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歷史的種種原因,少數民族地區的小學數學教學質量低下,如何改變這一現狀,是擺在每一個小學數學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筆者結合十多年的教學實踐,就怎樣提高少數民族地區小學數學教學質量談幾點看法。
一 教師要大力提升鉆研數學新課程標準和教材的能力
小學數學教師應明確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新課程標準是根據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社會生產經濟的需要,而且為學生所能理解和接受的基礎知識制定的,是國家對小學數學教學的統一要求。教材又是新課程標準要求的具體體現。隨著文化科學的發展對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不斷提高,因而教材也不斷地發展變化。如以前小學教材“算術”更名為現今的“數學”,使教材從原來單純的算術概念及其運算擴展到代數概念及其運算,在教材的變化中體現了對教學要求的進一步提高。少數民族地區特別是農村的數學教育有語言方面的障礙和歷史上形成的文化教育落后的因素,如果教師不能從教材的變化來理解新課程標準對教學目的的要求,則不可能深刻理解從知識到能力這一教學要求的變化。
教材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主要依據,也是從知識的系統性、科學性出發而編寫的。對教材中知識內容的理解以及發展變化是研究教材的主要方面。如小學六年級教材中關于代數初步知識能使學生擺脫算術思維方法中的某些局限性,有助于提高學生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為進一步學習數學打好基礎,能加強中小學數學的銜接。
二 巧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師要在上課之初一下子就吸引住學生,使他們積極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來。新的教材已經為小學數學教師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課本的數學內容的呈現方式也貼近小學生的生活實際,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數學教師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巧妙地設置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如筆者在教學“面積和面積單位”時是這樣引入新課的,向學生出示一張大照片,問學生:“漂亮嗎?”“漂亮?!薄凹热黄辆鸵芎玫卣湎阉4婧??!苯又鴨枌W生,“如果給它做個相框,用什么方法來計算所需要的木條?”“如果給這個相框裝上玻璃,又用什么方法來計算這塊玻璃的大小呢?還能用長度單位嗎?”接著指出,“等你們今天學習了面積的知識后,問題就解決了?!边@樣巧妙地利用身邊的事物提出問題,引入新課,就激發了小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引起學習的興趣。
三 積極引導小學生提出數學問題,給每一個學生發展的空間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是教師普遍了解的一個教學原則。但在教育教學中卻往往沒有很好地貫徹與實施。面對新課程,我們必須牢記“教師的責任不在于教,而是教學生學”。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應當給學生留有思考和選擇的機會和時間,提出學習的問題,確定學習的目標。如在教學“億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時,教師寫完課題后,問學生對于數的大小比較知道什么,還想知道什么,引導學生提出學習的問題。有的學生說想知道應怎么比較;有的學生說想知道怎樣比較最快。這時教師從學生想知道的問題中篩選并整理出要解決的問題。這種讓學生提出自己想要解決的問題的做法,能充分照顧到學生的差異,讓學生都能根據自己的情況,提出適合自己的目標,在原有水平上都得到發展。“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為了實現這一理念,筆者尊重反應遲緩的學生;尊重學習困難的學生;尊重有過錯的學生;尊重有嚴重缺點和缺陷的學生;尊重和自己意見不相似的學生。做到不體罰學生;不辱罵學生;不大聲訓斥學生;不冷落學生;不羞辱、嘲笑學生;不隨意當眾批評學生。筆者不僅尊重每一位學生,還學會贊揚每一位學生:贊揚每一位學生的獨特性、興趣、愛好、專長;贊揚每一位學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極其微小的成績;贊揚每一位學生所付出的努力和表現出來的善意;贊揚每一位學生對教師和教科書的質疑。只有這樣才能讓每一個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四 大力培養小學生的創新能力
培養小學生的創新能力,關系到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大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首先,教師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真正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教師的教應轉移到學生的學上面去,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知識的獲取過程中。只有學生主動地學習,才能使教學落到實處,創新思維才能得以發展。其次,教師要鼓勵學生質疑,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數學課課堂教學必須著眼于學生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培養學生能發現問題、大膽質疑,獨立思考和發表創造性見解的能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質疑問難,激發他們主動創新的能力。
總之,怎樣提高少數民族地區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是每一個小學數學教師都會經歷苦惱、反思、探索、實踐的過程。我們應竭盡全力去提高少數民族地區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為少數民族地區的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