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傳統的翻譯理論著眼于將原文看作“絕對標準”,主張譯者應竭力擺脫主觀性的控制,使譯文忠實原文,譯者的身份因此被定位為“仆人”。解構主義的翻譯觀視翻譯為譯者的操縱與擺布行為,譯者從傳統的仆人一躍成了賦予原著以“來世”的主宰。隨著翻譯理論的發展,后來又有了譯者是“創造性叛逆者”的提法。本文通過考察譯者身份在翻譯活動中的變遷歷程,認為譯者主體在翻譯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視,在譯論研究中,應該恢復譯者在文化構建中應有的、與作者平等的地位。
關鍵詞:譯者;仆人;操縱者;創造性叛逆
基金項目:本文得到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2課題科研項目一般資助,為該項目部分成果(項目編號:XJK012BZJ022)。
作者簡介:黃志冰(1978—),男,湖南寧鄉人,碩士,湖南科技職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翻譯理論與實踐,大學英語教學;
陶 思,碩士,湖南科技職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翻譯理論與實踐,大學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