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和手機等移動終端用戶的逐漸增加,必將給以PC互聯網為代表的舊的網絡經濟帶來新的變化和機遇,由于移動互聯具有社交和本地化特征、能夠克服傳統互聯網的不足等特性。在未來,網絡經濟中的組織必將更強調創新,面臨的市場也會更加廣闊。
【關鍵詞】移動互聯 網絡經濟 互聯網
一、引言
隨著智能手機用戶的規模逐漸增長,移動互聯網技術的逐漸成熟,它所帶來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比如移動互聯技術進一步改變了人們的工作方式和組織辦公空間的設計,改變了人們的業余生活娛樂方式,由此而帶來的商機也是巨大的。近年來移動互聯的迅速發展的相關數據也從側面證明了這一點,比如自從我國3G技術正式實現商用到現在,用戶的規模在2012年底竟然達到了2.3億戶,占全部移動通信用戶的比重超過25%。從移動互聯網的用戶結構看,移動互聯網的用戶達7.6億戶,大大超過固定寬帶用戶。目前,終端、應用、軟件、流量升級換代的速度異常驚人,正在對經濟社會各領域帶來深刻的影響。
二、移動互聯的新特點
(一)移動互聯將會有更大的發展
從發展趨勢來看,以固定電腦為載體的互聯網的發展已進入到其生命周期的成熟期,而因智能移動設備的便攜性,移動網絡技術的逐漸成熟,中國的移動互聯規模還將要有一個巨大的增長空間。比如騰訊公司推出的微信產品,自2011年推出后,僅僅14個月,就有了1億的注冊用戶,而目前的手機用戶則達到4億用戶,增長空間巨大,從這個數據就可以發現,無論從使用市場還是從流量角度說,移動互聯網的規模都會遠遠超過固定互聯。
(二)移動互聯網的社交和本地化特征
與電腦不同是,手機終端能夠實現任何時間任何地點與其他人聯系在一起,甚至能夠實時定位,順利得到自己的和他人的空間位置信息,因此Online To Offline成為可能。比如,騰訊公司基于微信和手機QQ提供了大量跟LBS相關的服務,目前每天對LBS的調用頻次能夠達到7億次。二維碼是移動互聯網的關鍵入口之一,目前騰訊的微信產品正在普及和推廣二維碼在移動用戶中的應用,它屬于線下線下實現互聯的一個關鍵環節。只要用手機終端掃一下現實中的一個標簽,就能實現以往PC機很難實現的效果,獲得二維碼背后的豐富資訊,只要手機有攝像頭,只需要“掃一掃”就可以完成這樣一個看似非常復雜的過程。一旦這種技術被推廣到越來越多的民間社會,其影響將是驚人的。
(三)克服了PC互聯網的不足
傳統上,PC互聯網入口一般由少數幾家互聯網供應商提供,包括客戶端工具的流量入口以及搜索引擎,其市場結構屬于寡頭壟斷。但是移動互聯網能克服這些缺陷,如把APP Store這一產業形態引入移動互聯網中,奇跡可能會發生,由于移動互聯減少了信息擴散的成本,小公司,不知名的產品可能在一天之內,全中國都了解了它。在這種情況下,對企業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的質量要求就會提高。由于用戶安裝APP以后,在幾秒鐘之內可能就會判斷好還是不好,如果不好,則會報端拋棄,交易成本極低。如果瞬間覺得好用,對他的效率,對他的生活,對他節省時間都很有價值,那么這個人就會把這個信息從移動終端分享給網絡中的朋友,可能在一瞬間APP Store的排序就大大提升,從而被海量的人群來下載。
三、在移動互聯背景下網絡經濟發展展望
(一)未來的網絡經濟更強調商業創新
有如下趨勢可能會帶來企業經濟發展的機遇,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1.移動互聯網時代將有越來越多的虛擬商品進入往上電子商務范圍,商務活動電子化程度加大,各種數字產品大量進入交易,比如手機閱讀、手機音樂、網絡游戲等。2.以移動互聯網為媒介的電子商務發展迅速,進一步改變傳統的渠道模式,實現商業銷售的零時間、零距離、全天候。我國2012年移動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965億元人民幣,比上一年增長了135%。3.更加強調運用網絡社區的平臺功能。現代性背景下,人與人的情感相對疏離,因此客觀上產生對社交網絡的需要,網絡社區的興起也是必然,但它同時也就成了新的商業平臺,新的商業模式可能實現把個人之間的商業交流,轉變成網絡社區用戶彼此之間的溝通。4.移動互聯網時代更強調生產和服務的個性化,就像戴爾集團所采用的電子商務模式一樣,快速按照顧客的個性化訂單進行產品的組裝,企業的組織形態因此也發生了巨大變化,越來越多的虛擬型組織出現,消費鏈條也出現網狀化擴散的趨勢。5.傳統的商業模式無論是買家還是賣家在選擇上都是很有限的,而移動互聯網的出現,用戶即使在公交車上手指輕輕點幾下,一筆交易就可以完成,因此這就要求商戶更應采取有效的服務措施,從各個環節滿足用戶需求,注重客戶感知,為他們提供滿意的服務。
四、移動互聯時代的市場更加廣闊
移動互聯網帶來的市場空間從目前看,中國的市場遠遠沒有達到飽和,還處于成長期,可以說前景廣闊、潛力巨大。你東亞近鄰日韓兩國為例,這兩個國家的3G用戶快要飽和了,電信供應商已經逐漸淘汰2G制式網絡,但是我國的3G網絡滲透率剛超過25%,而我們國家的移動電話擁有量預期達到16億部,如果以這個數字為基數,中國移動互聯用戶運用3G互聯的規模還遠遠沒有達到飽和。從國家信息產業發展的規劃來看,信息化將會向經濟社會各領域加大滲透力度,3G網絡的運營能力在未來幾年將大幅度升級、全面普及智能移動終端、全面滲透應用服務、技術驅動也會有大幅度發展,所以,在我國移動互聯網發展的條件會更加成熟。移動互聯的普及會加速社會各個領域的改造,比如辦公空間的變化,從而可能會加大工作的效率,改變傳統工作模式受到時間空間限制的弊端,甚至可以把辦公室裝進口袋,實現遠程辦公,實現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可以預見,在這樣的趨勢下,必將帶動中國第三產業的巨大發展,比如旅游業、酒店業、休閑娛樂業,金融服務業,從而實現產業結構的優化和升級。
五、小結
移動互聯技術的發展為未來網絡經濟發展的形態帶來了技術領域的保障,商業企業與潛在消費者的交往更加容易,14億人口的中國如果每個人都被納入到移動互聯網絡中來,網絡經濟無論從規模還是結構上,都將產生令人吃驚的巨變。
參考文獻
[1] 張傳福,劉麗麗,盧輝斌. 移動互聯網技術及業務[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2.
[2] 高邦仁. 流動的世界——奔向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生活[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作者簡介:楊桂,女,四川樂山人,重慶正大軟件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網絡經濟。
(編輯:龍大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