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和深化,高等教育在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上都不同程度地進行著變化和改革。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應對實驗環節進行改革,整合課程,加強不同課程之間的有機連接,注重實踐教學活動。
【關鍵詞】高等教育 實驗室開放 實驗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9-0010-02
近幾年,高等教育在多個教學環節上,不斷嘗試著各種形式的變化和改革,以適應社會發展對現代人才需求的變化和跟上新時代對高等教育要求的步伐。所以,針對現在課程內容設置和結構安排中逐漸暴露出來的缺點和不足,需逐步改進和彌補,且在此基礎上要有發展和進步。
一 課程整合、結構優化的必要性
眾所周知,課堂教學注重的是課程理論知識的講授,實驗環節是對課程的理論作出科學驗證或展開演繹,讓學生加深對理論的認識,同時通過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然而,受到不同課程教學內容嚴格的劃分和界定以及陳舊實驗內容和實驗系統的限制,實驗環節已難以滿足現在的教學需求。因此,為了滿足教學的需求,在實驗環節上嘗試打破不同課程之間的界限,將內容相近和有聯系的部分進行有機的組合和優化,尤其在實驗環節上要進行內容整合,這能發揮實驗教學的最大效能。
根據實際情況,可將多門課程的實驗內容整合為綜合實踐活動。在此過程中體現出五個方面:強調“整合”,注重“實踐”,突出“開放”,關注“過程”,提倡“自主”。這與那種把彼此隔絕的學科知識向學生的心靈“澆鑄”奉為最重要目標的課程觀不同。從課程編制原理的角度看,“分科課程”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體現了兩種不同的編制模式,構成了相對獨立的課程形態。但兩者在整個課程架構中不是彼此割裂的,而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
二 實驗整合、優化的方法
課程整合和優化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平臺。在整合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主人翁——學生的各種需求。減少驗證型實驗,加強綜合實踐型活動,增強學生的參與性,鼓勵學生敢于創新。
根據具體專業要求和發展目標而有所不同。比如,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學生,從整個培養計劃中體現出,此專業要求學生掌握光學、電學和計算機等課程的知識,并且都有相應的要求和規定。如果在學習中只是單純地將各門課程割裂開來學習,學生對每類課程的認識和掌握程度不深,對這幾類課程之間的聯系的了解就會更少,也不會從技術上實現光、機、電的結合,當然也就不能滿足現在就業的需求。從另一層面上來說,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會差一些,學習效果自然也就差。
基于這些現狀,完全可以將部分光學類、電學類和計算機等相關課程的實驗整合成綜合實踐活動,既能充分體現出不同類課程內容的特點,又可以了解不同類課程內容之間在技術上的有機銜接和融合,讓學生從整體上了解和把握一個完整系統的工作原理及實現方法,很好地實現點與面的結合。具體地說,如果設計一個具有特定功能的系統,首先從整體上了解系統功能,然后分解成幾個不同的模塊:信息的產生、信息的探測、信息的傳輸和信息的處理等。每個模塊如何完成其具體功能,每個模塊之間又如何實現有效連接,學生帶著問題展開大量的調研,根據設計系統的功能去設計系統的結構。這就促使學生從理論到系統功能實現進行全面學習。另外,學生可根據自己學習的程度和擅長的內容重點研究某一模塊的內容,充分發揮個人的能動性,有利于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除了學習知識和鍛煉實踐能力之外,學生還可以培養團隊協作的精神。
三 實驗整合、優化的特點
實踐環節參與程度會明顯影響到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情況。因此,為了提高實驗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我們擬對光電技術課程群相關實驗進行整合,建設一個數字化實驗平臺,該實驗平臺既可以進行光電技術類課程的基礎實驗,也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二次開發,擴展實驗內容,以滿足各種學習的需要。
該實驗平臺是一套綜合型實驗系統,它包括以下幾個模塊:信號發生系統、信號控制系統、信號傳輸系統和信號后續處理系統。整套系統涵蓋了光學、電學和計算機等相關課程的理論知識,以及相應的技術方法。它具有以下特點:
1.可操作性
本實驗平臺通過控制芯片的硬件電路,把過去需要用示波器、萬用表、光功率計等觀察和測量的實驗現象和結果,采集到計算機中,即把實驗結果通過計算機軟件編程以數字化直觀顯示,這有利于實驗結果的保持、處理和傳輸以及再現。既可以完成基礎實驗,也可以在此平臺上進行開發,擴展功能。硬件和軟件都可以擴展功能。學生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針對不同的環節進行開發,因為存在實踐結果的檢驗和價值的體現,通過實踐表明學生非常喜歡這種綜合型實踐活動,并具有良好的效果。
2.開放性
不同課程的實驗可設計為不同的模塊,掛接到本平臺上即可進行不同的實驗。如“光輻射探測器性能參數測試”、
“用CCD測量物體幾何尺寸”、“溫度傳感系統”、“光電信號傳輸處理實驗”等。系統具有開放式的接口,增加的實驗模塊,可通過接口接入本實驗平臺。
3.靈活性
利用該實驗平臺,對相關的光電技術問題,學生可以靈活、自主設計實驗,以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分析診斷能力、設計能力和創新意識。除了內容形式的靈活,實驗的時間安排也是靈活的,學生完全可以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實驗操作。這樣,既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實驗室資源,還可以提高學習的效果,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
四 總結
通過這些實踐環節的鍛煉:(1)學生在實驗操作技能和實際動手能力方面一定會有顯著的進步,還可以滿足社會對本專業學生培養的總體要求,體現實用性、先進性的特點。(2)實驗內容廣泛,綜合相關專業課程內容,全面深入地融合專業知識。(3)通過此實踐活動的開展和實施,有助于改進教學手段和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參與性,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李麗.我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進展研究[J].石家莊學院學報,2006(4):102~107
[2]鄒道生、張賢蓉、申洪等.實驗教學改革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06(3):116~117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