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應對日益嚴峻的醫患矛盾,保護醫護人員人身安全,最近,上海華山醫院邀請寶山公安分局專職教官向醫院職工培訓面對暴力侵害時的正確自衛以及安全的現場處置方法。培訓講座吸引了大批醫護人員參加。據說,搞習武培訓的醫院還不止華山醫院一家。
新聞出來之后,網絡上拍磚的不少,說這種“以暴制暴”的模式不利于緩和目前緊張的醫患關系,反而等于是火上澆油。我倒認為,目前社會“脾氣”本身就火爆,學兩手防身之術確實很有必要。不防施暴,防病健身也是不錯的呀,是吧?不過,后來我想想,現在醫療資源緊張,看病本身就很難,更何況,已經有不少醫生表示下一代再也不讓他們學醫了,如此看來,今后百姓看病就會更難,醫生也會更忙。醫生已經這么忙了,還要再去學防身術,這勢必分散醫生的體力和精力,使醫生更沒心思看病,從而有可能加劇醫患矛盾的發生,這就不大好了。
要我看,與其讓醫生習武增加醫生負擔,還不如讓咱百姓學醫來得有效果。假如百姓都學懂了醫術,一方面能給醫生減輕問診壓力,使醫生不至于因為給病人看病太多而疲勞煩躁、誤診出錯,這樣,可直接減少醫患矛盾的產生;另一方面,患者都懂醫術了,知道自己本來就是病入膏肓,殘了,死了,怪不得醫生,當然也就不會再給醫生添麻煩,搞什么醫鬧了,多好!
反正,這些年,咱做百姓的已經不知學習了多少當年在學校沒學過的東西了。比如,從吃早飯開始,咱就得睜大火眼金睛。咱要知道,自己所吃的油條是不是用地溝油炸的,油條的面里是否添加了發泡粉洗衣粉。咱要能辨別出所食的咸鴨蛋中是否含有蘇丹紅。咱要在付早飯錢時能以眼看出攤主找俺的零頭錢里是否有假幣。這功夫不練行嗎?
咱天天上班要過馬路,必須左顧右盼,時刻擔心飛車搶劫發生在自己身上。咱乘公共汽車,必須兩手始終把錢包抱在胸前,生怕遭遇扒手。咱在單位,得謹慎說每一句話、干每一件事。咱得注意上司、同事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個手勢。因為一不留神就可能得罪人,而一旦得罪了人,就可能隨時丟了飯碗。
咱下了班得去買菜,咱得知道哪種肉里有瘦肉精,哪種魚里有孔雀石綠三聚氰氨,哪種蔬菜農藥化肥超標、激素過量,哪種米面屬陳化糧霉變糧;為了防止買到假酒、假煙、假醋、假鹽、假醬油,咱重新學習了有機化學、無機化學;為了防止買到劣質鞋、劣質衣服,咱搞懂了皮革、棉布、化纖,咱要知道咱家的房子是否堅固,裝潢是否環保,咱就又學了物理學、結構學、建筑學、裝潢學,咱對鋼材、木材、水泥、油漆、乳膠都有了深入細致的研究。
咱每天晚上,都坐到電視機前,聆聽公安專家、法律專家、食品專家、防盜專家、防騙專家、防搶專家、物理專家、化學專家、藥物專家、識別專家的各類神乎其神的防范技巧和絕招。這么多的學問,咱都學過來了,還怕再添一門醫學嗎?各位讀者先生,你們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