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經濟的發展,企業集團發展的進程也在不斷加快,與此同時,一些債權人和潛在投資者對財務信息的需求也在不斷加強,那么面對這種現狀,就要求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能夠充分的掌握對財務報表分析的方法,并能夠科學地根據企業集團真實的財務情況來做出統計,只有這樣科學的評價才能夠對企業集團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關鍵詞】企業集團 財務報表 分析方法
對于會計核算來說,最終的設計產品就是財務報表,它能夠及時地將企業的財務情況和經營成果反映出來,同時它也能為與利益相關的人員評估企業的風險大小,并能夠為風險值提供相應的解決策略。對財務報表進行科學合理的分析,使財務報表分析后的作用得以更加充分的體現。本文就針對企業集團財務報表的分析方法進行了詳細論證和探討。
一、對企業集團的會計報表進行分析
對集團的會計報表進行分析,通常采用傳統方法,一種是比率分析法,另一種是趨勢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就是要在財務報表上,用比率來對財務報表上所有的相關數據的關系進行表示。主要方式是要通過業績考核或者評價的方法來進行反映。對償債指標進行表述,可分為長期和短期兩種指標,短期的償債指標包括流動比率和現金比率,但是長期的償債能力卻有一定的負債率。
對營運能力進行表示的指標周轉率有幾種,比如賬款周轉率和流動資產周轉率等;還有,對利潤數額進行反映的指標有毛利率和營業利潤率等;對企業集團發展能力進行反映的指標,包括銷售收入增長率和凈利潤增長率等。這些都是相對指標,我們在實踐中對財務進行分析時,還要根據各自的指標對問題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并及時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有一種報表分析方法被稱為趨勢分析法,就是用若干的連續期間的財務報告的資料對相關的指標進行比較分析,并用最終結果來表示企業在經營活動的過程中發展的方向。另一種方式是通過文字和圖表的方法,來將其做比較,這樣結果更直接。
二、對營運能力進行分析
要對企業集團未來的發展前景的營運能力進行預測,不但能夠表明企業集團管理人員的經營管理能力,還直接反映了企業的資金能力。營運能力通過企業生產通常通過企業生產經營資金周轉的速度來將其指標反映出來。編制合并會計報表時,對內部投資進行抵消。內部投資被抵消,內部投資進行抵消、內部交易與內部往來會導致資產項目與銷售收入抵消對應不失樣,也不能構成比例,所以要根據合并會計報表進行計算,會更加快捷。平均資產的占用個不包括內部交易所形成的資產,所以他它能夠對企業集團整體資產的周轉的實際情況進行反映。營運能力分析公式:
營業周期=應收賬款周期天數+存貨周轉天數;
三、對各大會計的主表的結構進行分析
對于一個企業來說,他們的工作核心有三個會計的主表,它們分別是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先進流量表。會計主表可以根據三個方面來對結構進行分析:(1)比重法,對于同一個會計報表中的相同類別的項目之間,要通過對這些相同的項目在整體中的比例進行比較和劃分,以此來顯示出它們之間的關聯,并將報表中各個項目的縱向關系表示出來。比如,在資產的負債表中,要對資產占據流動資產的比例進行分析,看是否合理有效。(2)比率法,這種方法是要通過對兩種同類的但是有一定的依存關系的項目的比例進行詳細計算,這種方法能夠將會計報表中各個項目中的橫向關系很好地表現出來。(3)因素替代的方法,就是要對報表中相互關聯的因素對綜合財務指標的進度進行及時的匯總和計算,并通過這個計算的過程,從中明確因這些因素而產生影響的程度大小。
四、對財務進行綜合分析
在對企業集團的會計報表進行分析時,應該結合杜邦分析體系中的相關指標進行財務分析。什么是杜邦分析體系?這種體系的核心是凈資產的利潤率,這是一種綜合性的財務率,它所反映的是通過投以資本而獲得的利潤程度,同時也反映了企業投資和資產運營活動的整體效率,并且運行活動效率的高低就反映出了企業集團的資產獲得的利潤大小和總投入資產的程度。這種杜邦分析方法實質上對財務進行的分析是從兩個方面表現出來的,一種是內部因素的管理分析,另一種是資本結構和風險的分析。通過運用這種體系進行分析,可以通過兩個途徑來進行,要對資產的收益率的指標進行計算,在逐步的分層分析。計算公式為:凈資產收益率=資產凈利率*權益指數。這里的權益指數是是成本負債率所產生的影響。其中的規律是負債的比率越大,權益指數就越高,同時也就表明了成本負債率所產生影響的程度。負債的比例越大,權益指數就會越高,也就是表明了企業集團的負債程度很高,這樣的結果對企業產生極其不好的影響和后果,也會給企業的安全帶來很多不穩定影響,給企業集團帶來很多風險。另一方面是要通過對因素進行分析的方法,就是要將杜邦分析系統中本年的指標和去年的指標進行比較,計算出兩年的差值,再對差值進行比較,從中能夠看出這些指標對凈資產收益率所產生影響的程度。
五、對經濟的增長值(EVA)進行分析
經濟增長值,就是企業集團經營的凈利潤除去企業集團所投入的所有資本,這里的資本還包括債務融資的成本和權益資本之間的差值。從另一個程度上來考慮,它也是能夠衡量企業股東所創造的價值指標的高低。經過長期的實踐證明,經濟增長值的體系對對上市公司業績評價或是價值的大小是很有效果的。經濟增長值和其他的會計利潤指標有所不同,它所反映出來的是企業集團在某個階段的經濟利潤,同時也是對企業財富的增減情況進行反映。如果公司所獲得的收益比投入的成本高,也就是,EVA>0,那么這就證明公司股東創造了新的價值;如果EVA<0,那么就證明了企業所創造的收益低于了初期的投資金額,股東的收入就要重新考量,也就是股東的成本被建立在無償使用的基礎之上。從中我們不難看出,無論是企業集團也好,還是上市公司,他們經營的共同目的都是獲得更多的經濟利潤,都是將EVA作為評定的指標。
對EVA的計算有兩種方法:(1)EVA=稅后營業利潤-資本投入值,也可以理解為是,稅后營業值-加權后的平均成本×總成本。(2)EVA=資本的效率乘以成本總值,也可以理解,資本回報率=資本總率×資本的總值。
六、結語
對企業集團的報表進行分析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過程,也是一個很大的體系,企業要根據自身的情況來采取不同的方法,并不同的方法進行分析。企業集團的會計報表主要是對資產的利潤表和流動資金數值進行跟蹤計算和統計,這樣不但能夠使企業集團的管理者對本企業的資產情況有所了解,而且還能夠使企業減少財務風險。
參考文獻
[1] 黃堯.我國合并會計報表合并范圍問題[J].合作經濟與科技,2007(07).
[2] 陳增帥.合并會計報表編制中的問題及建議[J].財會研究,2007(01).
[3]賈緯璇.新準則下合并會計報表范圍規定體系的基本特征[J].財會研究,2007(06).
[4] 史曉華.新會計準則體系下合并會計報表相關問題探析[J].時代金融,2007(02).
作者簡介:趙炳(1981-),男,河北省寧晉縣人,會計師,本科,研究方向:財務會計。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