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腐敗問題已關系到黨和政府在群眾中的威信和形象,關系到黨的執政地位是否穩固。若任由腐敗問題滋生蔓延,必有亡黨亡國之危險。對此,以習近平總書記為首的新一屆黨中央高度重視,重拳出擊。本文從思考治理腐敗的關鍵環節出發,提出了從根治理、從嚴治理、從上治理、從早治理、從長治理以及系統治理的六大關鍵環節,以期對懲治腐敗有所貢獻。
【關鍵詞】懲治 腐敗 關鍵環節
【中圖分類號】D26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1-0192-02
當前舉國上下提起腐敗,可謂人人切齒,深惡痛絕。各種媒體不斷爆料出來的形形色色貪腐行徑令人發指,嚴重敗壞黨和政府的聲譽和形象,影響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信譽和威信。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的講話中說到“腐敗是社會的毒瘤,如果我們任憑腐敗問題愈演愈烈,最終必然亡黨亡國。我們黨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提到關系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高度來認識,是深刻總結了古今中外的歷史教訓的。”由此可見,新一屆黨中央對治理腐敗已是高度重視,要重拳出擊懲治腐敗。空談誤事,實干見效。十八大之后全國已有多位高官落馬并被繩之以法的事實足以說明新一屆黨中央的確是在痛下決心,真抓實干。對此人民群眾無不拍手稱快。綜觀腐敗問題發生的各種情形,筆者認為懲治腐敗抓住關鍵環節很重要,只有抓住關鍵環節進行治理,才能做到對癥下藥,藥到病除。以下六大關鍵環節不可忽視。
一 從根治理——健全制度,依法懲腐
這里的“法制”,不僅包括構成整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各個法律部門在內的靜態意義上的法律制度,而且指立法、執法、司法、法制監督、法制教育等整個活動過程,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16字方針。胡錦濤任總書記在任期間就多次提到反腐倡廉要靠“制度”。如“要以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各項制度為重點”,“以提高制度執行力為抓手”,“逐步建成內容科學、程序嚴密、配套完備、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體系”。近來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中強調指出:“要把制度建設擺在突出的位置,充分發揮中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優越性。我們要堅持以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推動制度創新,堅持和完善現有制度,從實際出發,即使制定一些新的制度,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為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提供更加有效的制度保障。”因此必須堅持把制度建設作為懲防腐敗體系建設的重中之重來抓,突出重點,整體推進,真正做到用制度管權、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為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政治保證。多年的實踐表明,黨的制度建設這一根本性建設,關系到黨的執政能力的提高和執政地位的鞏固,深刻影響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也是黨的先進性和廉潔性得以充分體現的重要保證。因而,面對日益加大的反腐強度和日益嚴峻的反腐形勢,制度建設既是反腐倡廉建設的一項根本性建設,也是反腐倡廉建設的一項保障性建設,必須貫穿始終,互為促進,共同提高。
二 從嚴治理——執法必嚴,重在執行
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反腐倡廉體系要以預防為主,嚴懲當先。有錯必改,違紀必查,違法必究,真查、真懲、真治,嚴懲不怠。中央有態度、有決心,已成為當今反腐倡廉的重要保證。既然有個別人在搞特殊,既然有個別人無視黨紀國法,那只有一查到底,一嚴到底,讓無視法紀者下馬,讓不珍惜手中權力者自悔,讓以身試法者付出沉重代價,一時之歡、一時之悅換來的是身敗名裂。毛澤東主席生前,高度重視反腐倡廉,并不刻意防治腐敗,但卻收到了“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效果。條規簡約,卻令行禁止;殺人不多,卻警鐘長鳴。
黨和國家有關部門完全可以考慮制定出治貪的法律條文,根據貪污多少,制定出如書面檢查、警告、記過、開除、拘禁、判刑、槍斃等處罰細則,再貪的官沒有不怕丟烏紗帽的,沒有不要性命的,所以貪官的出現一是自身素養低,更重要的是黨和國家的干部政策有漏洞,管理治理有缺失,完善干部管理體制,從嚴治黨治國,一定會卓有成效,減少和杜絕干部違法亂紀案件的發生與蔓延。純潔黨的干部隊伍,使黨的干部在深化改革和黨的各項工作中起到模范帶頭作用,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三 從上治理——重點監控,源頭防治
俗話說:“上梁不正下梁歪。”必須注重從源頭上防治腐敗,重點是要加強對一把手的監督。所謂“一把手”,是指領導班子中居于首位的負責人。習總書記在十八屆中紀委二次會議上強調指出:“從長期實踐看,反腐倡廉建設,必須從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干部抓起。主要領導干部也就是‘一把手’,把該負的責任負起來了,把自身管好了,很多事情就好辦多了。”
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中,防止腐敗的關鍵是監督,失于監督的權利必然滋生腐敗。然而,對各級“一把手”的監督仍是一個薄弱環節。有些地方和部門的“一把手”長期處在監督的“結合部”,出現“監督空檔”。據統計,目前在領導干部違法犯罪案件中,黨政“一把手”的案件約占總數的1/3。一些全國頗具影響的腐敗大案,不少是“一把手”所為。“一把手”位高權重,遇到的誘惑和考驗也多。如果“一把手”腐敗變質,會給黨和人民造成更嚴重的危害,甚至可能影響到一個地區、一個部門的風氣。在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體制的轉化過程中,在擴大對外開放和面對經濟全球化的情況下,如何加強對“一把手”的監督,使他們正確使用權力,已成為一項十分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加強對“一把手”的監督:(1)要建立健全選人、用人機制,強化對“一把手”教育管理。(2)要建立健全權力制約機制,增強權力運行的透明度。(3)整合監督資源,拓展對“一把手”的監督。要形成以紀檢監察機關為主體的黨內監督和行政監督。(4)從嚴治黨,建立“一把手”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方針,從嚴管好各級領導干部尤其是各級黨政“一把手”。
