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發(fā)展,英語已成為越來越多的國家進行國際交流的有效工具,對英語翻譯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翻譯并不是簡單的語言轉(zhuǎn)換,而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下,對語言的代碼轉(zhuǎn)換的工作。由于各個國家之間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生活習慣及思維方方式的不同,探索英語翻譯中跨文化視角轉(zhuǎn)換及翻譯技巧的研究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關(guān)鍵詞】英語翻譯 跨文化視角 翻譯技巧
【中圖分類號】H0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9-0081-01
通過對英語翻譯理論的分析,探索最有效的英語翻譯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在應用語言的翻譯研究領(lǐng)域中,對于翻譯方法和技巧的研究一直在進行,本文以中英翻譯為例,分析了在文化差異下跨文化視角的英語翻譯技巧。
一 中外文化差異
第一,宗教信仰。宗教信仰是文化的一種體現(xiàn)形式,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如歐洲、美洲和大洋洲主要信奉基督教,西亞、北非、南亞次大陸和東南亞主要信奉伊斯蘭教,不同的宗教信仰有不同的文化,也有不同避諱的詞語,在翻譯時應注意。
第二,顏色的文化差異。每個國家對顏色的理解也不同,如西方人心目中白色是天使、純潔、幸福的象征,西方人在舉行婚禮時,新婚要穿白色的婚紗。中國有“紅白喜事”之說,紅色一般是指嫁娶等喜事,它象征著吉祥、如意,過新年時貼上紅對聯(lián);白事一般是指老人駕鶴西去,意味著哀傷、蒼白。國家之間對于顏色的理解差異很大,在翻譯時盡量避免顏色禁忌。
第三,數(shù)字的禁忌。數(shù)字對于每個國家的寓意也不同,如在中國“4”和“7”是禁忌的數(shù)字,因為“4”和“死”的發(fā)音是相同;在英國“13”是讓人避諱的,因為在圣經(jīng)“最后的晚餐”中,耶穌的第十三個門徒背叛了他,所以“13”意味著背叛和欺騙、不幸。所以在與人交談和翻譯中避免這些數(shù)字的出現(xiàn),以免產(chǎn)生不必要的尷尬。
第四,語言符號編碼。(1)編碼順序不同。在英語中l(wèi)ast name 就是姓,first name就是名,編碼順序是名→姓,而在中國則是姓在前名在后。(2)詞匯量不同。漢語中有關(guān)烹飪的詞匯有50多個,而在英語中只有10余個,一句“you should talk to my uncle”就會讓漢語讀者產(chǎn)生歧義,不知道是指的叔叔、伯伯、舅舅還是姨夫等。
第五,思維方式。在中國和英國對于時間和空間的表達也不盡相同,中國人在寫家庭住址時,是從大到小的順序,依次寫國家、省份、城市、鎮(zhèn)、門牌號。而在美國正好相反,先寫門牌號最后標明國家。對于時間的表達方式上,中國人是年、月、日,思想上屬于從整體到部分的表述方式,而在美國就截然不同,是從日、月、年的表述,屬于從部分到整體的分析思維模式。思維方式的不同導致了語言表達的不同,在翻譯時要注意。
二 翻譯技巧
第一,直譯法。直譯法要兼顧句子的結(jié)構(gòu)和語境,在保持原文的思想和內(nèi)容的基礎上,譯文要忠實于原文。直譯法是一種簡單的翻譯方法,它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文的內(nèi)容和形式。
第二,意譯法。意譯法是指在透徹了解原文整體思想、內(nèi)容的基礎之上,準確地把原文的思想和含義表述出來,在這些翻譯方法中,意譯法可以很準確地表達原文的意思,是一種很好的翻譯手法,但對翻譯人的要求比較高。
第三,增譯法。增譯法是指在翻譯時對于句子中出現(xiàn)的人物、歷史故事和人文特色等,對于被翻譯人不太了解的地方在文章的最后要加以說明解釋,如“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钡?,對于外國人來說不知道誰是孔子,在翻譯時要解釋清楚,否則達不到翻譯的目的。
第四,減譯法。在翻譯的時候為了簡化文章的意思,用一個和這個詞很接近的詞語來解釋,翻譯起來更加簡單,也更容易理解。
第五,拆分法。翻譯長句時使用到的方法,就是將一個長句拆分成幾個小短句來解釋。拆分是要對文章或句子中出現(xiàn)的相關(guān)重點詞語聯(lián)系起來,更好地掌握原文的意思及中心思想。
第六,轉(zhuǎn)換法。翻譯時經(jīng)常用到詞性的轉(zhuǎn)換,如在翻譯時動詞、名詞、介詞等詞性的轉(zhuǎn)換,如名詞轉(zhuǎn)換成動詞water 名詞是水,動詞是澆水;I am anxious about her health. 我為她的健康擔憂,原文中anxious 這一形容詞,被譯為動詞“擔憂”因為在英語中表示“為……感到擔憂”常用短語“be anxious about”。再如:“They are doubtful whether he can afford it.”可以翻譯為“他們懷疑他是否能擔負得起”。此例句中原文中的形容詞“doubtful”被翻譯成動詞“懷疑”。但是在翻譯中,有時出于修飾和句法結(jié)構(gòu)的需要,往往把漢語中副詞用英語其他詞性的詞來表達,這也是翻譯中的一個常用技巧,這屬于形容詞和副詞的轉(zhuǎn)換。
三 結(jié)束語
翻譯是一門藝術(shù),也是一種技巧,追求原文和譯文的等同性是翻譯的目標,翻譯是兩種語言的轉(zhuǎn)換,更是兩種文化交流的媒介,翻譯時要對兩個國家的文化背景等各方面進行全面了解,掌握翻譯的方法和技巧,尊重原意,這樣才能在跨文化翻譯中真正實現(xiàn)兩種語言的溝通和交流,促進世界各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參考文獻
[1]潘穎.淺析商標的中英文互譯[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0(16)
[2]司顯柱.漢譯英教程[M].上海:東華大學出版社,2009
[3]廖國強.英漢互譯理論、技巧和實踐[M].北京:國防工業(yè)出版社,2006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