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石集團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蘇世民(Stephen Schwarzman)4月21日宣布,向清華大學捐贈1億美元,并計劃在未來共籌集3億美元作為“清華大學蘇世民學者項目”永久運行基金。該項目將成為中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外資資助的慈善項目。分析人士認為,向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等中國領導人的母校捐款已經成為外國投資者贏得中國當局好感、在政府控制的媒體上獲得正面宣傳的一個常用途徑。同時,清華大學顧問委員會的一個席位可以給西方高管提供一個與中國精英接觸的機會。向該項目捐款的還有一些公司,這些公司的在華業務對其在全球的成功至關重要,其中包括英國石油公司、卡特彼勒和通用電氣。

4月23日,7-11便利店的泰國控股公司正大集團(CP Group)表示,將出價66億美元收購折扣連鎖超市萬客隆(Siam Makro)。正大集團由泰國首富謝國民(Dhanin Chearavanont)所有,這是謝國民掌舵正大幾個月以來的第二次重磅收購交易。今年2月,謝國民旗下的卜蜂集團就以94億美元的價格從匯豐銀行手中購買了中國平安保險公司15.6%股權。
4月23日,美聯社的推特賬戶發布一則突發新聞:“白宮發生兩起爆炸,奧巴馬受傷。”該消息立即在美國資本市場引起恐慌,紐約股市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隨之大跌約150點,標準普爾500種股票指數和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也出現較大跌幅;紐約油價也跟隨下跌;與此同時,投資者涌向風險較低的國債市場,致使美國國債價格上揚。不過,美聯社很快撤掉了這條消息,并表示其推特賬戶遭受黑客攻擊,關于白宮遇襲的消息是假新聞。消息澄清后,美股立即恢復到假消息發布前的水平,原油價格也回升到原來的水平。

蘋果報告了十年以來的第一次季度凈利潤下跌。2013年第一季度,蘋果實現利潤9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了17%。盡管iPad和iPhone的銷售表現依然可圈可點,但激烈的市場競爭嚴重壓縮了蘋果的利潤空間,其最大競爭對手三星給蘋果帶來最大的壓力。此外,蘋果公司董事會已批準公司增加對股東的資本返還規模,并計劃在2015財年末,向股東返還總計1000億美元現金。
4月19日,黑石宣布放棄競購戴爾,這距離其在邁克·戴爾和銀湖資本的競購格局中半路殺出尚不足半個月。據稱,黑石放棄競購戴爾,原因或出于對戴爾財務狀況以及全球PC銷售前景惡化的擔憂。

4月23日,曼哈頓的美國聯邦檢察官普里特·巴拉拉向諾華制藥(Novartis)提起民事欺詐訴訟。檢察官稱,諾華制藥自2005年以來,至少引誘20位藥劑師讓數千名腎移植患者棄用競爭對手的藥品,換用該公司的免疫抑制劑麥考酚酸片(Myfortic),以返還和折扣的形式獲得回扣。諾華公司為了隱瞞這項計劃,還刪除了與藥劑師達成的返還和折扣合同。
4月29日,歐元區最大銀行西班牙桑坦德銀行(Santander)的CEO阿爾弗雷多·薩恩斯(Alfredo Saenz)宣布辭職,并獲得8800萬歐元的離職金。此前,因他被證有罪,圍繞其是否不得繼續從事銀行業工作進行的法律爭斗耗時良久。兩年前西班牙最高法院就薩恩斯1994年擔任該國信貸銀行董事長時期的行為作出一項重要裁決,由于認定薩恩斯在這一時期犯有詐騙罪,最高法院決定剝奪薩恩斯為期一年的銀行業從業資格。
出口疲軟導致臺灣地區2013年第一季度經濟增長僅為1.5%,遠低于預期。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中國大陸的制造業增長緩慢,需求不足。

澳大利亞央行副行長菲利普·羅伊4月24日在上海對商界人士表示,澳大利亞央行目前打算將大約5%的澳大利亞外匯資產投資于中國國債,這意味著人民幣有可能成為澳大利亞的主要儲備貨幣之一。中國人民銀行已批準初步投資額度,目前雙方正在就必要的投資協議進行協商。4月早些時候,中澳兩國政府剛剛簽署人民幣與澳元直接兌換協議。協議規定,自4月10日起,人民幣與澳元直接兌換機制正式啟動,澳元成為繼美元、日元后第三個可以直接與人民幣兌換的貨幣。兩國貨幣直接兌換可節省交易成本,促進雙邊貿易增長,同時可以降低美元波動帶來的風險。

4月19日,美國聯邦航空局(FAA)正式解除了對波音787飛機的禁飛令,允許波音787飛機重新投入使用。4月27日,埃塞俄比亞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87飛機復飛。這是波音787自今年1月因電池事故停飛以來的首次商業運營,標志著該機型正式重新投入運營。此外,卡塔爾航空、日本全日空航空和日本航空也宣布,將于近期恢復波音787的商業航班。
聯合利華將斥資54億美元增加在其印度子公司中的持股比例至75%,這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針對印度消費品行業的投資。聯合利華在印度的歷史可以追溯至19世紀晚期,當時,利華兄弟公司(Lever Brothers)就已經在印度銷售其貨物。聯合利華在如今的印度之所以取得了成功,是因為乘著印度中產階級壯大、購買力上升的東風;如今,為了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聯合利華開始著力推廣針對農村地區貧困人口的廉價日用品。

審計媒體聯盟(Alliance for Audited
Media,原發行審計局)5月1日發布的報告,使得“數字訂閱”再次成為美國報業的熱點話題。報告顯示,盡管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的六個月間,數字出版物的發行量較一年前同期下降了0.7%,但如今它已占美國報業訂閱量的20%,在嚴肅類報紙中,這個比例更高。對數字發行的推廣,使得《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和《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的總發行量分別增加了12%和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