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近年來已進入環境污染事故高發期,從康菲集團的渤海灣漏油污染事件到云南省鉻渣傾倒事故再引環境污染大波瀾,由此引發的損害賠償和被污染環境的修復一度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污染事件發生后,通常采取的企業被罰、百姓受害、政府買單的處理機制引發了許多矛盾和問題,為了構建多元化的環境污染損害賠償機制,2012年2月21日,環境保護部和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聯合發布了《關于開展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將2006年發布的《關于開展環境污染責任保險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內容改為“強制責任保險”,要求各地在涉重金屬企業和石油化工等高環境風險行業推進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試點,首次正式提出實施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體現出我國政府對環境污染問題的重視以及我國解決環境問題的迫切性。筆者就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推行的難點及相關建議作初步探析。
一、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發揮積極作用
自2006年《意見》出臺以來,全國先后有廣東、浙江、重慶、云南等12個省市開展了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試點工作,并在損害賠償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據《保險報》披露,在2008年12月,環保部向媒體發布了全國首例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案例,當年9月,農藥生產企業株洲昊華公司發生氯化氫氣體泄漏事件,污染了附近村民的菜田,該企業賠償部分村民后,又有120戶村民要求賠償。之后,該企業聯系了承保該險種的平安財產保險公司,經核查屬實后,該公司及時將1.1萬元賠款支付到位。2013年3月,鄞州一家電鍍加工廠內的廢水處理池地基沉降,導致池底出現裂縫,部分污水滲漏排入附近水域內一網箱水產養殖基地,進而出現魚苗大面積死亡現象。接到報案后,人保財險鄞州支公司立即派專家趕赴現場了解情況。經查證,確系企業意外造成此次環境污染損害。在結合當地環保主管部門事故鑒定的基礎上,保險公司很快與企業達成賠償協議,并向該企業兌現了環境污染損害賠款5000元。由此可見,投保環境污染責任保險,保險公司將是污染事故的有力處理者。投保了環境污染責任保險,若環境污染事故發生,保險公司會進行勘察,勘察屬實后,再進行理賠,這樣有助于投保方解決環境污染事故,緩解社會矛盾,減輕政府負擔。
二、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推廣工作難點及成因
(一)企業投保意識不強
據資料顯示,平安產險作為較早推出環境污染責任保險之一的保險公司,2008年4月,平安產險向保監會備案并正式推出了自行開發的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產品。當年9月開始接到保單,當月就簽下了3筆保單。但截至目前,根據平安產險統計的綜合投保率來看,全國投保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企業數量占排污企業的比率一直偏低。另外,深圳作為全國環境污染責任保險首批試點城市之一,從2008年開始推行環境污染責任保險;2009年,全市僅有8家企業與人保財險、平安產險等保險公司簽單;2010年,此8家企業中7家續保。企業投保率偏低已成現實難題,究其原因,首先是企業經營者對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漠視態度。在缺乏法律和行政強制的情況下,企業投保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主動性和自覺性還不夠;其次,企業規避責任風險意識不強,污染事件發生后,一方面要接受環保部門的經濟處罰,另一方面與受害方的損害賠償、矛盾糾紛有政府兜底協調,致使其抱有僥幸心態;其三,環境污染責任保險費率偏高,企業難以承受。
(二)保險公司承保意愿不高
環境污染責任保險費作為一項新險種,具有風險識別和量化難度大的特點,其推行存在“三難一缺乏”:一是保險費率確定難,需要大量的環境污染侵權事實作為基礎,來確定每個企業污染風險的等級;二是環境污染損失的評估和責任認定難,同時,環境污染責任制度不健全,污染損害賠償的標準不明確,保險定損和理賠機制不清楚,這些不健全和不確定的因素加劇了環境保險市場的不穩定性;三是缺乏政府相關政策的支持。其實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和車險、財產險等等大同小異,但主要是它的風險特殊性決定了其推行的難度。環境污染的風險大,往往超過了保險公司應對風險的能力,這把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推向了兩難的境地。一方面,保險公司考慮到承擔的風險大,而不得不提高投保費率,這就造成了投保人的投保壓力;另一方面,保險公司考慮到環境污染的風險特殊性,而對此選擇避而不談,對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承保積極性不高。
三、加強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推行工作相關建議
