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一些地方大擺喜慶酒宴的名堂越來越多,份子錢越來越重,次數越來越頻繁。如兒女結婚擺喜宴、生孩子擺喜宴、學生升學擺喜宴、參軍擺喜宴、蓋房擺喜宴、祝壽擺喜宴、喬遷擺喜宴等不一而足。這不人家湖北恩施母豬生仔也要擺喜宴了。下一步可能母雞下蛋、狗貓下仔也要擺喜宴了。這些年來,人們的生活雖然得到了改善,卻因隨不完的禮、喝不完的喜酒而讓不少人不勝其負,有的甚至借債還人情。那么,喜宴之風為何越刮越猛,越刮越濫呢?
一是借機顯擺。有些大富翁為了顯富,不顧多數人生活的拮據,借所謂的喜事廣發請柬,大擺流水宴,而接到請柬的人,不去吧,人家會見怪,去吧就得掏腰包,而且掏得少了也不好意思。一些富人的喜宴雖然花費不少,可最終也是虧不了的。
二是借機撈錢。有些人特別是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員,往往借辦喜宴之機,猛撈一把。對這樣的喜宴人們是欲辭不能,欲赴不愿。因為自己不知什么時候求著人家,即使求不著人家,在人家的治下,如果得罪了人家,不知什么時候給你個小鞋穿,只能忍痛割愛把用汗水換來的金錢去換頓酒宴。
三是借機受賄。有的官員在當前反腐風聲日緊的情況之下,不敢明目張膽地收受賄賂了,可發財之心并沒泯滅,于是他們便來個暗渡陳倉,借兒女結婚與其他喜慶之事,以向百姓“請假”、讓下屬放風、開會變相通知等方式,把自己的“喜訊”廣為傳播。知道官們辦喜宴的消息之后,試想那些被這樣的官員提拔的、想得到提拔的、想從官員手里撈工程、沾便宜、留后路的人、通過官員發了大財的人,哪個敢怠慢?而舉辦喜宴的官員,為了達到既收了錢,又不留把柄的目的,往往是不設紅賬、不擺或少擺酒宴,讓自己的家人或可靠之人,在家里坐收喜禮。而送禮之人,也領會官員的意圖,把數百元甚至成千上萬元喜禮用紅紙一包,寫上自己的大名,送上去目的也就達到了。一場喜宴下來,或者一件喜事下來,總得撈個十萬八萬的。這就是官員大操大辦婚宴而屢禁不止的原因所在。
四是借機討債。有些在別人家辦喜事的時候曾付出了不少的“人情”,花掉了自己不少的銀子,現在不讓大操大辦了,如果自己真的在喜事上不操辦了,豈不吃了大虧?為了彌補曾經造成的損失,討回借出去的“債務”,冒著被處分的危險也要辦,如此才能把自己的損失補回來。如此一來,也就形成了爭相辦喜宴的惡性循環。
五是相互攀比。有些人大辦喜宴完全是為了面子。在他們看來,人家的兒女結婚用了多少輛婚車、辦了多少桌酒席、收了多少喜錢、來了多大的官員、陪送了多少嫁妝等,無不與之攀比。這種現象多出在那些富翁、明星們身上。他們的招搖,其實也是一種廣告、一種炫耀,假此來提高自己的身價,好在以后的日子里賣個好價錢。
大辦喜宴的無度,對于窮人來說,那是雪上加霜,而對于官員與富人來說則是錦上添花。本人以為,我們的國家應該對大操大辦喜宴之風抓抓剎車,不能再讓這一腐敗風氣再存在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