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沒有思想的教學肯定是教書乏招、創新乏力、育人乏術、生活乏味,因而老師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實力,最先進的教學思想和理念是從老師內心生長出來的,其長勢取決于土壤的肥沃程度,即老師的文化底蘊、學識修養、性情修養,本文將就如何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這一問題進行思考與探究。
【關鍵詞】素質教育 高效教學 英語教學 合理分配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1-0133-01
一 課堂高效教學
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課堂教學特色,但筆者覺得至少應堅持三個原則:時間的合理分配、教學與自學相得益彰、書內與書外的主次關系。
就時間分配而言,每一個老師都應該仔細思考。如果時間分配不合理會使學生無法抓住重點,上課容易走神;如果老師不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從而造成拖課的現象,而學生在此時間段內又無法全身心投入,最終形成惡性循環,使教學質量下降。而時間分配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則:最重要的安排在上課5分鐘之后至下課5分鐘之前,不是很重要的安排在其余的時間,或穿插在重要的內容中間。針對這一問題,老師們可以通過提問題的形式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防止學生上課走神。但提問題時不能只提一些選擇性的問題,因為這樣學生的思考空間會很小,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不僅要注重課堂教學的過程,更要注重從過程中總結出結論,從而使整個課堂松弛有度,氣氛活躍。雖然45分鐘的課堂時間很短,但教師不能過于吝嗇,要留有一定的時間給學生自主學習。同時為了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效率,教師也要做合理的安排和正確的指導。這樣做不僅僅是為了活躍課堂氣氛,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是為了讓學生在自修和家中學習時更加靈活,使能力強的學生更加優秀,中等和稍微落后的學生可以自補,從而達到不斷進步的目的。最后就是關于課內知識與課外知識的主次問題,只教授課內知識,學生可能無法輕松應對考試。但也不能本末倒置,做學問首先就要扎扎實實地打好基礎,若基礎未打好,談何提高,只有高效把握好課堂的45分鐘,才能使緊張的高中學習變得輕松有效。
二 科學安排自主學習時間
自主學習時間原本可由學生自己安排,就筆者所在的學校而言,自修分成三部分——早讀、午自修、晚自習。但這三個部分各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論。先談談早讀,針對外語這類科目,監督早讀的背誦也要指導學生積極思考。晚自習和午自修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其目的都是復習鞏固和預習。對于復習,一般先是課堂知識的鞏固,然后才是課后練習,練習一定要有時間的限制,以硬性提高學生的解題速度和正確率。同時也不要把自修的時間安排得死死的,要有彈性,讓學生有時間復習思考,但最好到班指導,解答學生的疑難,提倡學生多問,但不急于問,先問自己,后問別人。千萬不能讓學生養成依賴的心理。有很多教師不知道如何處理學生預習的時間,常常有三種情況:一種是根本不給學生預習的時間,不管是課堂上還是自修課都安排得死死的,學生沒有一點自主權;另一種是毫無要求的讓學生自由預習;還有一種是既給學生預習的時間又給學生安排好預習的范圍,這是最合理的安排,可是做到還存在一定困難,畢竟高中的學習量大而時間充裕,因而要求教師學會取舍,分清各學科的主次內容。
三 關注測試之前的指導
無論是考前的指導還是考后的指導都要充分信任和鼓勵學生,類似“你能行”“你一定會成功的”“加油”這些話不僅僅是鼓勵學生的話,更應該是老師的口頭禪。教師應該比學生更加明白學習的歷程并不都是順暢與成功的,困難與迷惑給學習的歷程布滿荊棘與溝壑。很多教師似乎很吝惜這些表揚的言語,也許是害怕學生自以為是,飄飄然。本人認為有效教學的前提就是讓學生學會自我肯定,不要成天到晚懷疑自己、打擊自己,從而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負擔。有時候創造奇跡的只是一句普通的話語。一句鼓勵的話語就是給學生的一個免費而珍貴的禮物,讓學生們振作;讓學生們在成功時不驕傲,而是想著要不斷超越;讓學生在失敗時不氣餒,而是想著如何總結失敗的經驗,反敗為勝。正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只有喜歡鼓勵學生的老師才是最受歡迎的,而老師的鼓勵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逐步進步,所以學生要相信自己能學好,教師更應該相信自己的學生可以成功的。這也是個心理戰,只有在老師的科學帶領下才能取得勝利,從而形成良性循環。在有效教學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形成無數個良性循環。在這樣的循環中才能形成良好的風氣,贏得勝利。
古人云:“教無趣,必不樂教;學無趣,必不樂學。”課程教學的有效性依賴于老師先進的教學思想和理念,依賴于老師對課程的理解,依賴于老師教學素養和智慧的提升。沒有思想的教學肯定是教書乏招、創新乏力、育人乏術、生活乏味。老師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實力,最先進的教學思想和理念是從老師內心生長出來的,其長勢取決于土壤的肥沃程度,即老師的文化底蘊、學識修養、性情修養。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