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采用問卷調查法,對上海市45所幼兒園的250名教師音樂教育師資水平進行調查,結果表明:所有被調查者認為學前兒童音樂教育很重要。所有被調查者都想獲得更多的音樂教育培訓、觀摩機會。
【關鍵詞】學前教育 音樂教育 現狀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1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9-0176-03
一 問題提出
上海市幼兒園二期課改中要求突出幼兒園音樂教育的整合性,幼兒園是否為教師和兒童提供了與音樂教育目標相一致的音樂學習經驗?所提供的音樂學習經驗是否能有效地促進教師和兒童在音樂和其他方面的和諧發展?幼兒園教師是否注意到了在活動過程中充分激發兒童的興趣、意志、自信、獨立等良好的心理品質?是否為兒童提供了人際交往的機會,特別是兒童之間相互學習和自由交往的機會?是否鼓勵和引導兒童積極參與音樂活動,并在其中靈活自主地學習音樂?研究這些問題的目的是希望進一步促進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發展,促進兒童身心的全面發展。
二 研究方法
采取隨機分層抽樣的方法,對上海市45所不同類型的幼兒園(其中示范園7所,一級園33所,二級園4所,私立幼兒園1所)的250名教師音樂教育師資水平進行調查,共發放問卷250份,回收245份(回收率98%),其中有效問卷240份(有效率98%)。問卷對幼兒園基本條件、教學活動、師資培訓、對策、建議等方面做了調查。
三 調查數據
所有被調查者認為學前兒童音樂教育很重要。70%的被調查者認為幼兒園對學前兒童音樂教育重視程度一般。8.3%的被調查者則認為幼兒園不重視學前兒童音樂教育。數據通過Excel軟件進行統計處理。調查對象音樂活動基本情況統計具體見調查對象音樂活動基本情況統計表。
1.基本條件
第一,教師專業學歷層次。被調查的幼兒教師中55%達到專科學歷(其中,全部為學前教育專業畢業)。全部受過音樂基礎訓練和學習過音樂教育法。45%達到本科學歷(其中,56.5%為學前教育專業畢業)。63%受過音樂基礎訓練和學習過音樂教育法(其中7人是藝術類音樂教育專業本科)。所有的被調查者認為鋼琴彈唱能力是一名幼兒園音樂教師最需要的素質。
其中非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的教師的音樂基礎差,有些教師雖然是藝術類本科畢業,或有鋼琴基礎,但是在面對兒歌的即興伴奏、移調常常力不從心。學前教育專業本科畢業的教師雖然對音樂教育法熟悉,但實際操作能力差。反而是一些學前教育專業專科畢業的教師彈唱、移調能力得到幼兒園園長的好評。
這從一個側面可以反映出學前教育專科院校重視學生的音樂技能,在課程改革理念上能從幼兒園的需求出發。如上海行健職業學院2003年就提出《幼兒鋼琴彈唱》課程的教學,2005年該課程被評為“上海市精品課程”,2010年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上海行健職業學院,學前教育系畢業生的彈唱基本功得到幼兒園園長的一致好評。
第二,幼兒園音樂硬件設施。被調查的幼兒園都有鋼琴、多媒體電腦等教學設備。但是,幼兒園對音樂設備的配備不盡如人意,鋼琴上堆滿了雜物,教師缺少與音樂相關的書籍,幼兒缺少可以操作的音樂器材,僅有的一些音樂器材也常被堆放在角落,無人問津。
筆者去幼兒園調研,聽課時常發現很多幼兒園教師課堂中使用的兒歌大多是手抄版的簡譜;上海“二期課改”配套的教材《學習活動》中也大多只配有簡譜,更無伴奏。所以在2011年上海行健職業學院出版的國家級精品課程教材《幼兒鋼琴彈唱120首》選用《學習活動》中的常用兒歌,都配上伴奏,并編配成五線譜版本。本書一上市便得到廣大幼兒園一線教師的好評。浦東新區第三教育署特別表示要把《幼兒鋼琴彈唱120首》引入到教育署“音樂中心組”教研中。
2.教學活動
第一,學前兒童音樂活動周次數。60.8%的被調查者選擇一周內,所任教的班級組織音樂活動的次數為0~1次;28.8%的被調查者選擇一周內,所任教的班級組織音樂活動的次數為2~3次;9.6%的被調查者選擇一周內,所任教的班級組織音樂活動的次數為4~5次;只有0.8%的被調查者選擇一周內,所任教的班級組織音樂活動的次數為5次以上。每周音樂活動的次數是學前兒童音樂教育被重視程度的一個重要考察因素,從調查問卷的數據可知,幼兒園普遍存在音樂活動時間過少的情況,只有0.8%的被調查者選擇一周內,所任教的班級組織音樂活動的次數為5次以上。
