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稅務會計》課程是會計專業的必修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與以后的工作實踐聯系緊密。因此,本文通過總結實踐中出現的稅務會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嘗試性地提出稅務會計教學改革的建議。希望能在稅務會計教學中科學地組織稅務會計的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以期提高稅務會計教學質量與效果。
【關鍵詞】稅務會計 教學改革
《稅務會計》課程是高職會計專業的必修課,本課程的學習目標是使學生掌握企業應納稅款的形成、申報、繳納的相關理論知識,能對企業的納稅義務及其繳納情況進行會計核算并且會填制納稅申報表。通過近些年我們對企、事業單位及會計專業畢業生的跟蹤回訪,了解到企業需要的是崗位適應性強、實用型的會計人員,而過去我們稅務會計教學主要是以理論教學為主,不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工作能力,本文基于筆者多年的稅務會計教學實踐,初步探討如何適應企業需求對稅務會計課程進行改革。
一、稅務會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教學內容理論知識太多,實踐教學太少。現有稅務會計教學內容,主要是如何計算各種稅費及其會計核算,基本上都是理論教學內容,內容枯燥,學生學習的熱情不強,教學實效不高。而稅務會計教學的目的在于在實際經濟生活中的應用,這就要求教學中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的實務能力,因此必須改革稅務會計課程的教學內容,增加實踐教學環節。
其次,教學方法單一,稅務會計教學主要采用以老師講課為主的教學方法,經常是臺上老師講的精疲力竭,臺下沒有人聽,整個上課過程就成了老師的一言堂,容易給學生以“照本宣科”之感,造成課堂氣氛的渙散。此外,盡管越來越多的高校都建立了計算機輔助教學系統,為稅務會計課程的教學創造了有利的硬件條件,然而由于相關軟件的利用水平不高,呈現出兩個極端,或是密密麻麻對教材內容的直接再現,或是僅保留章節標題及少量提示,這樣的課件無益于解決稅務會計授課難題。
二、《稅務會計》課程的教學改革策略
針對《稅務會計》課程存在的問題,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嘗試綜合應用新的教學方法,改進教學內容,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根據企業職業崗位需求設計教學內容
稅務會計課程教學直接對應企業財會部門的辦稅崗位和中介機構稅務代理崗位,在企業會計工作中,辦稅業務崗位的日常工作就是根據稅法的規定及時申報納稅,履行企業納稅義務。據此,我們的課程設計以完成辦稅崗位工作任務為導向,根據崗位工作內容確定教學內容。具體來說,教學內容既有稅收相關的基本理論知識。
(二)在教學中采用了網上報稅軟件,提高學生網上報稅能力
在教學中,我們利用學院的網上報稅實訓室,指導學生進行網上報稅的實際操作。對實訓室的設計,我們是根據辦稅員實際工作環境模擬教學場景,采用教學做一體的方式組織教學。網上報稅教學所需的經濟業務內容、賬證表和軟件均來源于實際工作的仿真,借助相關的報稅軟件,指導學生進行網上報稅,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把課程教學和實訓室教學聯系起來,既鞏固了學生的理論知識,又提高了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實現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有機結合。
(三)互動式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要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果,必須培養學生對課堂內容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開展互動式學習,
讓學生參與案例的設計。很多老師喜歡在課前把所有的課程安排都做得很細,包括案例中所用的數據。我認為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成為案例的設計者是一個很好的辦法。這種方法不是說教師讓學生獨立架構一個案例,而是教師提供一個案例中的框架,然后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往案例中添加貼合實際的數據,學生自己設計數據提高了其課堂積極性,學生自己設計數據還可以提高他們對社會的感知興趣,讓他們主動去觀察生活環境中常見的與課堂有關的東西,鞏固自己所學的知識。
(四)采用任務驅動法主導教學過程
在課堂教學的組織過程中,課程改革之前的課堂教學過程通常是以老師的講授為主,通過老師的講授帶領學生進入未知領域。而在我們現在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作用是引導學生尋求完成工作任務的方法,教師只是引導者和課堂組織者。對每一個具體項目的教學,根據給定的與實際工作崗位相同的工作任務,老師只作基本的講解,指出完成工作任務的基本過程和思路,由學生依據給定的與實際工作相同的原始憑證,自主判斷該項業務是否納稅、納多少稅以及如何申報納稅,最終要求學生拿出根據原始憑證通過會計核算得出的納稅申報表。
(五)樹立學生信心,培養學生學習積極性
進入高職院校的學生整體基礎較差,成績參差不齊,學習的自信心不足。影響學生自信心的原因,有的是部分學生對于進入高職院校有悲觀失望情緒,同時又受到整體環境影響,從而降低了學習積極性。師生關系也是影響自信心的重要因素。要教好這些學生,就必須研究他們的心理狀態,針對問題“對癥下藥”。
綜上所述,采用這套教學方法改革與改革之前相比,學生課下的學習從盲目性轉向有目的性,學生的思維空間拓展了,思考問題更加深入,學生渴望與老師交流學習心得的勁頭增大。因此,學習效果大大提高。而且,通過教學改革增強了學生對各會計職業崗位的適應能力和應用能力,培養出既有一定理論基礎更有較強實踐能力的高等技術應用型會計人才,提高了學生就業后的適應、生存能力。
參考文獻
[1]杜楚華.會計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研究[J].華南熱帶農業大學學報,1999(03).
作者簡介:劉雪凌(1980-),女,就職于衡水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系財稅教研室,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高職會計教學。
(編輯: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