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公共選修課是高等院校課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優化知識結構等方面起著不可取代的作用。本文針對在調查中出現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以期能對公共選修課的建設提出積極的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公共選修課 現狀調查 對策 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9-0048-01
大學公共選修課是一類面向全校學生開設的跨學科、跨專業的選修課程,可以拓展學生知識層面、優化學生知識結構、培養學生技能。一方面,學生通過公共選修課可以學習到不同學科的知識。另一方面,公共選修課的開設也為廣大教師提供了發揮自己才干、完善自身知識結構的平臺。
目前,筆者所在學院公共選修課共開設91門,涵蓋人文藝術、經濟管理、自然科學、語言技能、計算機信息、工程技術等多個學科門類,學生在選課時有較大的選擇空間。授課教師共79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27人,占授課教師人數的34.2%。每門課生均80人,約有7280名學生參加了公共選修課學習。
為了了解公共選修課在教學及管理上存在的問題,并探討如何采取相應的對策推動高校公共選修課的建設和不斷完善,因而在全院范圍內進行抽樣調查。
一 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本次研究對象為在校大學一至四年級學生中隨機抽取的1000名本科生。
2.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1)實地調查法與訪問法。對課堂實地考察和交流訪談,進行記錄和整理。(2)問卷調查法。在查閱文獻資料、調查目前高校公共選修課現狀的基礎上,根據研究需要采用專家修訂的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1000份。回收有效問卷958份,有效回收率為95.8%。經效度檢驗,符合社會調查研究的基本要求,并對調查問卷的結果進行統計處理。
二 結果
調查發現,38%的學生對公共選修課的滿意程度為一般,42%的學生認為比較滿意,但仍有17%的學生表示很不滿意,說明公共選修課的建設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另外,學生對公共選修課的滿意程度48.6%取決于教師上課水平,30%的學生反映不滿意公共選修課的原因在于無法選擇到滿意的課程。有60.6%的學生是從同學那里獲知公共選修課的名稱,而在選課之前對自己要選擇的課程不了解的占37.18%,部分了解的占62.12%。出勤率不高,每次都去的僅占21.17%。
三 整改意見
1.加強公共選修課宣傳力度
充分利用互聯網加大對公選課的宣傳力度,將課程視頻片段上傳至網站,供學生試聽、選擇。從而增強學生對公選課的認識與了解,進而以積極、負責的態度來對待公選課。也要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為學生提供相互交流和參加課余練習的平臺,給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
2.豐富公共選修課課程內容
公選課內容一方面要與學生的愛好相接近,另一方面還要結合國家的教育目標、學校的辦學特色、社會市場的需求。在設計課程體系時,首先是要完善與專業課程互補的選修課體系,其次是進一步豐富人文綜合素養課程,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最后是增加實用型課程內容,如就業指導、人際交往指導、禮儀指導、理財指導等。這樣做可以使學生在校期間所選的公共選修課程不但含有與專業課程互補的課程,而且也有非專業相關課程。
3.加強公共選修課教師的培養
教師是提高公選課教育教學效果的關鍵。學校應鼓勵科研能力強、教學經驗豐富、理論功底深的專業教師擔任公共選修課的教學。這樣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證教學質量。也可根據課程的需要,加大力度安排相應的教師外出進修、考察,加強培訓,開展各種教研和交流活動。同時組織校教學視導組對公共選修課教學工作進行考核,懲罰不負責的教師,嘉獎業績突出的教師。切實保證教師在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和授課方式的同時,使課程內容更有趣、生動。
4.加強學生管理
針對學生盲目選課的情況,堅持通過思想引導,使學生明確“學分制”只是手段,而不是公共選修課開課的目的。對任意退課的學生給予取消下一輪次選課資格的處罰。針對學生選而不學的情況,堅持課堂紀律和考勤從嚴管理。注重學生平時的出勤、作業情況。對于缺課三次及以上的學生取消期末考試資格。以此來敦促學生認真對待自己的公共選修課。
5.規范公共選修課教材使用
由于公共選修課受到學時的限制,教師難以找到適合的教材。公共選修課有必要針對不同學科、不同層次的學生配備一套全面、簡明的教材。教材由授課教師確定,既可以選擇已經出版的教材,也可以由授課教師自己編寫講義、輔導材料。
參考文獻
[1]羅小芳、林筱穎.淺談高職公共選修課的課程體系構建[J].柳州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10(5)
[2]劉芬.我國高校公共選修課在實施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新疆石油教育學院學報,2010(1)
[3]荊曉艷.關于改進高校公共選修課的幾點意見[J].甘肅科技,2010(16)
〔責任編輯:李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