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對網絡環境下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課程的教學進行了一些探索。
【關鍵詞】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網絡環境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9-0022-01
針對高校的網絡環境實際,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就網絡環境下的學習變革談幾點體會:
一 在網絡環境下,確定教學目標、突出重點、化解難點
利用網絡環境,汲取前人的教學經驗和好方法。為了讓學生明確本堂課的重點和難點,教師在開始上課時,可以在電腦的明顯位置標出本堂課的教學重點,以便引起學生的重視。當課堂中講到重點知識時,可以有效結合與此類知識有關的網絡信息,從而使學生對所學內容加深印象,進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了對新知識的接受。
二 利用網絡信息技術,選擇合適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教師可以利用網絡技術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改進教學方法。所謂“教學有法,教無定法”,隨著教學內容的不同,我們要能靈活應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在網絡環境下,結合課堂內容,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對于教學方法,只要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內容和掌握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都是好的教學模式和方法。
三 巧用網絡教學軟件,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
多媒體網絡教學軟件的功能是很強大的。數學教師想要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學習、掌握并利用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技術是必不可少的。如在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的教學中,對于一些復雜抽象的數學概念和定理,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這時教師可以利用數學軟件的圖形功能,數學定理和數學思想都轉化成了在幾何上的直觀描述,讓學生能夠一清二楚,從而提高數學課的學習效率和教學效果。
然而,這也對數學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教師具有較高的計算機技能,能滿足學生對現代網絡技術的要求,讓學生也能很好地掌握科學技術和方法;另一方面,對于傳統的優秀的教學方法,教師還要能將其融入到現代多媒體的技術中,兩者相結合。在課堂教學應用統計軟件時,應有針對性地利用教學軟件的圖形顯示功能和計算功能,教師再對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課程中的重點、難點內容加以突出、強調,再適時進行講解。
四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進教學模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圍繞著學生開展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地讓學生唱主角,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讓學生自主學習,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領路人。
五 網絡課堂中的導入選擇技巧
課堂導入,也叫“開場白”,它是一堂課的開始環節,也是把學生領進知識入門的第一關,盡管它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時間很短,但它的作用卻不可小覷。然而有些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對課堂導入的作用認識不足,不予重視;也有的教師雖有認識,但沒有較好地掌握導入的方法和技巧,以致達不到應有的效果。“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在高校的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導入環節。鑒于此,本人結合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教學經驗和教學實踐,對于導入教學的作用、原則、過程及方法等問題進行探討。
1.穩定學生的情緒,激發其學習興趣
新課剛開始,在課間活動時學生暫時放松了學習心理,思維不易馬上轉變,并快速集中注意力進入課堂教學。這時高校教師若通過多媒體技術的一些和教學課程內容相關聯的動畫效果和圖形圖片等手段,進行恰當巧妙且富有吸引力的導入,使學生的情緒能在極短的時間內穩定下來,他們的注意力就能很快地集中到課堂上,激發起他們的求知欲,提高對所學知識的學習興趣。
2.降低難度和知識臺階,自然過渡
新舊知識之間無論在認識上還是思維上都存在著明顯的差異與跳躍。所以對新知識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方法也就存在著不同和差異。而恰如其分地進行新課的導入,可以減少或平抑知識與思維的斷層,降低其臺階,使知識內容過渡自然,前后銜接緊密,為新知識的教學鋪平道路。
3.切換學生的思維,努力營造教學情境
新穎的導入可以把學生的大腦中前一節課的思維暫時切斷,從而啟動學習新知識的思維,使學生明確學習的內容、目的與要求,從而開動腦筋,全身心地投入學習。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跟上時代變化的步伐,逐步認識和學習如何更好地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來改進自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并積極地去適應網絡環境下的教育教學變革,不斷充實自己的教學理論知識,多汲取各方面的教學模式優點和經驗方法,才能更好地擔當起教書育人的重擔。
參考文獻
[1]胡淑珍.教學技能[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2]奚定華.高校數學教學設計[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3]鄭君文等.高校數學學習論[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
[4]郭思樂、喻緯.數學思維教育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