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以山西省XX市為個例,通過深入了解財政和金融對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性,發現資金是中小企業發展目前最突出的問題,從而探索中小企業融資新體系。
【關鍵詞】中小企業 財政 金融
一、XX市中小企業發展現狀
截止2012年底,XX市中小企業約為8.2萬戶,占全市企業的98%以上。XX市具有勞動力相對豐富、資本相對稀缺的特色,而以勞動密集型為特征的中小企業推動了全市經濟的持續增長。2012年全市中小企業完成經濟增加值超過400億元,中小企業創造的GDP占全市的60%,提供的稅收超過40%,外貿出口占68%,經濟總量增長速度一直居于領先地位。由于中小企業對地方GDP和財政收入的貢獻在地方經濟構成中占有較大份額,特別是在大型企業受宏觀經濟調控和減稅政策影響出現下降之際,中小企業實現利稅穩步增長有效遏止了全市財政收入的急速滑坡,減緩了財政收支平衡的壓力。
二、財政和金融支持中小企業發展
(一)信貸資金是中小企業融資主力軍
2008-2012年,XX市中小企業貸款余額和貸款增速連續五年增長。調查中還發現,中小企業從金融機構融資占其全部融資的比例超過90%,企業借款數目超過上千萬元仍主要從金融機構獲取,所以從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和規模上來看,信貸資金仍是中小企業的主力軍。然而從中小企業貸款規模占金融機構貸款總額比例來看,近五年XX市中小企業所占GDP比例由85%左右增至90%左右,但中小企業信貸比例卻基本維持在5%左右,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資金支持乏力。
(二)財政支出逐步加大刺激中小企業發展
據統計,2008-2012年中央、省、市各級財政通過專項補助資金、財政技改貼息、爭取國債專項資金、設立中小企業發展專項基金等方式,加大對科技型、創新型企業的專項資金投入以及對中小企業技術改造和升級給予資金支持。
(三)財稅政策陸續出臺瞄準中小企業
近年來,XX市政府根據實際情況,以促發展為目標,制定面向中小企業的優惠政策。特別是在金融危機對全市中小企業的巨大沖擊下,XX市政府更是直接出臺了20余條用于扶持中小企業的相關財稅政策。據統計,XX市地方財政每年為中小企業減免稅費都超過3000萬元。
(四)財政信用擔保風險補償體系不斷完善
目前,XX市已經初步建立起了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擔保機構在政府支持下,在促進中小企業信貸融資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數據顯示近年來XX市擔保行業發展實力和服務規模不斷提高。
三、XX市中小企業陷入融資困境
(一)信貸資金杯水車薪
中小企業信貸難是一個全球性問題,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中小企業信貸難問題更為嚴重。目前,XX市中小企業多數屬于資源型、粗放型和勞動密集型企業,企業面對外來不利因素時承受能力較弱,金融機構處于成本和風險等因素的考慮,特別是在流動性緊縮效應的大環境下,金融機構更喜歡把信貸資金投向風險小、成本低、收益高的大型企業,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資金支持力度匱乏。
(二)財政扶持作用不明顯
財政補償資金的使用上缺乏針對性和靈活性,大部分中小企業由于資質不夠、申請手續過于繁瑣等原因,獲取補償資金支持的機會少之又少;同時,由于財稅政策宣傳不到位、財稅部門執行不及時等原因,導致相當一部分中小企業在經營步履維艱時,無法享受到政府的優惠政策。據統計,2010年XX市享受財政專項資金的中小企業占比不到5%,享受財稅優惠政策的中小企業占比也僅僅只有30%。
(三)外部政策的累積效應
一方面,宏觀調控政策的疊加效應遏制了中小企業的快速發展。政府將“控制通貨膨脹、穩定物價”作為宏觀調控首要目標的同時,通過出臺節能減排、淘汰落后產能等促進經濟結構調整的政策,加之高頻密集的緊縮性貨幣政策調控直接影響到了中小企業融資環境。
(四)中小企業自身信用缺失
由于XX市中小企業大多處于起步階段,整體信用體系還不完善,企業的信用意識還比較淡薄,許多中小企業會計信息的完整性和準確性缺失,透明度和必要的監督更是缺乏,有人甚至根據不同需要做不同的賬,其準確度和參考性低,造成銀行對中小企業缺乏信心,影響了銀行信貸資金投放。
四、政策建議
(一)完善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建設,構建“生態融資環境”
地方政府要建立以政府政策引導為中心,人民銀行征信管理為輔助,第三方擔保機構、商業銀行、中小企業聯盟相互溝通、相互協作的“五位一體”的“生態融資環境”。具體結構如下:
(二)合理利用財稅杠桿,拉動中小企業快速發展
首先在資金支持方面,地方政府應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在本級財政預算中列支中小企業發展的專項資金并逐年適當增加;同時在稅收方面,可以考慮對為符合條件中小企業放貸的金融機構的營業稅、所得稅方面進行一定程度的減免。
(三)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建立多元化融資體系
地方政府應在建立銀行貸款風險補償基金,降低銀行信貸風險的基礎上,同時通過打造綜合公共服務平臺,重點向中小企業提供有效服務,從而構建多元化融資體系。在此基礎上,通過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相配合、相促進的具體手段來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直接融資可以選擇通過股權融資、集合債融資等方式扶持來實現;間接融資可以根據不同銀行不同的資金投向和金融產品,通過地方政府、人民銀行等部門機構,把有貸款需求的企業推向商業銀行。
參考文獻
[1] 許建蓬.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與對策[J].財經縱橫,2011(8).
[2] 江南春.完善信用擔保體系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J].商業經濟,2011(2).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