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會計集中核算是會計委派制的一種實現形式,是指行政事業單位,在財政監督下實行會計統一核算,是地方政府和財政部門為了加強財政管理和財政監督,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加強會計管理工作的一種模式,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集中核算是我國會計管理體制的重大變革,是財政支出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鍵詞】會計集 核算 問題 對策
一、會計集中核算的優勢
(一)規范了會計基礎工作,提高了會計信息的質量和工作效率
實施會計集中核算后,會計核算中心從全縣選調12名業務素質高的專職會計人員,以統一的核算方法和審核形式進行核算,按照國家會計制度規范賬務處理,保證了會計核算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和統一性。會計集中核算后,對各預算單位的銀行賬戶進行了清理撤銷合并,只保留基本賬戶,不允許再另設賬戶,杜絕了各單位利用內部各賬戶之間拆借資金應付檢查審計,保證了財政貨幣資金的真實性。此外集中核算后,各單位取消了原有的會計和出納崗位,只設報賬員,核算中心運用會計電算化系統大大提高了會計工作效率,全縣有74名工作人員從財務工作中釋放出來,節約了行政成本。
(二)加強了會計監督功能 ,具有前瞻性上預防性的監督機制
會計核算中心通過對支出的審核,對不符合政策、法規規定的支出和憑證要求有關單位糾正或補辦手續,及時發現假發票、假支出、以權謀私等不正當支出行為,對于不合理及違法支出予以拒付,保證財政資金的安全性和支出的真實性,從而扼制貪污腐敗行為的發生,達到反腐倡廉的目的。
(三)推進了部門預算制度的改革,為國庫集中支付奠定了基礎
實行集中核算后建立了“統一收付,統一核算,統一管理”的模式,以前各單位接待費、會議費超支非常嚴重,擠占正常的辦公經費,甚至挪用專項資金,現在這種現象大為減少,預算是干啥的錢就是干啥的,超支的接待費不予報銷,有錢也花不了,使得部門預算得以很好的執行。2011年7月開始對項目的財政資金支出實行財政直接支付制度,這是國庫集中支付的一個過渡模式,為國庫集中支付的全面開展積累了經驗。
(四)統一會計核算的口徑和費用支出標準,保證會計信息的橫向可比性
以前預算單位的會計人員大多是兼職,人員變動頻繁,素質不同,業務水平參差不齊,各單位掌握的資金規模不同,造成了單位之間會計核算上的差異和福利待遇上的不均,有些單位會議費、差旅費等超標列支,更有甚者濫發錢物、大吃大喝鋪張浪費。通過會計集中核算,統一了審核標準和支出標準,包括費用支出、福利待遇、出差補助、通訊及交通補助等方面按一個標準,一定程度上堵住了個別部門灰色收入的門道,消除了各單位之間同工不同酬的現象,對中央提出的縮小貧富差距、反對鋪張浪費政策的貫徹執行是個有效的監管手段將。
二、會計集中核算出現的問題
(一)會計職能不到位的問題
會計集中核算后,會計核算中心一人管多個單位的賬,脫離核算單位的經濟活動,核算中心只能根據票據和相關資料來判斷,只要手續完備,票據合法有效,不管反映的經濟內容是否真實,都必須報銷,無法審核經濟事項的真實性,會計人員雖然擺脫了由單位控制和指使的陰影,但無法了解經濟活動的細節,資金動態難以全面掌握,會計監督職能難以有效發揮。核算單位會計機構撤銷,資產管理與會計核算相分離,會計對實物資產的管理幾乎是空白,出租出借的資產監管失控,隨著人事變動、內部機構變遷,容易造成國有資產流失,賬實不付;核算中心只核算資金收支,不參與核算單位的預測、分析、決策,參與方面的職能缺失。
(二)會計責任主體不明,被監督主體移位,相互扯皮推諉
一方面單位認為本單位沒有賬戶及會計人員,不再承擔核算職責和會計責任,另一方面又要接受審計等監督部門的監督,形成監督與被監督主體不分。
三、解決會計集中核算問題的對策
(一)嚴格會計監督,保證會計服務質量
實行會計集中核算、監督,其目的就是要從源頭上防止財務收支違法違紀事例發生,提高會計工作質量。在嚴格會計監督,保證會計服務質量方面我們應該加強核算中心同單位的聯系和協調,定期召集單位財務專業管理員召開座談會,相互溝通情況、交流經驗、明確責任;定期為單位提供會計服務,提交會計分析說明建議和意見,指導幫助單位編制預算。
(二)完善內外監控制度,確保財產物資的安全
進一步完善固定資產報廢處置審批制度;健全固定資產賬務審核制度,規范預算單位固定資產核算。嚴格實物資產清查制度,財政部門、會計核算中心通過定期全面清查與不定期抽查相結合的方法,及時督促各預算單位加強管理核實資產。
(三)對報賬員開展業務培訓
針對預算單位報賬員專業知識參差不齊,人員變動頻繁,在專業知識方面對報賬員要進行系統的培訓,會計核算中心在實踐中出現不少的具體問題,應該定期就憑證的整理分類、財產管理及銜接、單位財務審批程序的要求、會計服務等內容組織開展針對性的培訓、業務輔導,以促進工作的順利開展。
(四)總結經驗,擴大財政集中支付范圍,盡早實現國庫集中支付制度
項目資金的財政直接支付積累了一定經驗,進一步要把公用經費實行國庫集中支付,經費不再進入預算單位的銀行賬戶,改由零余額賬戶授權支付。
總之,會計集中核算積極效應和現實意義是肯定的,應當把會計集中核算作為財政支出管理改革的補充,作為國庫集中支付鏈條的延伸,按照國庫改革的需求加以完善,使這一新生事物在加強財政管理與監督,促進財政改革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李曉博.項目會計集中核算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經濟研究導刊,2010(7).
[2]李勇.強化會計集中核算工作的幾點思考——以龍口市會計核算中心為例[J].現代商業,2011(5).
[3]鄧傳立.試論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集中核算的問題與對策[J].現代商業,2010(24).
[4]郭燕玲.會計集中核算的探討[J].現代商業,2009(27).
[5]王廣東.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集中核算的思考[J].時代經貿,2008(10).
作者簡介:祁宜君(1972-),男,漢族,甘肅渭源人,會計師,大專,渭源縣水土保持局。
(編輯:龍大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