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開展好學生科學探究活動王俊秀
在科學實驗課上,不僅要引領學生經歷探究,更應該注重探究活動的效益。這就要求教師精心設計典型的探究活動,根據學生的情況確定探究活動的目標,并給予適時的、必要的、謹慎的、有效的指導,以追求真正在探究中有所收獲。如何開展好學生探究活動,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 創設豐富有趣的情境,科學探究
小學科學課程最基本的特點是從學生身邊的自然事物開始學習活動,以形成對自然進行探究的態度、技能和獲取關于自然的知識。要創設豐富有趣的情境,吸引學生主動到實踐活動中去科學探究。
二 大膽質疑,激發探究熱情
質疑是創新的起點,許多科學發現都是從疑問開始的??茖W作為一門實驗性學科,培養學生大膽質疑及提問能力尤顯重要。因此,在教學中要努力引導學生生疑、質疑、釋疑。教學生學會在本節所學知識的重點、難點、關鍵處提出問題。教師在教學中要留有余地,給學生適當的思考時間,給學生提問的機會,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提問氛圍,逐步培養學生敢想、敢問的良好習慣。如在教學鐵釘生銹時,我先讓學生舉例生活中的鐵銹,再讓學生比較沒有生銹和生銹的鐵制品的不同,學生經過討論交流得出:“鐵銹是一種新的物質。”接著提出這樣一個問題:“鐵在什么條件下最容易生銹呢?”一石激起千層浪,同學們紛紛提出自己的觀點,并提出了另外一些新的問題,為什么商店里完好包裝的鐵釘沒有生銹呢?瓷盆為什么瓷掉了就會生銹?此時,學生的探究熱情高漲。通過這樣一系列問題的探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應用自然上升到了一個新的層次。
三 科學探究要師生間分工與合作
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感覺在科學探究過程中師生之間要有明確的分工與合作,教師和學生在科學探究中都應該有很強的主體意識,在整個教與學的過程中,教師是組織、引導的主體,學生是探究、學習的主體。課前,教師要準備充分,課堂上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只有這樣,才能順利地開展科學探究活動。
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選擇的不同探究問題進行分組,讓他們合理分工、合作共同去探究。
探究過程中通過學生們合作、解釋和各種協調一致的嘗試,積累一些合作與交流的實踐和經驗,可以幫助學生學習按照一定的規則開展討論,學會準確地與他人交流,向他人解釋自己的想法,傾聽他人的想法,善待批評以審視自己的觀點、獲得更正確的認識。
四 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中心
小學科學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科學課程應向學生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究機會,使他們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增長科學探究的能力,獲取科學知識,形成尊重事實、善于質疑的科學態度,了解科學發展的歷史。探究作為學習方式,是一種教與學的策略。很多教師在課堂上都很重視讓學生親身經歷探究活動,獲得發展。但是,怎樣的探究活動才是有價值的,這個問題值得教師們深思。
五 讓學生親自體驗科學探究
在科學探究性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引導者、組織者,學生與教師的分工明顯不同。比如:提出問題時,不能因為學生提不出問題,教師就直接告訴學生,教師應冷靜地去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學生實驗不成功,教師不能立即去做給學生看,而是應該組織學生分析問題所在。對學生的探究活動,教師更應舍得花大量的時間,讓學生多“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做一做”。
要讓學生親自“體驗”,只有在參與中去深刻體驗成功、體驗挫折、體驗合作、體驗質疑、體驗挑戰,才能讓學生健康成長。只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條件,學生的表現一定會讓人喝彩!即使探究失敗了,對學生也是具有重要的教育價值的,它使學生體會到原來科學研究這么不容易,科學家真了不起。如:在教學《觀察與描述》時,學生通過各種感官,并借助一定的工具發現了許多以前沒有發現的秘密,體驗到了觀察對科學探究的重要性。
六 讓學生自己發現可研究的對象
一個完美的科學探究活動,應該是“學生自己發現可研究的對象,提出問題,進行假設,擬定實驗計劃,收集相關資料,進行實驗,分析結果并進行匯報、交流”。每位科學課教師都希望自己的學生能夠完成這樣的科學探究活動。但要真正做到這一步,需要一個能力形成的過程,如果只有探究的激情,而缺乏探究的方法,漫無目的地去操作,那么,只能說科學課教師失去了應有的指導作用,是“有量無質”的探究活動。
七 開展好科學探究之后的研討
共同探討并不是盲目地進行,而是以探究過程為基礎,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對探究的問題進行研討。美國有一位博士對下面兩種情況進行過比較:一是探究后立即進行研討,二是探究后不進行研討。研究結果表明,前者概念水平的發展達到更高層次,研討使認識深化。在教學中,我們應采取分組研討與全班研討相結合的方法,即先以實驗小組為單位進行,再由各實驗小組匯報研討結果,然后教師幫助匯總全班研討的“信息”。教師應該讓他們有足夠的發言機會,不論發言正確與否,教師都要認真傾聽。
在多數探究中,教師要適時給予適當的幫助、引導,這樣才能使探究在經歷了一段努力之后有所結果,讓學生體驗到收獲的喜悅和興奮。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