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是一門全球性的溝通語言。中職學校作為社會實用性人才的培養基地,培養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對于中職學校學生未來的事業發展有著積極的助推作用。一直以來,聽力就是英語學習的主要內容。目前,聽力是我國英語教學中重難點之一。本文從分析中職學生聽力學習的困難入手,提出了相關的聽力教學方法。
【關鍵詞】中職學生 聽力訓練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9-0190-01
長期以來,聽力是我國義務教育各階段青少年學生提升外語水平的最大“瓶頸”。學生由于外語語法、詞匯、發音等方面基礎較差,聽力練習成了中職生最為頭痛的事。關注學生聽力學習誤區、改良教學方法,對于提升中職學生的外語水平有著積極作用。
一 中職學生聽力水平低的原因
1.詞匯量不足
詞匯是外語學習的基本單位,詞匯量是聽力訓練的基本前提。當前,絕大多數的中職學生的詞匯量不足,識詞范圍僅限于課本內容。缺乏詞匯的支撐,使得學生在聽力過程中極易出現卡殼,出現關鍵詞聽不懂、輔助信息不能快速辨識等問題,嚴重影響了聽力訓練效果。
2.聽力訓練過少
目前,中職生的聽力學習僅限于少量的課堂時間,此外關于語法、詞意以及課本學習等也多采用漢語教學。因此,學習時間過少,是阻礙中職生聽力水平提升的重要原因。如在bed和bad兩個詞匯的學習時,教師通常不會就讀音進行單獨分析,極容易造成學生出現誤聽。
3.聽力訓練方法不當
在有限的聽力訓練中,教師未能以有效的方法指導,使得學生聽力訓練時,采用單個詞匯翻譯再組合、糾結每個單詞詞意等錯誤的聽力方法,使得訓練效果低,學生感覺難度大。如He saw a thief steal into the restaurant。大部分學生都將steal/sti:l/認為是still/stil/。
二 提高中職學生英語聽力水平的策略
1.精心準備聽力材料
近年來,英語教學中開始逐漸重視教材的挑選,教材是影響聽力訓練效果的重要環節。材料過于簡單可能達不到預想的訓練水平,太難又可能會打擊學生的信心,內容死板則難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因此,教師應當充分考慮中職生的外語水平及專業方向,選擇難度適中、由簡到難、發音規范、貼近日常交流實際的材料。同時教師應積極做好備課,課前認真梳理材料,把握重難點,為課堂聽力教學做好準備,避免過分依賴教科書及磁帶。
2.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
英語聽力是一種抽象的語感訓練。采用全英語教學是將學生置于英語語言環境的有效方法,能使學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影響。英語課堂教學對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必須具有較高的英語口語水平,包括語言的發音、語法、表達等,而且教師還必須能應用一些簡單的詞匯表達來解釋課本內容,確保學生聽得懂;對于學生來說,必須積極做好課前預習,事先學習相關語法和詞匯等,以免課堂上出現“聽不懂現象。此外在課堂教學前,教師應當向學生概述本堂課的教學內容、方法。
3.科學運用聽力訓練模式
目前中職教育中有著諸多門類的訓練策略,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實際科學地選擇聽力訓練模式。常用的訓練策略有:(1)記憶策略。Oxford提出學習者使用以下記憶策略:分類、聯想、建立語義圖、利用關鍵詞等。教學中,教師可在重難點教學中,建立語境圖,在各學習內容中不斷復習重難點,如將學習的短語、詞匯盡量融入不同的語境中,增加學生的短時記憶頻次,以便提高其聽力記憶。(2)認知策略。課堂中,教師可在教學內容中設置推斷、關鍵詞以及回避母語的多種方法。首先要求學生瀏覽文章,從而揣測文章梗概,然后教師閱讀全文,要求學生進一步細化了解文章大意。其中聽的過程要求學生學會運用關鍵字進行文意推測,并盡量不對單詞進行中文翻譯,達到回避母語的目的。(3)元認知策略。元認知要求學生有針對性地訓練聽力的薄弱環節,如聽力過程中對關鍵詞把握不當的,要以關鍵詞的篩選作為訓練重點;對不自覺將文意或詞意進行中文翻譯的,要以母語回避作為訓練重點。通過查找糾正學生的聽力薄弱點,各個擊破。
4.培養學生的聽力興趣
任何一項學習活動,興趣是其根本動力。因此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意把握:(1)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應當符合中職學生的聽力水平,過難或過易都達不到教學目標,而且會消磨學生興趣,甚至使學生厭煩。(2)積極開展課外拓展。通過學習英文歌、觀看外語片等,引導學生積極開展課外訓練。使學生在課外活動中形成良好的語言環境,提高其學習積極性。
三 結束語
聽力訓練是一項長期復雜的教學活動,中職生的聽力學習也有著自身的特點。教師只要重視聽力訓練、積極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培養學生興趣,并科學運用聽力訓練策略,就能使學生擺脫錯誤的定勢思維,不斷提高自身聽力水平,達到“樂學”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王篤勤編著.英語教學策略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