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成長過程中,舞蹈教育不僅在兒童素質強化和技能提高等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兒童身心發展領域有利于培養注意力與觀察力、增強記憶力、開發思維、培養創造力、陶冶情操、培養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以及提高文化修養等,成為兒童教育不可缺少的門類。
一 兒童舞蹈教學的現狀
當前兒童舞蹈教學活動過程中,很多教師或兒童家長往往將目光局限于兒童應試能力的培養上,一味追求賽事或活動獲獎,忽視了對兒童求知欲和創新思維的激發,存有一種急功近利的思想。這種灌輸和“模式化”的表演,不但不能讓學生感受到舞蹈帶來的樂趣和輕松,還可能使他們產生逆反心理和厭煩情緒,造成適得其反的效果,偏離開發兒童智力和培養學習興趣、創新意識、合作精神的舞蹈教學初衷。
二 兒童心理特征的應用對舞蹈教學的促進作用
1.能激發兒童學習舞蹈的興趣
如果一個人對某個事物缺乏熱愛,哪怕是最基本的心理接受,他是不可能真正學習或掌握它的。兒童的心智遠沒有成熟,認知力和思維力非常有限,很難對某一事物做出科學的、理性的判斷,因此對于幼兒教師來說,培養兒童的興趣十分關鍵。兒童比較容易接受感染力強、生動活潑和富有情趣的事物,在教學過程中應多采取啟發誘導、激勵鼓舞的方法,培養和加深他們對舞蹈的喜愛。例如,針對兒童喜歡形象思維,在示范前最好用形象生動的語言、童話故事的形式或情景類似的游戲,將舞蹈要表現的內容、場景講給他們,這樣既能活躍課堂氣氛,又能引起他們濃厚的興趣,解決教學枯燥乏味的問題。
2.能集中兒童學習舞蹈的注意力
教學實踐表明,注意是事物認識過程的開端。心理學實驗表明,人對某一事物的注意力不會持續太久。尤其在兒童舞蹈教學中,兒童的注意力受內外因的影響很大,每時每刻都可能發生轉移,注意力持續平均不到15分鐘。要使幼兒整個活動都保持注意力集中很難,但通過一些措施方法是可以做到或改善的。例如,兒童的注意力在前半節課相對集中,教師應抓住這段時間,把新的舞蹈動作和較難做到位的動作安排在這段時間,后半節課用來鞏固練習或形體訓練等。另外,兒童舞蹈教學還應該根據本班兒童的心理特點,多配合采用視頻、音樂等多媒體綜合教學手段,避免單一枯燥的課堂灌輸,有利于集中兒童學習舞蹈的注意力。
3.能培養兒童學習舞蹈的創造力
兒童舞蹈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兒童對舞蹈的理解力,充分理解掌握其內涵,還可以通過形象的動作,充分調動他們豐富的想象力,進而培養創造性思維。因此,在舞蹈教學過程中,應從調動兒童的感官入手,充分釋放他們的內心世界。例如,可以在不違反原則的前提下,激勵他們以自己喜愛的方式,參與制作一些形象的、略帶夸張的舞蹈道具,或者讓他們配合敲打舞蹈節奏等,使他們通過視覺、聽覺配合形體動作來感受舞蹈形象,這樣舞蹈教學就起到了較好的效果。
三 兒童心理特征對舞蹈教學的基本要求
兒童愛玩、愛模仿、表現欲強、好奇等心理特征明顯,在從事舞蹈教學的過程中就必須根據這些特征進行針對性教育,才能達到培育培養的質效。以下幾個原則需要重點把握:
1.“以人為本”的原則
“以人為本”是事物發展進步的客觀規律,教學中“以人為本”的核心思想是以尊重幼兒的個性為根本出發點,把提高他們基本能力素質問題置于課程設計中。就兒童舞蹈教學而言就是要特別重視兒童這個教學主體,尊重和滿足他們舞蹈教學的不同需要。比如在舞蹈編排過程中,可以針對兒童天真好動、想象力豐富的特征,鼓勵他們自己創造編排動作。如要編排一個騎馬的動作,就可以先讓他們自己想象騎馬的樣子,把自己心目中的動作表演出來,教師再根據動作的觀賞性、上下連貫性等方面進行統一,并進一步引導大家認同。這樣一來既有利于兒童創造力和自信心的培養,又能準確找到兒童心目中的舞蹈動作,大大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教學效果。
2.整體與個體并重的原則
除兒童柔韌性、協調性等身體先天條件對舞蹈教學效果影響明顯外,兒童的思維認知水平、注意力集中程度、想象力、創造力等心理先天條件對舞蹈教學效果也有著明顯的影響。因此,在幼兒先天條件不盡相同的情況下,如何提升班級的整體教學質量,如何發揮個體優勢,成為一道舞蹈教師必須要權衡的課題。目前,因為出成績、出彩頭的需要造成輕整體、重個體的現象十分普遍,往往把部分工作精力放在少數兒童身上,只重視個別“明星”的培養,而忽視了整體協調發展,打壓了很多兒童對舞蹈的心理需求,導致舞蹈教學偏離提高兒童綜合素質這個出發點,這值得我們認真總結反思。
3.循序漸進的原則
任何教學活動都應有其本身的順序性、漸進性,兒童舞蹈教學活動也不例外,這也是符合兒童發展心理學研究指出的結論,即一切智力活動的形成過程都可以歸納為“了解活動”、“運用實物”、“外部語言參與”、“內部語言參與”、“過程簡約化”五個階段。因此,舞蹈教師要合理利用這些規律并嘗試讓兒童也掌握這一規律,不可操之過急、盲目蠻干。比如,在實際舞蹈編排中,應先進行單個動作的編排并加以變化,然后引導兒童一樂句、一樂段地編排。在他們掌握單個動作的基礎上,再逐個對舞蹈中的樂句、樂段進行編排,接著根據情節添加所要表達的感情,最終形成一個完整的舞蹈。需要注意的是,在舞蹈教學過程中,還要根據兒童身心發展階段的共性與個性,突出重點內容,盡量避免重復,要從不同層面反映兒童舞蹈的特點,使兒童得到更多、更全面的鍛煉。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