與學生溝通,了解他們內心真實的想法,知道他們對教師的看法和要求,教師要經常反思自己的行為,找到更適合的方法教育學生,爭取與學生心靈相通,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終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幫助學生塑造健全人格。
【關鍵詞】教師 中職學生 學習方法 行為習慣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33-0182-01
一 教師要以身示范感染學生
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學生向老師學習,接受老師的教育,甚至模仿老師的某些習慣,都是極為自然的事。俗話說:“名師出高徒”,“有什么樣的老師就會帶出什么樣的學生”,可見老師對學生的影響之大。因此,廣大教師要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率先垂范、言傳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和人格給予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以高質量的教育教學水平讓學生佩服。把良好的習慣教育融入到中職生專業學習的各個環節,滲透到教學和社會實踐中去。深入發掘各類課程的育人資源,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育人,使學生在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過程中,自覺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
二 走進學生內心世界,點燃其心中的希望
雖然中職生很多是雙差生,在初中學習階段,形成了一些壞毛病,但每個學生都有自己擅長的技能,只是應試教育將它們暫時掩蓋了。所以,中職學校的老師應對學生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多角度、客觀地評價每一個學生,并采用不同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找出他們的閃光點,進行鼓勵和表揚,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三 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首先,要抓好學生宿舍衛生和作息的管理,定時認真檢查寢室清潔。組織宿舍衛生差的同學參觀宿舍衛生好的宿舍,讓他們在對比中提高。抓好作息管理、公共用品管理,設表揚欄和警示欄,培養講衛生、講秩序、守時間的好習慣。其次,要加強學生用餐管理,培養學生珍惜勞動成果的習慣,(1)引導他們勤儉節約,對鋪張浪費加以教育;(2)引導他們注意飲食規律,按時就餐,不亂吃不衛生的食品、零食。再次,要加強艱苦樸素的思想教育,衣著整潔、大方,不留怪異發型等,要有正確的時尚觀。
四 加強對學生遵規守紀和禮儀的教育
對違反學校紀律要及時檢查糾正。要多談心、多鼓勵,以正面教育為主,懲罰教育為輔。要定期開展文娛活動,給學生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豐富多彩的活動,既可以陶冶他們的情操,又可以鍛煉他們的意志,無形中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榮譽感,培養他們的上進心。在這方面,班主任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班主任要在班上營造一種民主、積極、向上的氛圍,讓每個學生都能受到感染。如抓住運動會、辯論會、歌詠比賽等活動,讓后進生、行為存在偏差的同學多一些積極表現的機會,從而起到教書育人的效果。
五 上好實作訓練課,讓學生盡早接觸專業知識
中職生的文化基礎差,對文化理論課興趣相對較低,但他們的動手能力強,對此,教師應鼓勵學生多實踐,拉近與書本的距離,組織學生到企業參觀或觀摩實習,為以后工作奠定基礎。因此,應上好每一節實作課,少講多練,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體會到成功的樂趣。這樣有助于培養他們的職業意識,增強工作責任心,促進他們主動學好科學知識、掌握專業技能和本領。
六 教給學生學習方法
“授之以魚”,只解一頓之需;“授之以漁”,則可終生受益;“授之以漁”,那是培養人的能力,教給方法。教育的最大功能在于“教是為了不教”?!敖獭钡哪康氖恰盀榱瞬唤獭保礊榱俗寣W生能夠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的能力,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好的學習方法其實并不難,我認為學生只要做到以下幾點,就一定能學好:(1)課前預習,提出問題,促進學習。(2)上課專心,手、眼、耳、心、腦并用,掌握老師講課的重難點。(3)疑難問題要及時解決,要向成績好的同學和老師請教,還要不恥下問。(4)及時完成作業,不會做的題先看書本、例題、筆記,實在解決不了再問同學和老師。(5)每堂課只能做本堂課的事,不能上數學課趕其他課的作業等,這種惡性循環,結果各科都沒學好。(6)所有課都要聽,不偏科,不要對哪個老師有意見就不聽他的課,結果只是害了自己。(7)復習要全面,認真分析錯題,總結知識點。中職生還應養成廣泛閱讀的好習慣,教師要充分利用各種機會組織讀書活動,交流讀書心得,營造讀書氛圍,從而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心靈,開拓學生的知識視野,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以上所述,是我在中職教育教學中的一些體會和感悟。我認為學校、教師在對中職生的教育教學培養中,一定要突出以生為本,強化生本意識,多關心學生、肯定學生,多鼓勵學生、多表揚學生,讓他們感到自己不比別人差,幫助學生樹立自信,不斷矯正不良行為,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行為習慣、學習習慣,充分發揮他們的潛能,使其成長為受企業、社會歡迎的勞動者,從而為建設祖國作出應有的貢獻。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