音樂活動能發展和完善兒童的人格,提高素質;音樂活動可以培養兒童健康的審美觀,陶冶兒童的性情和品格,增強兒童識別美丑的能力;音樂活動能使兒童內在的情感得以表現和發展,促進兒童健全人格的形成。重視學前兒童音樂教育周次數刻不容緩。
第二,學前兒童音樂活動組織形式。在主題性音樂活動、常規性音樂活動、活動區音樂活動三大學前兒童音樂活動組織形式中81.7%的被調查者組織了主題性音樂活動;85%的被調查者組織了常規性音樂活動;56.3%的被調查者組織了活動區音樂活動;其中51.3%的被調查者組織了主題性音樂活動與常規性音樂活動兩種形式;40.4%的被調查者組織了主題性音樂活動、常規性音樂活動、活動區音樂活動三種形式。
教師要從兒童的角度出發,構建新的兒童音樂教學理念,通過靈活多樣的兒童音樂活動組織形式發掘兒童的潛能,塑造兒童健康活潑的個性,促進兒童全面和諧地發展。
幼兒園音樂教學的組織形式,傳統的常規性音樂教學活動漸漸被主題性音樂活動所取代,或將其整合在主題性音樂活動中,這正是“二期課改”所帶來的改變。但是,幼兒園中的常規性音樂活動是否還需要單獨開展,這是個很值得思考的問題。
3.師資培訓
所有的被調查者參加過音樂教育職前培訓,其中培訓1年以上的占25.4%,2年以上的占57.9%。73.3%的被調查者參加過幼兒園在職音樂教育培訓,其中69.6%是園本培訓,3.7%是專家指導。26.7%被調查者的音樂教育知識來源于自己摸索。
調查中發現,所有學前教育畢業的幼兒教師只是在師范中接受過1~2年不等的音樂教育培訓,入職之后沒有任何定期的職后音樂技能培養。非學前教育畢業的幼兒教師中16.7%的人入職前根本沒有進行過任何有關音樂教育學習,入職之后也沒有任何定期的職后音樂技能培養。所以很多教師進行音樂教學活動時,常常覺得自身的音樂能力不足,有些力不從心。
其實在幼兒園中有效地駕馭課堂和組織幼兒進行音樂活動,需要的不是多么高深的音樂理論知識,而是能將音樂展現出來的能力。但是,由于大部分幼兒教師沒有接受過長期正規的音樂教育,缺少及時的職后培訓,以及沒有音樂專業人士作為顧問,導致出現了幼兒教師組織音樂活動有心無力的現象。
4.學前兒童音樂活動課程設置
95%的被調查者選擇了歌唱、聆聽音樂、音樂運動(如結合舞蹈等)、音樂樂器表演、演奏等,只有5%的被調查者選擇奧爾夫音樂課程。
奧爾夫教學法是在中國本土化程度較高的音樂教學法,其教學法的主要內容是節奏、旋律練習、基本形體動作教學。其教學法核心觀點是以人為本,重視挖掘人的潛力,充分發揮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中,音樂和動作、舞蹈﹑語言緊密結合在一起。幼兒作為演奏者用小型的序列形式﹑固定音型和小型的回旋曲形式參與其間,在音樂游戲中不經意地提高幼兒音樂能力,促進幼兒各學科的全面發展。
現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推廣和使用中還存在不少問題和矛盾。在幼兒園教師的培養階段,在理論上要對奧爾夫音樂教育的理念有一個全面而透徹的了解;在教學法的運用上可以多讓教師參加非商業的奧爾夫音樂培訓班,如上海音樂學院奧爾夫音樂大師班。幼兒園要多安排一些教學課的展示,不定期地讓老師們互相聽課、評課,使奧爾夫音樂教學活動成為幼兒教師與幼兒共同參與、共同發展創造力和想象力的學前兒童音樂教育平臺。
四 對策建議
1.重視教師職后培養
當前的學前教育改革對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兒教育是一種特殊的教育,教師要會彈琴、唱歌、繪畫、舞蹈,還需要懂得幼兒心理特點和幼兒教育規律。幼兒園在培訓形式上可以通過定期培訓、外出觀摩、專題講座、名師指導、定期教研、聽課評課,與音樂院校、高等師范院校的教師進行師徒帶教等活動對幼兒教師進行音樂能力的培養,幫助幼兒教師提高音樂教育活動的質量。在培訓內容上應符合教師實際情況,多開設音樂技能類職后培訓課程,多問問教師需要什么,多聽聽教師的意見,讓幼兒教師能得到終生學習的機會,這樣才能提高培訓的質量。
《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國發〔2010〕41號)指出:重視對幼兒教師資的培養。建立幼兒園園長和教師培訓體系,滿足幼兒教師多樣化的學習和發展需求。創新培訓模式,為有志于從事學前教育的非師范專業畢業生提供培訓。三年內對一萬名幼兒園園長和骨干教師進行國家級培訓。各地五年內對幼兒園園長和教師進行一輪全員專業培訓。