在實施新型工業化發展進程中,工業三廢排放、礦產資源開采對地質和水資源的損害等所形成的環境污染在所難免,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作為一項環境損害賠償的處理機制,對增強企業環保責任意識,緩解政府處理受害百姓與污染企業的矛盾糾紛具有積極作用。結合環境責任保險發展中面臨投保企業積極性不高、賠償標準尚未完善等諸多問題。筆者認為,要想使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能夠順利推行,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第一,盡快完善環境侵權責任相關法律法規,為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的實施提供法律依據。我國關于環境方面的法律法規,如《環境保護法》、《環境保護標準管理辦法》、云南頒發過《云南省環境污染損害賠償糾紛處理辦法》還僅僅停留在環境污染防治、資源保護、責任處罰層面,涉及環境污染責任賠償方面的法律少之又少,更沒有關于建立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制度的專項法律法規。對此,我國應借鑒國外環境立法經驗,結合我國實際國情,盡早制定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相關法律,明確環境侵權的法律責任,為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制度的運行提供良好的法律環境。
第二,清晰定位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積極引導理念上的環保。當前,企業對于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的理解還停留在損失補償上,即企業發生環境污染事件由保險公司來買單,這樣就大大扭曲了其設立的目的。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在履行對企業的補償責任外,更強調的是激勵企業履行安全生產、保護環境方面的職責。在這方面,國家可以對企業進行積極的政策宣導,在對此險種宣傳和推廣的過程中,扶正企業對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的錯誤定位。同時,保險公司可以發揮自身在風險管理方面的專長,幫助企業做好日常的環境安全管理工作,不定期對企業進行環境安全培訓,組織專業人員進行環境污染風險排查工作,督促企業及時整改,最大限度降低企業的環境污染風險。環保部門也應在政策規定、宣傳導向上積極配合保險公司。總之,環保部門和保險公司應聯合起來,引導企業不僅在實踐中環保,更在理念上環保。
第三,各方攜手共同解決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技術上的難題。由于環境污染事件的發生具有突發性、累積性、滯后性、轉化性等特征,環境污染責任的風險識別和量化難度大,加之保險公司首次“試水”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缺乏相關的經驗,這一險種在推行之初有諸多難題需要解決。對此,國家應加快制定明確的環境污染損失認定和評估標準,加強環境污染損害鑒定評估試點建設,設立專業的第三方責任鑒定機構,為環境污染責任和損失確定提供統一的標準。保險公司應在條款和費率制定上加大馬力,充分權衡各方利益關系,建立合理的定價機制。可以根據不同行業、不同污染類別設立不同的條款合同和費率標準,保證定價的公平合理。同時,環保部門和保險公司還應積極探索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的經營模式,如對環境污染可能造成損失特別巨大的項目推介再保險公司介入,為原投保保險公司提供巨額賠款保障。
第四,制定合理的激勵機制。這包含兩個層次:一是國家為經營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的保險公司提供稅收優惠,由于這一險種在推行之初有許多未解決的問題,保險公司在經營過程中面臨較大的風險。國家應通過稅收方面的優惠政策鼓勵保險公司經營環境污染限制責任險項目,擴大市場主體。二是保險公司通過費率優惠、安全培訓等手段鼓勵企業主動投保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由于企業認識不夠,投保積極性不高,即使強制投保,也未能從本質上認識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保險公司通過費率優惠,如前一年未發生污染事件的企業,在第二年續保時可以享受一定比例的優惠,以及定期為企業提供安全培訓、風險排查等,一方面,可以提高企業的生產安全性;另一方面,也能夠強化企業對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的本質認識,推動企業達成環境保護共識。
環境污染責任保險雖不能確保環境不受污染,也不能全力抵制風險,但它的推行將有助于運用保險機制改變企業或個人“先污染后治理”的發展模式,形成“保險后再完善”的綠色發展道路。結合華坪縣情況,雖然目前沒有一家保險公司開辦污染責任保險,但隨著該險種試點推行且條件成熟后將逐步擴大覆蓋范圍,向更寬泛的高污染行業、企業延伸,煤炭、石灰石兩大礦產資源的深度開采加工對生態及水資源環境污染將逐步顯現(并納入環境污染責任保險范疇),由此發生的損害賠償和矛盾糾紛在所難免,屆時推行開辦該險種既能緩解政府、企業的壓力,也拓寬了保險行業保費收入來源。作為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未來市場發展的前景不可估量,這一保險在促進我們更加注重環保、創建和諧文明環境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國家和政府的負擔。
人民銀行華坪縣支行課題組負責人:馮迎華
成員:王和平(執筆) 陳紅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