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基于湖南省1978-2011年的相關經濟數據,采用計量經濟學中的協整理論分析方法,對湖南省產業結構與經濟增長的互動效應進行了實證分析。分析結果表明:湖南省的第一、二、三產業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同時湖南省的產業結構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包括第三產業發展欠缺等。因此,今后湖南省應注重第三產業的發展,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和現代工業,推進湖南產業結構的優化和升級,實現湖南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關鍵詞】 產業結構 經濟增長 協整分析
一、引言
2011年,湖南省的地區生產總值19669.56億元,比上年增長22.64%,更是1978年的133.82倍。改革開放以來,湖南經濟一直保持較快增長,其中有資本積累、勞動力增加和技術進步的原因,也有產業結構改變的因素。其中第一產業產值比重由1978 年的 40.7%下降到 14.1%,第二產業產值比重變動不大,由40.7%增加到 47.6%,而第三產業產值比重由 18.6%增加到38.3%。改革開放以來,第一產業的就業人數比重由1978年的78.4%下降到2011年的41.9%,而第二產業的就業人數比重由13.4%增加到23.3%,第三產業的就業人數比重由8.2%增加到 34.8%,這也從側面反映出經濟增長與產業結構變動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關系。近年來,湖南產業結構調整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產業結構仍欠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因此,本文采用協整理論研究湖南省產業結構變動與經濟增長的關系以期為湖南在“十二五”期間科學地制定產業結構政策和優化產業結構提供理論指導,更好地推進全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二、研究現狀
產業結構優化與調整是經濟良性發展的內在體現,經濟增長中的產業結構問題很早就得到國外經濟學者的重視,庫茲涅茨認為,產業結構和勞動力結構的有所變動是隨著國民生產總值的不斷增長發生的,經濟總量的變動是結構變動的原因;相反羅斯托則認為,經濟增長本質上是一個部門的過程,是部門結構的變動引起了國民經濟的增長。
近年來,我國學者在產業結構變動與經濟增長領域也做了大量研究。楊治才在《產業經濟學導論》中從宏觀角度對兩者的關系進行了研究;謝孟軍基于索羅斯經濟增長模型和計量經濟學模型,運用1980年到2010年山東省的宏觀經濟數據分析了山東省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以及產業結構與經濟增長之間的相關性,得出第二產業的發展是拉動山東省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第三產業是促進經濟增長的潛力因素;李艷君運用灰色關聯法,以1978-2010年的長三角經濟區的地區生產總值為依據,對長三角經濟區的產業結構與經濟增長關系進行了實證分析,得出在不同的時期,三個產業分別屬于不同的數量級,因此三個產業在不同時期對經濟總量的影響也不同。
本文利用1978-2011年共34年的年度數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現有文獻樣本數量不足引起的分析結果不準確問題。
三、研究模型與數據來源
考慮各產業部門對生產影響的函數Y=f(X1、X2、X3…Xn,A)其中Y代表湖南省的總產出,用地區生產總值表示,Xi代表第i產業的產出,A代表技術水平。對上述公式求全微分后等式兩邊同時除以Y,得到產業結構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模型:LnY=β1LnX1+β2LnX2+β3LnX3+…+βKLnXk+β0
本文采用1978 -2011年湖南省GDP數據和三產業的產值比重數據來進行實證分析,數據皆選自《湖南省2012年統計年鑒》,并將現價數據通過可比價格計算的GDP指數(1978=100)換算成可比價數據,即將各年的GDP都以1978年的價格給出。
四、實證研究
為了避免回歸中的虛假回歸問題以及不影響回歸結果的準確度,先應對各時間序列進行單位根檢驗以確定其平穩性。
(一)各時間序列的平穩性檢驗
對各時間序列對數化后的數據即LnGDP、LnX1、LnX2、LnX3進行ADF檢驗,由Eviews5.0檢驗的結果得出各序列經一階差分后成為平穩序列,為平穩I(1)序列。
(二)變量之間的協整檢驗
對變量LnGDP、LnX1、LnX2、LnX3進行協整檢驗結果顯示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存在兩個協整關系。從經濟學角度分析,如果變量間存在協整關系,則可通過一個或幾個經濟變量的變化影響到另一些經濟變量的變化并且這些經濟變量間存在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進一步對上述變量做回歸的OLS估計,得到的結果如下:
LnGDP=-1.188614LnX1+1.602064LnX2+1.166117LnX3+0.575260
從上述方程可以看出,從長期看第一產業與經濟增長之間呈現出負相關關系,第一產業比重每降低一個百分點,湖南省地區生產總值增加1.188614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第二產業比重增長1%,湖南省地區生產總值增加1.602064%,第三產業比重每增長1%,湖南省地區生產總值增加1.166117%。
五、結論
從長期看,第二產業對湖南經濟增長的影響最大說明第二產業仍是今后一個時期引導湖南經濟增長的主導產業,這與湖南省經濟目前所處的工業化發展階段是相適應的。相反第一產業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減弱,第一產業發展速度減慢,但農業依舊還是基礎地位的,其他產業對其也有依賴性,只是湖南正由農業大省向工業大省轉變。第三產業對湖南經濟增長的影響相對較小,但第三產業發展潛力巨大,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是未來產業結構調整的一大趨勢。
參考文獻
[1] 李艷君. 長三角經濟區產業結構的演進與經濟增長關系的灰色關聯分析[J]. 經濟師,2013(4).
[2] 庫茲涅茨. 現代經濟增長[M]. 北京: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1989 :76.
[3] 羅斯托. 從起飛到持續增長的經濟學[M].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3-7.
[4] 謝孟軍. 山東省產業結構與經濟增長的相關性分析[J].山東工商學院學報,2012(12).
作者簡介:李為(1987-),女,湖南婁底人,西安財經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統計學。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