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改革已由理論轉入實踐,在實踐中,教師面臨著各種問題。因此,政治教師必須充分貫徹新課程理念,指導自己的教學活動,并進行反思和總結,在一定理論學習和教學實踐的基礎上,把外力轉化為內力,開展好新課程。
【關鍵詞】新課程 化學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1-0128-01
傳統教學只關注學生是否學會、是否學懂,新課程教學更強調學生悟的過程,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一談新課改理念下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的點滴感悟。
一 高中思想政治課教育功能不理想的原因
1.高中生在學習思想政治課的過程中有逆反心理
青少年時期正是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時期。青少年學生尚處在認識世界的初始階段,他們的思維方式具有較強的具體性,往往難以透過現象抓住本質。傳統的逆反心理使他們在認識上具有片面性。對新生事物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們認識不到現象的本質,缺乏較強的是非觀念。
2.教學方法單一、陳舊
靠一支粉筆、一本書、一條教鞭、一張嘴來傳授知識的傳統教學手段已不能引起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程的興趣。具體表現如下:(1)重知識灌輸,輕技能訓練。(2)片面強調以教師為中心,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3)重理性,輕感性。
二 提高政治教學的策略
1.教學目標,引領課堂
新課程要求以三維目標指導教學,即知識與技能維度的目標立足于讓學生學會,過程與方法維度的目標立足于讓學生會學,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維度的目標立足于讓學生樂學。三維目標是新課程的“獨創”,是新課程推進素質教育的根本體現,它使素質教育在課堂教學中的落實有了重要的抓手和堅實的操作性基礎。新課程尤其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先把一課時設置的目標導航呈現給學生,幫助學生鎖定學習目標,明確核心內容,從而使學有目標、學有方向、有的放矢,增強學習的針對性。然后根據課本內容用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情境、案例等促使學生產生學習的需要。層層設疑,不斷注入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在自主學習的各個環節中,針對目標安排學生自學教材,同時,教給學生一些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具體的處理方法如下:知識目標——在教學案上以填空或問答題的形式出現,答案明顯是讓學生自學,需要理解的先找學生分析,教師再進行評價。能力目標——體現在教學案的材料分析題和課本的探究活動中,更主要的是教師借助大量實際感性材料,總結、歸納、推導出一般性結論。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教師注重啟發式教學、學生注重自主探究學習,從中提高自己的認識,培養正確的價值觀。
2.激活學生創新思維
學源于思,在教學中我們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學生,這樣會挫傷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扼殺他們的學習興趣,束縛他們的思維。因此,教師要善于調動學生積極思維,要善于設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主動解決問題。在激活思維這一環中,設計出科學、富有思維挑戰性的問題是關鍵,這就要求教師的備課要扎實,課堂調控能力要強。如在引導學生理解了“替代品和互補品”的概念之后,我向學生提問:“誰能舉出我們生活中的例子?”突然有個學生站起來說:“開心農場和QQ農場就是替代品,而農場和牧場則是互補品。”說完還有點不好意思。我表揚了他,這就是當代年輕人的風格,敢為別人先,社會就需要這樣的創新者。這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思維。
3.設計情境,組織探究
針對討論、探究中遇到的焦點問題、重難點問題及易惑、易錯問題,教師要有所掌握。對一部分學生的疑點、難點問題,采用學生互動的方式,由教師提供科學的思路、方法,引導學生探究答案。對綜合性強、易惑、易錯的問題采用教師精講的方式,運用深入淺出的方法,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把深刻的道理通俗化。如在學習價格對生產的影響時,以大企業為例,引導學生將自己定位為企業老總,思考中國企業應采取怎樣的措施走振興之路?學生的合作交流探討非常熱烈,從他們的投入中我看到了中國企業燦爛的明天。
當然,討論、探究與合作并不是適合每節課、每項教學內容,在組織課堂活動時,應考慮到:活動是否必要(值得探究)、是否探究(有內涵)、是否有效(探究有結果)。
我們的新課程道路才剛剛起步,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不管遇到什么困難,教師都會努力踐行新課程,在不斷的反思、總結中促進自己的成長。高中政治教育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國家未來的發展方向和發展前景,因此,提高政治課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改革高中政治課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結合高中生的思想實際,采取高中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模式,增加政治課堂的吸引力,是增強高中政治課實效性和體現新課程的必經之路。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