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運行效率是構建合理高效的能源通道體系一項重要指標。本文對我國能源運輸通道效率進行了分析,并總結各通道的運行效率。
【關鍵詞】運輸通道 效率評價 DEA模型
一、引言
近幾年,在低碳經濟的倡導及世界多次能源危機的影響下,能源運輸及利用效率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面對日益稀缺的能源資源,通過對能源運輸效率進行研究,提高其運輸效率,將有利于減少我國的能源浪費,構建更加經濟有效的能源運輸通道體系,加快社會主義經濟現代化進程。
二、能源運輸通道運行效率評價
(一)基于DEA的運輸通道體系運行效率評價
1.評價原理
本文通過對DEA的C2R模型和BC2模型分別計算綜合技術效率(OE)和純技術效率(PTE),各決策元的規模效率值(SE)=綜合技術效率(OE)/純技術效率(PTE),即綜合技術效率可分解為純技術效率與規模效率之積。對能源運通道體系的技術有效和規模有效進行評估,在運用統計方法對所得數據統計分析即可得出本文結論。
2.建立C2R模型及BC2模型
假設有n個,DMU1,DMU2,……,DMUn,每個DMU有m種輸入和s種輸出,DMUj的輸入輸出向量分別為X=(x1j,x2j,..,xmj)T;Y=(y1j,y2j,…,ysj)T,j=1,2,…,n;V =(v1,v2,...,vm)T;U=(u1,u2,...,us)T。
Vp 表示對第p種輸入的一種度量(權);Ur 表示對第r種輸出的一種度量(權),對第i個單元進行評價,C2R模型中求目標函數:Minq,其約束條件是:
其中lj 0,i,j=1,2,…,n 。在C2R模型中加入條件=1即可得本文BC2模型。
q分別表示第i個單元的總效率值和技術效率。
在單輸入與單輸出的情況下:如果線性規劃的最優值q=1,即投入量xi不能按比例q減少,決策單元即為技術有效,也為規模有效;反之,線性規劃的最優值q﹤1,即如果輸入量xi能按比例q減少,決策單元不為技術有效,或不為規模有效。
3.構建評價指標
(1)選取決策單元
我國的能源主要有四種:煤炭、石油、天然氣及電力。在我國能源運輸中,鐵路、水路、公路、管道和電網在不同種類能源運輸領域中發揮各自的比較優勢。故將能源運輸通道體系的決策單元分為以下幾個:
DMU1—煤炭鐵路運輸通道;DMU2—煤炭水路運輸通道
DMU3—煤炭公路運輸通道;DMU4—油氣管道運輸通道
DMU5—水路油氣運輸通道;DMU6—鐵路油品運輸通道
DMU7—電力輸送通道
(2)輸入輸出指標的選取
指標的選取必須能夠反映系統自身發展所必須的條件及其發展的成效,影響能源運輸的因素有很多,我國對運輸通道的建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包括許多社會經濟指標和生產技術指標,比如:GDP,彈性系數,固定資產投資等。本文出于對數據的可得性及準確性,對系統的輸入指標選?。?/p>
X1—現有職工數量(萬人);X2—投資建設總規模(千億萬元);X3—運輸線路長度(萬公里)。運輸通道能產生各種效益,為了能對運行通道進行更好的優化建設,對能源和設施更好的利用,對系統的輸出指標選取:Y1—貨運量(萬噸標準煤);Y2—消運系數;Y3—運輸費率(元/噸標準煤公里)。
4.數據處理及分析
由于數據來源須有可靠性,故本文采用國家統計數據,具體數據按照格式(DMU,X1,X2,X3,Y1,Y2,Y3)如下:
(DMU1,173.3,19.88,7.97,127194,0.58,0.21);(DMU2,152.8,27.32,373.02,193075,0.89,0.56);(DMU3,43.5,4.19,44.7,42929,0.2,0.08);(DMU4,20,0.3,5.83,45522,0.58,20.08);(DMU5,173.3,19.88,7.97,21266,0.19,0.13);(DMU6,43.5,4.19,44.7,30000,0.38,0.27);(DMU7,146.3,2.88,116.89,32157,0.76,0.06)
并用DEA模型計算出結果,我們可以得到我國能源運輸通道體系的效率情況,采用的DEAP2.1作為計算軟件,具體數據及結果見表1。
根據表1可以得知,我國能源運輸通道體系的運行效率平均值為0.533,絕大部分運輸通道處于效率低下水平。七個運輸通道中只有煤炭鐵路通道和油氣管道通道同時是技術有效和規模有效的;煤炭公路通道和電網通道是技術有效而非規模有效;其他通道既非技術有效也非規模有效。
其中,DMU3—煤炭公路運輸通道和電DMU7—電力輸送通道存在規模效益遞減;DMU2—煤炭水路運輸通道、DMU5—水路油氣運輸通道和DMU6—鐵路油品運輸通道處于規模效益遞增階段,這三個通道應適當增加投入,提高其運行效率。
在煤炭運輸通道中,鐵路通道建設較好,總體上已達到最佳狀態,而公路和水路建設沒有達到最佳狀態,尤其是公路建設處于規模效益遞減階段,造成了資源的浪費。
在油氣運輸通道中,管道運輸是最合理有效的運輸方式,對管道設施的投入較多,因而其運行效率較好;鐵路通道和水路通道是規模效益遞增,可在大力建設管道同時,增加對鐵路和水路的建設,達到效益最大化。
我國的電網正處在建設階段,除少數地區外,已基本形成全國聯網格局,未來電力將是我國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小結
本文通過對我國能源運輸通道體系進行評價,初步映射出能源運輸存在的問題。在七個能源運輸通道中,大多數運輸通道的運行效率比較低,有待進一步優化和建設。相信在未來我國的能源運輸通道體系能夠逐步成熟起來,在社會經濟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加快我國實現和諧社會和小康生活目標的進程。
參考文獻
[1] 姜廣君.我國能源運輸通道體系綜合評價及優化研究[D]. 北京:中國礦業大學,2011.
[2] 田振中.我國區域物流業運行效率評價及其影響因素[J].商業時代,2011(33) .
作者簡介:梅傲(1990-),女,漢族,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管理學院,研究方向:物流工程。
(編輯:龍大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