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沉。
張總的豪華驕車又拐入了那條昏暗的小巷。小巷兩旁的人家,早已熄燈安眠,小巷顯得漆黑幽深。只有小巷盡頭一幢樓房三層的一個窗口,仍然一燈如炬,燈光透過洞開的窗口,向小巷播灑著光亮,特別耀眼醒目。
本已昏昏欲睡的張總看見燈光,突然來了精神,在車后座原本半躺著的他,坐直身子,摁下電動車窗,讓那燈光隨著徐徐落下的車窗玻璃,如水一般,漫進昏暗的車里。
那個寫文章的家伙還沒睡呢。張總抬頭看著明亮的窗口,自語。
跟您說,那人就是個夜貓子,總是在別人睡著的時候醒著呢。司機小胡多少了解亮燈主人的情況,一邊小心開車,一邊帶著份得意回答。
在別人睡著的時候醒著。張總咂摸著這句話,突然感到被紅酒麻醉的大腦,有了難得的清醒。他笑起來,伸手拍拍小胡的肩膀,表示著親切,問,你說,這種狀況是不是像我在酒桌上,把別人都干趴下了,自己卻還保持著清醒?
小胡爽朗地笑起來,說,對,對,就是這種感覺。張總,你這譬喻,真是太生動,太絕啦!
得到小胡贊同,張總像個孩子,一絲羞澀的笑意漾在臉上。車駛過去了,他還扭回頭,有些戀戀不舍地打量著窗口的燈光。
大半夜的,有這樣的一盞燈亮著,讓人心里踏實哩。張總想。
這一窗燈光是一個多月前才在小巷里亮起來的。有著許多應酬,每每在夜闌人靜時分才醉醺醺歸來的張總,慢慢被這徹夜不滅的燈光所吸引。開始,只是覺得新鮮,漸漸地,就有了一種寄托感,一看到這暗夜燈光,空空蕩蕩的心里,就會莫名其妙地多了一份踏實的感覺。
在公司,白天迎來送往,忙里忙外,晚上,不是陪一些要害部門的人喝酒,就是應酬重要客戶。夜總會里那些濃裝艷抹女孩嗆鼻的香水味,生意場上各色人物爾虞我詐的虛假笑容,還有,那些婆婆部門里陰晴不定的多變嘴臉,讓事業越做越大的張總心里漸漸生起一種強烈的空虛和危機感。
張總叫小胡去打聽燈光的主人。原來,是一位剛直不阿,喜歡說真話,不同流合污的中年文化人,以前當記者,喜歡在報紙上寫些抨擊時弊、倡導真善美、為弱勢群體呼吁的文章,一心想著激濁揚清,匡扶正義,結果卻因與報社的辦報方向出現沖突,憤而辭職。之后,應聘到一家學校當老師。去了,卻一個勁向學生鼓吹,要敢于向那個說出皇帝沒有穿衣服的孩子學習,做真人,說真話,從小培養起勇敢真誠的寶貴品質,戳穿一切虛假騙人的東西。在他的鼓動下,學生們開始在學校弄出許多讓校方尷尬被動的事情。校方反感和警惕的結果,是不久之后,委婉地將他打發走了。
丟了工作,他索性當起了自由撰稿人。沒有錢,就到這條偏僻的小巷租了間房,晝伏夜起,苦心寫他的文章。他犀利的筆調,深受讀者歡迎??恐恍└矣诳俏恼碌膱笊缰Ц兜奈⒈「遒M,他過著清苦的生活,卻無怨無悔。
小巷,就有了讓張總感到踏實甚至是安慰的暗夜燈光。
張總讓小胡找來一些他的文章,讀了幾篇,感覺像是大汗淋漓頭昏腦脹的夏日走進了涼風撲面的山野,又像火急火燎的時候吃了一碗透心涼的冰粉,心里既舒暢又安穩。
張總讓小胡去找他,說,如果不嫌棄,可到公司來就職,不安排什么具體事務,你只管寫你的文章,每月的薪水,按中層標準,照發。
小胡去了,帶回的答復是,謝謝張總美意了,無功受碌,于心難安。說辭像極了不久前婉拒一位大款贈送別墅的獲獎作家。張總聽了,對此人更多了份尊敬。
小巷深夜的那一窗燈光,更明亮,也更有力量了。
幾天后,張總想親自登門拜訪燈光的主人,卻被告知,那人已不知所蹤。
車過小巷,又是一片漆黑幽深。
“唉,沒有了那窗口的燈光,還真不習慣呢。”小胡說。
張總一言不發。默默無語的他,感覺那消失的燈光,其實已經悄然在心里閃亮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