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班教學因其具有諸多優勢而被許多發達國家所采用。相比之下,目前我國教學班級中平均人數過多,則嚴重影響了人才的培養。雖然我國無法改變當前大班教學的現狀,但應充分利用小班教學的優勢,在大班級中予以實施,也可收到很好的效果。本文通過介紹分析了小班教學的國內外現狀,提出了適應當前英語課程改革要求的小班英語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班教學 優勢利用 教學改革 英語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9-0084-02
一 小班教學國內外現狀
為爭奪教育的戰略制高點,許多發達國家都強調小班教學,它可以促進每一個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讓學生充分分享各種教育資源,有更多的機會處于教學活動的中心,有更多的時間與教師交流、溝通,獲得個性化的教育。據統計,當前美國的大學平均班額為25.6人,加拿大為24人,意大利為25人,而我國是78人。從這一比較中可以明顯地看出,我國教學班級中平均人數過多,已嚴重影響了人才的培養。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在大班的情況下,老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就只能統一要求,以至于學生沒有機會充分地表達自己,只能被動地學習,從而使個性受到壓制。其次,目前的教學改革強調教學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和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學應注重教學過程,要關注學生,而不是只單純地注意完成教學任務,而大班教學限制了這一過程的實現。另外,學生們各具特色,他們才是學習的主體,教學內容的決定應圍繞學生這一中心展開,如果班級人數過多,就會讓大多數鮮活的個體難以展示其獨特的風采。
相比之下,小班(30人以內)由于人數少,有利于任務型教學中各種任務的布置和完成,學生能在老師的引導下,為完成每堂課、每項任務而獲得更多的機會參與、實踐及體驗。學生通過實踐,暢所欲言,其發散性思維會得到發展。生生、師生之間頻繁的交流與討論可以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產生思想的共鳴,從而使各方的智慧得到開發,同時也由于這種合作學習,可以增強彼此間的友誼,并大大提高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二 小班英語教學策略
當前英語課程教學改革重視對學生實際語言能力的培養,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主動思維,并大膽實踐,提高其跨文化意識并形成自主學習能力。實踐證明:小班英語教學更有利于達到這一目標。雖然我國目前還沒有能力全面實施小班英語教學,但充分利用小班英語教學中的優勢,在大班級中予以實施,也可收到很好的效果。
那么在大班教學中,如何利用小班優勢,來實現這一目標呢?
1.課前準備
教師在充分了解教學內容的基礎上,要明確教學目標,教學要求要適合各個層面的學生,要在充分了解所有學生的心理狀況和知識水平的前提下,認真分析教材,并予以創造性地處理,有意識地做好安排,縮小學生之間的心理及情感差異,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示機會,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導性和創造性,從而提高學習效果。之后,要讓學生做好課前準備,如詞匯學習、重點句預習、編組訓練等。
2.課堂訓練
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是英語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要達到這一目的,教師在課堂上要鼓勵學生多說,因為敢于開口的品質是提高語言交往質量的前提,要想培養這一品質,就要創設一種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教師要利用小班化的優勢,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和認知發展水平,給他們營造一種輕松的學習環境,設計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活動,鼓勵他們大膽開口,讓他們感受學習英語的樂趣,減輕他們因人多而造成的心理壓力。教師在設計教學結構時,要優先考慮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處于活動中心,讓他們的潛能得以充分發揮。具體地說,用化整為零的辦法,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和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選好小組長,在訓練中教會他們交流、討論的方法。開始訓練時,教師先把要解決的問題交給小組討論,各小組長再根據任務特點以及各小組成員的能力和愛好做好任務分配,合作完成。這時要給學生以足夠的時間,并在巡視的時候隨時給予幫助。在接下來的表演中,要注意先后順序。當訓練內容比較難時,可以讓能力較強的學生開始,這樣既可以做示范,也可以起到激勵作用,然后再由基礎差一些的學生進行。有時可以用比賽的形式進行,這樣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在評價時以鼓勵為主,適當提出各小組的優點與不足,既要讓小組中的全體成員受到關注,又要多以小組為單位,促進小組間的競爭與合作。如這樣一項小組活動:“Seeing a doctor”,教師在可以事先將“What’s the matter?”“Are you feeing all right?”“I have a bad headache”“Drink lots of water and relax…”等典型例句板書并做好初步訓練,然后各小組長開始帶領組員進行合作訓練,并在表演時派代表參加。教師可根據表演的流利程度及獨特性等情況予以恰當點評,注意那些性格較內向、不善言談或能力較弱的學生,盡力讓他們得到訓練,以幫助他們變得更加快樂和自信。這樣做既可以為每個學生提供思考和發展的機會,也能在同等的時間內發揮出更大的功效。
3.課后補充
對于部分學生來說,有些應在課堂上完成的任務沒有來得及做完,教師要做到心中有數,讓他們課后完成,并立即幫他們檢查,做好講解,以便在下一節課有一個好的開端。有些基礎好的學生,教師可以給他們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課后跟他們多交流,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在這過程中,雖然老師更加辛苦,卻能換來更多的收獲。
三 應注意的問題
雖然在大班中可以利用小班教學的一些優勢,但同時也要注意一些問題。
1.把握全局,控制節奏
畢竟大班人數多,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時可能仍有部分學生沒有參與,甚至分神或做其他事情。這時老師要用眼神或肢體語言來提醒他或者直接點他的名字讓他參與進來,力爭使參與面最大,直至全班學生全部參與。同時,由于學生的水平和能力參差不齊,教師要爭取把握好學生練習的最佳時機,即開始、繼續和結束的時間要恰到好處。時間過短,基礎部分較差的學生可能還沒有完成,以至于打消了他們的積極性;時間太長,部分基礎較好的學生在完成任務后可能會開小差,以至于浪費了他們的時間。這種既要大部分學生做好練習,又要讓基礎較差的學生完成基本訓練,基礎好的學生有發揮空間的訓練時機,需要教師具備高超的技巧和能力。
2.多表揚和鼓勵
要注意保護好學生的積極性,形式上有時可以不拘一格,如有時可以不舉手,直接站起來發言,甚至搶答。老師可以用各種不同的形式來給予他們表揚,如點頭、微笑示意、豎起大拇指等。
3.注意分組搭配
可以和學生討論幾種分組方式,如優優組合、優差組合、男女組合等,使他們樂意在小組中積極發言、討論,并保持新鮮感。
4.利用大班優勢
在大班級中,競爭和壓力比較大,如果利用得好,對于活潑好動、喜歡表現的學生來說,無疑是個很好的激勵。而這又恰恰是小班級的劣勢所在。
四 結束語
教育工作是神圣的,它催生了生命的多樣性,從而也培育了生命的美麗多姿。在新的教學改革中,我們要在課堂上落實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用新的教學觀與教學方式去面對學生,關注他們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境,激發其學習積極性,力爭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發展。只有讓每個學生都能在一種愉悅、寬松的民主氛圍中學習實踐,才能讓他們形成自己獨特的學習風格,張揚自己的個性,從而成為學習的主人,并品嘗成功的喜悅。這些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作為教育者,只有不斷努力地學習和實踐,提高自身素質,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
參考文獻
[1]加里·D.鮑里奇著.有效教學方法(易東平譯)(第四版)[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2]毛放.小班化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3]戴爾·H.申克著.學習理論:教育的視角(韋小滿等譯)(第三版)[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
[4]鄧志偉.個性化教學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