《上海市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2011~2013年)》指出:通過實施幼兒園“名園長、名教師培養工程”,采取園本研修、課題研究、多形式帶教等方式,培養了一批骨干園長、教師。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促進保教人員專業發展。建立開放、靈活、多樣的師資培訓機制,構建職前教育與在職教育相銜接的保教人員培訓體系。加強對農村幼兒園園長和教師、職初教師、保育人員的專業培訓,受培訓率達到100%。專任教師基本達到大專及以上學歷,其中60%達到本科及以上學歷。
“國培計劃”、“上海市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在政府層面的相繼推出,將大大促進幼兒教師更新教育觀念,著力解決幼兒教師在教育中面臨的實際問題,提高幼兒教師的教育水平和專業能力。
2.加大音樂教學投入
加德納說過:“人類有八種智力潛能,其中發展兒童的音樂智能是很重要的。”音樂教育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對于陶冶情操,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文化素養與審美能力有重要作用。許多幼兒教師滿懷對音樂的熱情卻苦于樂器品種不全,或者缺少足夠的音像資料和理論書籍,而不得不選擇逃避進行音樂活動。因此,政府有責任和義務加大對學前兒童音樂教育教學的資金投入,其歸根結底就是要重視學前兒童音樂教育。
《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國發〔2010〕41號)指出:各級政府要將學前教育經費列入財政預算。新增教育經費要向學前教育傾斜。財政性學前教育經費在同級財政性教育經費中要占合理比例,未來三年要有明顯提高。各地根據實際研究制定公辦幼兒園生均經費標準和生均財政撥款標準。
有了各級政府的財政支持,與音樂相關的書籍、音像制品、播放音樂的設備以及活動場地等硬件的問題得到解決后,學前兒童音樂教育一定會得到越來越快的發展。
3.拓展國際教學交流
《上海市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2011~2013年)》指出:拓展國(境)內外學前教育交流的渠道。積極創造條件,加強國(境)內外學前教育的交流與合作,搭建國(境)內外幼兒園交流平臺,建立長三角幼兒園園長學習交流制度,促進本市學前教育的進一步發展。
音樂是無國界的,從全球范圍來看,歐、美、日、新加坡等國經過多年的積累,在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師資培養、教學管理、課程資源、評估方法等方面都已形成了一套適合各自國情的操作體系。相比之下,我國的學前兒童音樂教育,還僅僅處于起步階段。國內真正意義上的學前兒童音樂教育模式尚未形成,需經過一定的經驗積累,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才能逐漸成熟,達到預期目標。這就要求我們不斷探索,多學習國際先進經驗,才能讓我國兒童享受到國際一流的學前兒童音樂教育。
參考文獻
[1]國務院.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國發〔2010〕41號
[2]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上海市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十二五”規劃[EB/OL]. http://www.shanghai.gov.cn/shanghai/
node2314/node2319/node12344/u26ai30352.html
[3]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上海市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2011~2013年)[EB/OL]. http://shanghai.eol.cn/shan
ghai_zc_5346/20110913/t20110913_682704.shtml
[4]付虹靚.上海市幼兒園音樂教育現狀調查與思考[EB/OL]. http://www.cnsece.com/article/3389.html
[5]李玉華、華愛華、張云亮.上海學前教育專業本科畢業生在園發展狀況調查[J].幼兒教育,2012(4):28~31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