四 從早治理——防微杜漸,標本兼治
治理腐敗不僅要治本也要治標,不能任其毒瘤滋生發展。習總書記提出,蒼蠅老虎都要打,防微杜漸,以防病入膏肓。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倡廉工作是黨的一項重要工作,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擺上重要議事日程,不斷抓緊、抓好。但在個別地方的個別領導那里,還做得不夠,甚至個別領導以影響經濟發展等種種理由將反腐工作束之高閣,有的是“說起來”重要,“抓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以至于影響了經濟建設的發展和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影響了和諧社會的建設。總是到了問題嚴重時,才幡然悔悟,想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不得不抓。當然,亡羊補牢,猶未為晚。抓總比不抓強。但是,為什么不早抓呢?為什么非要等腐敗問題造成了一定的惡果后,才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才想起反腐敗,才“不得”不抓呢?這五年,黨中央明確提出了大力加強廉政文化建設的要求,并將其納入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重要內容,目的就是加大預防腐敗的力度,推動廉政教育的整體、全面發展。通過廉政文化建設,加大正面宣傳引導力度,消除陳舊觀念,突破陳規陋習,用健康向上的、先進的廉政文化占領思想“陣地”,占領社會“市場”,從而形成一種“強勢”,既可以進一步筑牢黨員干部的思想道德防線,提高拒腐防變的能力,又可以為他們克服不良風氣、抵制各種各樣的誘惑腐蝕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從這個角度說,成功地開展反腐敗斗爭,必須既要對黨政干部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權力觀教育、黨紀國法教育,又要在整個社會開展廉政文化建設活動。
五 從長治理——警鐘長鳴,常抓不懈
現階段仍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多方面的原因導致腐敗問題依然存在,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反腐敗斗爭的長期性、艱巨性、復雜性。實踐證明,哪里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抓得好,哪里的社會環境就穩定,老百姓就能安居樂業,改革發展就能落到實處,就能使黨贏得最廣泛、最可靠的群眾基礎和力量源泉,贏得人民群眾最廣泛的支持和擁護。只有抓好反腐倡廉工作,才能有力促進黨的建設、和諧社會建設。反之,一旦放松了反腐敗工作,腐敗問題就會逐漸猖獗,進而影響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所以,必須充分認清反腐敗工作在建設和諧社會中的重要作用,確實把它擺在重要的位置,作為一項必須抓好的重要工作,立足于“早抓主動抓、長抓抓到位”,并在整個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都始終堅持“兩手抓”不動搖,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順利發展,才能把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好。為此我黨必須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反腐倡廉體系。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反腐倡廉體系是一項龐大系統工程,必須總體規劃,突出重點,整體推進,既立足解決眼前反腐敗工作面臨的實際問題,又要從長計議,有利于反腐敗懲防體系的長遠建設和發展。黨風廉政制度建設和反腐倡廉制度建設又是一項艱巨復雜的任務,必須解放思想,立足創新,著眼改革,積極探索制度反腐的有效途徑,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六 系統治腐——國際合作,綜合治理
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加速推進,中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步伐加快,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快速融入世界經濟的情況下,反腐敗也難以做到獨善其身。為此要正確處理國內反腐敗與國際合作反腐敗的關系,進一步加強反腐敗國際合作與交流。毫無疑問,反腐敗的主戰場在國內。但是,中國分別與聯合國、世界銀行、亞太經合組織、透明國際、亞洲監察專員協會等國際組織開展了多方位的交流與合作,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另外,舉行APEC框架內的反腐敗交流和中美執法合作會議,每年參加或承辦重要國際反腐敗和廉政會議,對于發展和擴大反腐敗國際交流與合作起到了積極的影響。系統治腐,整體推進,就是要正確處理實踐與理論的關系,積極推進反腐倡廉理論建設。加強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保障干部群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注重發揮媒體作用,積極宣傳制度執行的好典型、好經驗,公開向社會曝光違反制度的行為和現象。一是要建立健全反腐倡廉制度問責機制,進一步加大責任追究力度。對在執行制度方面出現重大失誤,以權謀私、不按制度程序辦事的,除了查處糾正外,對負有責任的領導和具體責任人員要進行嚴格的責任追究,對造成嚴重后果的要嚴肅查處,保證制度規定不折不扣地落實到位。二是充分發揮輿論的作用。通過開通監督電話、公布電子信箱、實行公開承諾等措施,架起對領導干部的輿論監督橋梁。三是充分發揮群眾的作用。聘請社會各界人士擔任監督員,增強對領導干部在生活和社交中的監督力度,為領導干部營造一種干事創業、風清氣正的良好社會氛圍。
綜上所述,懲治腐敗只有通過綜合治理,多管齊下,把握從根治理、從嚴治理、從上治理、從早治理、從長治理以及系統治理的六大關鍵環節,腐敗之風才能有望遏制,政府形象才能正面樹立。我們的社會也才能達到習總書記要求的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真正營造出風清氣正、和諧社會主義建設的良好氛圍。
〔責任編輯:李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