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規劃是政府制定的公共政策,科學的城市規劃能夠保證城市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土地集約利用相協調,實現可持續發展。在我國資源緊缺條件下,建設節約型城市已成為一種必然選擇,這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社會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實踐。從城市規劃的視角探討城市發展與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之間的關系,堅持可持續發展,堅持創建節約型城市理念,對構建和諧社會大有好處。
關鍵詞:城市規劃;節約型城市;資源節約
現代城市的復雜性要求我們必須預先做出各種安排和計劃,用以規劃城市未來的發展目標和狀況,引導和控制各項城市活動的發展趨勢。近年來,我國的城市化進程迅速及城市規??焖贁U大,人口急劇增長。新城區街道整潔有序,建筑新穎美觀,商業繁榮,人居環境舒適優美。但在取得這些成就的同時也應該看到我國的城市建設仍存在著很多不足。改革開放初期,我國經濟落后,對環境和資源節約方面的重視不夠。在城市建設方面,做大城市規模、做美城市環境已成為城市政府的主要任務。大規模的圈地擴城使城市快速無序發展,擠占了農田、水域,污染了空氣,造成土地和空間、能源、水資源、人口、環境等的壓力,人居環境日益惡化。城市作為資源集結和資源消耗的集中地,如何節約利用好城市的各種資源是城市規劃的重要任務。
一、要更新發展思路
城市發展的過程就是不斷探索、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的過程。近年來城鎮化加速發展,隨之而來的是對自然資源的索取速度也明顯加快,資源不足的問題日益顯現,拉閘限電、用地緊張等正威脅著城市正常的生產生活,而資源浪費的勢頭又沒有得到有效遏制。這種狀況繼續下去,將影響城市的生存和發展。因此,在加快城市經濟發展的同時,一定要確立善用和保護自然資源、建設節約型城市的理念和思路。
二、要科學制定城市規劃
建設節約型城市必須緊緊抓住城市規劃這個龍頭,科學制定以節約為導向的城市規劃,選擇節能省地型的城市化發展模式。依據綜合利用資源和節約的原則,對城市規劃進行修編,推進節約型城市規劃。根據資源匹配條件,加強城市間的協作和分工,使區域資源在各城市實現優化配置,避免盲目競爭和資源內耗。同時,搞好農村小城鎮規劃,引導鄉鎮企業向園區和城市集中,防止資源密集型企業過多地向農村轉移。以產業集群為紐帶,發展“塊狀經濟”,形成多層次、開放性、網絡式、布局合理的現代城市體系。
三、要轉變生產方式
經濟增長方式粗放,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低下,高投入、高消耗、低產出,無疑加大了經濟發展的成本和對資源環境的壓力。盲目上項目、鋪攤子,以對自然資源的空前掠奪來贏得城市GDP的快速增長,造成了資源的極大浪費。總體上中西部地區較為突出,中西部地區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落后于東部沿海地區,甚至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資源利用和經濟發展的潛力還很大。為此,應大力發展城市循環經濟,將節能、節水和資源綜合利用貫穿于城市生產的每一環節,以最小的資源消耗取得最大的產出。調整不合理的經濟結構,積極支持節約資源和發展循環經濟的重大項目建設,鼓勵節約型產業優先發展,抑制資源浪費嚴重的企業盲目擴張。
四、要倡導科學消費
自然資源的節約與浪費同人們的消費結構和模式直接相關。隨著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資源將被消耗,浪費現象達到驚人程度。中西部地區人均可支配收入,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雖然偏低,但仍增長很快,尤其是食品消費的質量和數量有了很大提高,住房、汽車等高檔消費在廣大城鄉呈上升趨勢。為此,要引導居民使用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綠色消費品,避免過度包裝、過度裝修、盲目追求豪華等浪費行為。優化消費結構,努力提高文化娛樂、體育和生態旅游等方面的消費比重。
五、要完善政策法規
通過加強法制建設和建立健全配套的政策體系,引導城市對資源的有序、高效開發和利用。結合實際,抓緊落實相關法律法規。按照節約資源的原則,修訂有關循環經濟、資源回收利用等方面的政策法規。清理與節約資源相抵觸的有關政策,制定并完善有利于節約資源的產業政策、金融政策、財稅政策、出口政策等相關政策。調整招商引資政策,將目光更多地引向科技含量高、占地面積少、資源消耗度和水平低的領域和產業。
六、要推進科技創新
科技創新是建設節約型城市的不竭動力。要以大型品牌企業為依托,以中小企業技術改造為重點,以科技人才小高地為支撐,通過引進先進技術,推廣實用技術,大大減輕資源浪費的程度。加大對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關鍵技術的攻關力度,加快新技術、新產品、新材料推廣應用。建立完善的資源節約標準體系,加快制定用能設備效能標準、重點用水行業取水定額標準、主要耗能行業節能設計規范以及建立強制性能效標識和再利用品標識制度。
推進節約型城市建設,是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內容,是“推動科學發展”的迫切需要。因此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把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生態宜居的理念貫穿城鄉規劃建設管理的各個環節,加快建筑業、房地產業、市政公用事業、勘察設計咨詢業發展升級,促進工程建設、城市建設、村鎮建設模式全面轉型,將節約資源作為一種戰略納入城市的中長期發展規劃,使自然資源得到合理的開發和利用,同時加快建設領域節能減排步伐,最終實現建設“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生態友好、文化多元”的可持續人居家園目標。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于做好建設節約型社會近期重點工作通知[EB/OL].新華網,2005-07-06
[2]趙寶江.節約型城市建設從規劃抓起[J].建設科技,2005 (03):16-17
[3]吳敬璉.把握三個關鍵環節實現可持續發展[J].財經, 2006(01):96-97
[4]周宏春.中國循環經濟的發展現狀與政策建議[EB/OL].中國網,2005-06-21
【作者單位:河南睢縣城鄉規劃管理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