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話題習作深受學生喜愛,但由于起步慢,操作難度高,較成人化,沒有從學生角度出發,未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命題隨意性強。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營造愉悅的氛圍,激發學生表達的欲望。
【關鍵詞】小學 話題習作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9-0126-01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要想促進孩子身心健康發展,提升語文素養,就必須進一步加強習作教學。所謂話題,就是談話的中心、談話的內容。話題所提供的材料只是引發人們思想的一個開始,啟發人們思維的一個事例,根據話題引發聯想、議論,即引出心中想說的話。那么,由某個設想好的話題所引起的習作就是話題習作。教師要營造氛圍,點燃興趣的火花,打開學生思維的大門,提高話題習作的能力。
一 小學話題習作的現狀令人擔憂
1.小學話題習作的命題過于抽象
案例1: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學問是讀書這根苦藤上結出的甜瓜,人生快事,莫如讀書,它是我們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禪床。大師朱光潛曾說:“學問不只是讀書,而讀書畢竟是學問的一個重要途徑。”要求:請以“讀書”為話題,寫一篇文章,題目自擬,不少于400字。
讀完這則話題后,相信很多老師會有一個共同的感受:動不動就搬出名言,動不動就引用大師的話,小學生能讀懂這則話題嗎?太多學生聞所未聞的名人言論,實在難以理解。
2.話題的意圖含糊不清
案例2:科學就在我們身邊,我們熱愛科學,科學中許多奇妙的奧秘讓我們好奇,如小動物、植物等。對科學心存好奇的你,一定有許多話想說。要求:請以它為話題寫一篇作文,題目自擬,400字左右。
雖然話題習作具有開放性的特點,但仍然要把命題的意圖明確地告訴學生,否則,學生就會無所適從。這則話題在“要求”中說:“請以它為話題寫一篇作文”,可“它”指什么呢?是話題中提到的“科學”,還是“科學”中的某一樣具體事物,如小動物、植物等。由于出題者的疏忽,學生就如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知道究竟該寫些什么了。如果在這則話題的“要求”中明確一下:請從身邊的科學中選擇一樣你最熟悉、最喜歡的事物為話題,或寫出你的迷戀、或寫出你的驚訝、或寫出你的喜愛……這樣,學生寫起來就有針對性了。
二 小學話題習作教學的策略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寫作評價要根據各學段的目標,綜合考查學生習作水平的發展狀況,應重視對寫作的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的評價,如是否有寫作的興趣和良好的習慣,是否表達了真情實感,對有創意的表達應給予鼓勵。”針對話題習作的現狀,我們如果采用激勵策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教會話題習作的技巧,進行科學訓練,就能提高教學實效。
1.營造愉悅的氛圍,激發表達的欲望
在課堂教學中,實施情感激勵,創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就可以形成師生之間的情感共鳴,實現教學的優化效果。無論是學生的“質疑問難”還是“突發奇想”,甚至是“異想天開”都是創新“火花”的閃現,教師要用寬容的心態對待他們。
2.搜索熱門話題,點燃話題習作的熱情
教師可發動學生細心觀察生活與社會,為課堂注入新奇的內容,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學會觀察、思維,并且善于思維。
我們可以抓住熱門話題,熱門話題可以是校園的,可以是班級的,也可以是家庭的,甚至是社會的,只要大家感興趣的,都可以拿來做話題。例如:春節剛過,新學期來臨,我們可用“壓歲錢怎么花”為話題,引導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展開討論,并根據自己的觀點進行創作,此類文章也深受學生歡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沒有興趣,一切都是空的,即使老師用強迫的手段,也達不到理想的境界。
3.指導學生給話題習作取一個好的題目
一般來說,話題作文的話題是寫作的主題或中心,具有寬泛性,內涵比較豐富,它不適宜做文章的題目,因此學生需要根據內容自擬題目。好的題目猶如人的眼睛,而眼睛則是人心靈的窗戶。因此,一個好的題目所起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往往能收到使人過目不忘的效果。
4.多元化評價,開啟成功的大門
教師要為學生搭建自我展示才華的舞臺,在平時創新習作的訓練中,采用激勵機制,鼓勵學生自主參與活動,采用多元評價,及時予以肯定和贊賞。《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習作要注意考查學生修改習作的態度、過程、內容和方法。通過學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長補短,促進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寫作水平。”
總之,通過創造性地開展活動,我們驚喜地發現,學生思維空前活躍,能緊扣話題,積極展開思維,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并結合生活經驗,輕松地創作出優秀的文章。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