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何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一直是語文教學中的難題,傳統的教學模式嚴重打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產生畏懼心理,教學效果不明顯。本文就此問題從開展課文仿寫、擴大學生閱讀范圍、做好作文評講、堅持日記練筆四方面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小學 寫作水平 提高 練筆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1-0127-01
寫作是指小學生把內心世界和獨特觀點通過文字描述向人們展示出來,追求的是絕對是個人感受的思維創作,這看似很簡單的活動卻是很多學生的噩夢。寫作教學雖然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教學效果卻很一般。傳統僵化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對作文產生畏懼心理,對寫作提不起興趣。為改變這種現象,教師應轉變寫作教學只在作文課上進行的觀念,應充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發揮學生寫作的積極性。
一 仿寫課文段落,激發學習興趣
仿寫是學生把學習過的語句進行創造性借鑒的一種形式,其有法可依的特點可有效降低語句的寫作難度,對提高小學生寫作水平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在教學中,教師應以語文教材為藍圖,引導學生進行課文仿寫,以此降低寫作難度,消除學生的畏懼心理,為之后的學習打下基礎。如在教學《小池塘》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家鄉的小河”為題進行仿寫,促使學生學以致用。學生在閱讀該篇課文后,會對文章中作者描寫小池塘的“醒”“眼睛”“睫毛”“氣球”等擬人、比喻手法感到稀奇,這是他們以前所沒有接觸過的寫作手法,會產生強烈的創作欲望,并根據自己的理解酌情添加和改變一些內容,從而寫出比較成功的段落。通過引導學生仿寫課文,讓學生學到一些寫作手法和寫作技巧,能有效降低文章的寫作難度,點燃學生的寫作熱情,對提高教學效果有積極的作用。
二 擴大閱讀范圍,積累寫作素材
無事可寫是學生寫作的最大障礙,素材是寫作的“源泉”,拓寬學生獲取寫作素材的渠道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關鍵一步。因此,除教材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指導學生學會從課外讀物中提取自己所需的素材,豐富學生的寫作源泉,提高教學效果。如在每節課結束后,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一些符合學生具體學情的課外讀物,如《格林童話》《寓言故事》等,然后讓學生把讀物中自己認為優美的句子和詞語都摘抄下來,在下節課中與同學們一起分享。這時,學生會被精彩的故事所吸引,對作者恰當的比喻和豐富的詞語也會格外注意,從而在不知不覺中學到大量的精彩語句和詞組。閱讀與寫作是對等的,兩者相輔相成,正確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可使學生學到更多的詞匯與習作方法,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不可缺少的教學環節。
三 做好作文評講,促進共同進步
即使受到相同的教育,擁有相似的經歷,學生仍是獨立的個體,對生活的感悟各有不同,因此,同樣的話題在不同的學生筆下,表達出來的形式也有所不同。為了提高學生整體水平,教師要落實好作文評講。可以范讀好的習作,讓學生在欣賞他人和自己文章中逐步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例如在習作《春天》一文時,教師會發現有的學生把春天來了比喻成一個漂亮的小姑娘,穿著顏色鮮艷的花裙子出現在人們面前,或是把春天比喻成一個驅走嚴寒、賜予太陽力量的魔法師等。這類寫法新奇獨特,令人感覺到春天的美好和活力,比“春天來了,大地復蘇”的語句更有魅力,這時,教師就可以把這樣的語句讀出來,讓學生共同評講它們與普通表達方法的區別,促使學生在習作練習中學會使用修辭手法。在對比學習中掌握到更好的表達形式,做好自己文章的修改。做好作文評講,既可以讓學生掌握更好的語言表達形式、更多的寫作技巧,又可以讓學生知道自己與別人的差距和提升自己寫作水平的有效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習作的整體水平。
四 堅持日記練筆,拓展學生習作平臺
提高學生寫作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除了注重作文課上的講解和練習外,教師還應當拓展學生練筆平臺,增加學生練筆的機會,使學生養成每日一練的好習慣。因此,教師要讓學生堅持每天寫日記,引導學生寫出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結合自己的理解完整地表達出來,以此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如在日記教學前期,為了讓學生養成好的習作習慣,避免出現流水賬日記內容的情況出現,教師可以向學生規定所寫內容在學生熟悉日記學習法后,教師再放手讓學生自主決定日記的內容和形式,以此培養學生創新精神。通過這種方法,可以有效促使學生在每日一練中穩步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總之,寫作水平是衡量一個小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標準,教師應注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為了激發學生興趣,積累學生素材,提高學生整體水平,拓展學生練筆平臺,教師可從開展課文仿寫、擴大學生閱讀范圍、做好作文評講和堅持日記練筆入手,優化小學作文教學方法,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效果。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