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創新中國總決賽在杭州結束,這已經是杭州連續第三屆作為總決賽的承辦城市。通過創新中國這個平臺,當地最具特色和創新的項目被創投圈所發掘,這已經成為各大投資人每年必赴的一場“約會”。
這跟杭州活躍的創業生態圈密不可分。眾所周知,這里是國內電商鼻祖阿里巴巴的大本營,阿里巴巴的存在就像核輻射一樣,影響了整座城市的創業環境,包括就業市場。據說,杭州當地每300人中就有一人在阿里巴巴就業。而從阿里巴巴溢出來的創業型人才自然而然地圍攏在它周圍,甚至干脆蟄伏在阿里附近尋找創業機會。
李治國幾乎是最早走出阿里的創業者,而且已經幾進幾出。作為阿里巴巴第46號員工,他于2004年離職創辦了本地生活搜索網站口碑網,在2006年被阿里控股后回到阿里,2010年再次離開,后來成了一名天使投資人。他投資的蘑菇街創始人陳琪,是前淘寶員工;另外一個投資項目快的打車被阿里戰略投資。
后來,李治國與原支付寶2號員工蔣海炳一起,在杭州西溪濕地旁租下一棟樓,創建了“福地創業園”,希望在這里形成一個杭州互聯網企業的小型據點。2011年離開支付寶的白鴉很快帶著“逛”的團隊進駐,挑走了頂層的最佳辦公位置,挖財、米胖、網上廚房等公司也悉數入內。值得一提的是,白鴉等人還創辦了貝塔咖啡,這是國內第一家互聯網主題咖啡館。
像滾雪球一樣,加入這個圈子的人越來越多。李治國、天使灣CEO龐小偉與浙商創投合伙人李先文曾成立過一個非正式組織杭州天使幫,他們把杭州當地的天使投資人陳瑞貴拉進來。阿貴的辦公室先后是化妝品電商NALA、返利網站米折網的辦公室,后來他也投資了這兩個項目。米折網創始人張良倫也是前阿里員工,他從華中科技大學畢業直奔阿里,就在進入升職快車道時,他選擇出來創業,理由是擔心太過安逸的生活磨平意志。去年5月,米折網獲得了IDG資本1000萬人民幣的A輪融資。
這些創業項目或多或少都跟電商有關。陳琪說,“這個市場,阿里都為我們培育好了。如果是幾年前,我們也許根本做不起來。現在電商領域可以做的事兒更多了。”這直接導致天使投資勢力崛起,更催生了一大批創業公司。
他們也有意識地營造互聯網創業氛圍,在福地創業園,你能看到物業跟杭州原來那些寫字樓味道不太一樣,李治國說,“我們要做成中國第一家最有互聯網氛圍的物業公司。”
杭州越來越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