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興趣是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的內在動力,是創新教育的關鍵要素。在物理教學中,首先應激發學生的認知沖突,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本文從幾方面,論述在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
【關鍵詞】物理教學 教學方法 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1-0152-01
在高中物理學教學中,激發學生的認知沖突、求知欲,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在學生的認知活動中,求知欲往往來源于好奇、疑問和興趣;教學中要增強學生學習的針對性,提高學生學習的內在積極性和主動性,才能更好地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 善用生活事例
高中物理是一門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科,物理中的許多概念、規律都來源于生活實際。在現實生活中,學生已接觸到許多與科學相關的生活事件,形成了物理學習的前概念和相應的認知結構。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現實生活發生的事件,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及學習興趣。
如在教學“多普勒效應”一節中,可用正在播音的錄音機,讓學生聽錄音機靜止時的聲音和提著錄音機在教室中走動時的聲音。提出問題:聲波的頻率為什么變化(波源在運動),波源與觀察者靠近和遠離時,聲波的頻率是否相同?這樣的生活事例,學生都有經驗,能通過思考加大學生的判斷力。
通過這樣的生活事例,學生可以了解多普勒效應是如何產生的以及生活中的哪些現象是多普勒效應產生的。通過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引導學生去探究、思考。
二 結合實驗
實驗是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驗具有直觀、生動、形象的特點,實驗可做到形聲俱現,刺激學生的視覺和聽覺,引起學生的注意。新穎、奇特、驚險的實驗及其過程,更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情緒,引發學生的好奇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挖掘素材,捕捉學生的心跡,精心設計,創設新、奇、險的氣氛,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如在教學“靜電屏蔽”一節時,在絕緣臺的金屬盤上罩上一只金屬網,網中放一只小老鼠,告訴學生當靜電高壓起電機起電時,將與金屬網接觸,給學生造成一個懸念:通電時,老鼠會怎么樣?使學生不禁為老鼠的處境擔憂,制造一種驚險氣氛。當靜電高壓起電機起電時與金屬網接觸,放電小球和金屬網間出現明顯的閃電和放電響聲,驚險氣氛達到高潮。學生關注小老鼠將出現的狀況,是否被擊倒?然而網內小老鼠卻安然無恙,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小老鼠為什么會安然無恙?是什么救了它?這樣可很快使學生了解什么是靜電屏蔽,及它所起的作用。
三 設置知識陷阱
知識陷阱是激發學生認知沖突的一種途徑,教師在教學中有意識的設置各種陷阱,使學生產生渴望解決問題而又覺得僅用已有知識無法解決問題的心理矛盾,使學生產生學習新知識的強烈要求,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 利用事物的正反兩面
事物都有正反兩面,利用事物的正反兩面的對比,或通過實驗展示的現象與學生學習的前概念或常識的矛盾,引發學生強烈的認識沖突,使學生腦中產生各種各樣的疑惑,引發學生積極思考、討論,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學“波的衍射和波的干涉”一節中,其問題有:(1)什么是波的衍射現象?(2)發生明顯衍射現象的條件是什么?(3)波的疊加有哪些特點?(4)什么是波的干涉及干涉圖樣?如何對其分析?(5)產生穩定干涉現象、形成干涉圖樣的條件是什么?
循著“基本問題→單元(章節)問題→內容問題”的順序展開問題的提出,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漸高漲,所涉及的知識范圍逐漸縮小,問題的針對性越來越強,目標也逐漸明確。學生通過這三個階段問題的探討和解答,基本上做到了“現象→問題→結論”這一過程,使學生得到的不僅是“結論”,還獲得了得出這個結論的思想,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實踐中主動完成認知建構,才能真正獲得知識與能力。
五 運用多媒體手段
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電腦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多媒體課件集文字、圖形、音頻和視頻等多種信息于一體,可使教學內容更加形象、生動。它能將教師用語言和教具演示難以解決的教學問題進行形象化處理,營造出一個色彩繽紛、圖文并茂、動靜結合的教學情境,更具吸引力。利用電腦可模擬用實驗無法做到的現象以及語言無法表達的抽象行為。通過多媒體,可把微觀轉化為宏觀,把抽象轉化為直觀,變不可見為可見。利用多媒體加深學生對未知領域、抽象領域的理解。有利于培養學生觀察、思考、遷移、解決問題、相互協作和創新等綜合能力的提出。
通過多媒體模擬出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看不到的現象,使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實踐證明,高中物理學教學活動中,只有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才能充分激發學生的認知沖突、求知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同時要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從而較好地完成物理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黃汶.“情境——問題——活動”教學模式的要義、要領及案例[J].中學物理教與學,2005(3)
[2]朱鐵成.物理教學發現問題情境的創設[J].課程·教材·教法,2005(9)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