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語言學家Larsen-Freeman博士認為,語法不僅是一種語言知識,更是一種技能,是有意義、動態的系統。語法教學應該從語言的形式、意義和運用三個維度展開。這就是說,形式主要考慮語法規則如何構成,意義指它表達什么意思,運用則強調在什么情況下及為什么要使用它。這三個維度是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的統一體。語法的核心是讓學生在適當的語境中來使用它。
因此,教師在進行語法教學時,應以這三個維度為指導。教師可以圍繞一個中心話題,把語法課堂情境化、生活化。教師應設計不同的課堂任務,讓學生發揮主體作用,引導學生發現語法規則,體驗語法使用情境,自主探究和歸納內化,提高綜合語用能力。
為此,筆者用上述語法指導思想設計了一堂Verb-ing形式。以牛津高中英語必修模塊5 Unit 2 The environment為例。
〖教學內容〗
本單元的中心話題是Environment,是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密切相關的。本單元的 Grammar and Usage部分要求學生掌握Verb-ing形式的語法功能。
〖教學過程〗
Step 1:Lead-in
第一,教師用多媒體展示常州的風景名勝,呈現問題:Being citizens of Changzhou,what do you think of Changzhou?
第二,教師展示風景地區被污染的圖片,提供關鍵詞,讓學生用一兩句話來描述圖片。
設計意圖:用學生熟知的常州風景入手,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兩組圖片構成對比,引發學生對常州城市環境的關注,使Verb-ing形式建構在真實的語情境中。學生看圖說話,既能鍛煉英語的思維,又能不露痕跡地呈現本堂課要解決的語言形式。
Step 2:Analysis of Grammatical rules
第一,教師呈現預設的句子,讓學生感知和探究Verb-ing形式在句中不同的語法功能。(1)To our disappointment,pouring industrial waste into the river caused the fish to die. (2)Because some factories still give out poisonous gas,the situation is really shocking.(3)We have many beautiful clean parks,but some people still keep on throwing rubbish around.(4)The city is too crowded,so it’s really hard to find a parking lot.(5)It is a shame that we always find some students leaving taps running on campus.
第二,引導學生逐句分析,Verb-ing形式分別充當主語、表語、賓語、定語和賓語補足語。在分析中讓學生歸納類似語言現象,強調當表語有surprising,embarrassing,confusing等詞;當賓語有appreciate,imagine,put off,get down to等動詞和短語;充當賓補主要用于使役動詞、感官動詞和with的結構中。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體驗分析Verb-ing形式的語法功能,后由此及彼,讓學生熟悉語言形式,增強理解和感悟,并歸納總結具有同一語言現象的詞匯。所舉例子與中心話題一致,均建構在環境保護這個意義上。
Step 3:Analysis of Verb-ing used as adverbial
第一,學生6人一組,討論兩個問題:What have caused all these problems? What can be done to protect our city’s environment? 集思廣益學生想法,找出環境被破壞的原因和解決方法。教師要求學生用Verb-ing形式作狀語的句子,分別從政府、企業和個人三個維度展開。
第二,分析學生討論結果,讓學生理解Verb-ing形式做狀語時與從句互換的情況。
原因:When developing our economy,the local government ignored the importance of protecting our environment.Wanting to make profits,many chemical plants keep giving out poisonous gases.We don’t pay attention to our behavior,causing damage to the environment.
解決方法:When developing our economy,the government should take the environment into consideration.Taking effective measures to bring pollution under control,those factories will create a greener future for us. Doing our part to protect our environment,we will make a difference.
第三,引導學生理解邏輯主語概念和感悟獨立主格結構。如:If some factories pollute the environment,the government should make laws to punish them. 能否改成:Polluting the environment,the government... 學生在體驗和感悟中得出結論:作狀語時Verb-ing形式的邏輯主語與句子主語一致;若不一致,可用從句或獨立主格結構,如:Some factories polluting the environment, the government should make laws to punish them.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在語言的形式上,使學生理解Verb-ing形式充當狀語的使用。在語言的內容方面,仍然以話題為中心,提出環境被破壞的原因和改進的措施,讓學生深層理解了Verb-ing形式在真實語境建構下的運用,為后文的寫作作好鋪墊。在活動的形式上,采用小組活動的方式,生生互動,有利于合作學習。
Step 4:Tenses and Voices of Verb-ing
教師用圖片展示如BRT的開通,地鐵的建造,重污染的化工廠的改造等,讓學生討論常州市政府已為城市的環境作出的努力,要求用Verb-ing形式。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在內容上是前面環境污染現象、產生原因的遞進和延伸;在形式上解決Verb-ing形式的完成式和被動式的語言現象,完成對Verb-ing重難點的解析。
Step 5:Practice
第一,學生運用所學,寫一篇關于常州城市環境的文章。
假定你是李華,你的美國朋友Peter來信詢問你所在城市的環境狀況,請你根據提示給他寫一封回信。內容要求:(1)環境現狀;(2)產生原因;(3)解決方法。
注意:(1)詞數120左右;(2)可以適當增加細節,使行文連貫。
第二,講評寫作,著眼點在Verb-ing的使用上。
第三,呈現教師預設的范文。
設計意圖:語法教學的終極目標是讓學生在真實生活中使用。這個環節就是讓學生學以致用:一方面加深對環境保護的理解和對常州城市的熱愛;另一方面在感知分析語言現象過程中鞏固與Verb-ing形式的理解,增強學生的語用能力。
參考文獻
[1]李瑛英.基于學生體驗的高中英語語法教學[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1(4)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