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自我成長的女人,應該是那種懂得適當地給男人遙控余地,同時又不被他控制,能夠充分自控的女人。”作為身心靈專家、時尚心靈作家和心理咨詢師,鄭莉非常注重家庭細節的幸福感培養,理財也不例外。
“人在單身、婚后、生子三個人生階段的財務計劃各不相同,理財方面,我會尊重每一位家庭成員的差異和特點,注意溝通,并制造理財過程中的幸福感。我認為,金錢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獲得人生幸福的手段。”
關注心理、熱愛自由、崇尚靈性的鄭莉對于兩性之間各種關系的研究樂此不疲,不論是從事心理工作,還是經營家庭生活,她都頗有心得。
“在愛的時候既能量充沛,又富于智慧與技巧,變得柔軟而人性化,從而維持兩性關系和諧,才是最好的狀態。”鄭莉認為,家庭生活中,女性的自控力和協調力非常重要。
“有伴侶和沒伴侶真的不一樣,我雖然不是購物狂,但沒伴侶的時候,更喜歡消費,因為女人總有諸多預期,而結婚之后的消費我更看重品質。”
鄭莉家里沒有明確主財的一方,他們共同理財。“所謂男女大不同,男人理性,女人感性;男人更講究投資,女人更講究消費。老實講,大多情況下,女人不如男人擅長理財,更喜歡通過消費來體現價值,男人則愛借助投資彰顯智慧。”
相互搭配著理財,鄭莉享受和先生之間溝通的過程。
“我雖然感性,卻也特別喜歡做一些投資和儲蓄,但有時不善節制,老公就給我提醒,比如建議我在課程投資上更節約一些,但我不總是同意他的觀點,會堅持認為自己的投資能帶來回報,我們就進行溝通。”鄭莉說,“老公穩健保守,我比較感性靈活,但我們都認為,每一筆錢都應該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哪怕給對方送禮物,若沒有溝通,不會知道對方真正的想法,可能會因送錯而尷尬。”
“很早我們一起投資實物金,那時金價還在漲,去哪兒買,放在什么地方,都會一起商量,他為我講解投資黃金的好處,我接受;而如果我覺得某種投資好,比如藝術品,我先帶他去看畫展,一起培養感覺,多看一看再選,所以投資對我們來說是件非常快樂的事情。”
對于投資,鄭莉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論。“最重要是考慮理財的增值屬性,房價不高時增值空間大,但買車我不建議買特別貴的,因為車的貶值損失不可避免。所以車子綠色環保、房子夠住就好。此外我反對投機,股票的起伏波動很大,如果心理素質不好,時間不夠又要天天看,就不是好的理財行為了。”
“老公的性格較慢,覺得晚買房也好,而我覺得得早買房。經過一番爭執,后來他聽了我的,結果剛買完房價就噌噌地往上漲,他也覺得和我在一起讓他的理性中帶有了彈性,決策更加正確。發揮男女雙方各自的優點,搭配著理財,生活也順利許多。”鄭莉說。
同樣的,在寶寶的消費教育上,鄭莉也會根據孩子的特點來做積極的引導。
“我的寶寶一看到喜歡的東西就要買,而且已經買過的,下次還要買。” 鄭莉哈哈大笑地說,當然,她并不完全聽從寶寶的意愿。
鄭莉對孩子的需求總是部分滿足、部分拒絕。“給寶寶買的消費品,好而不貴最佳,質量要好,但也要向孩子傳達相對簡樸的消費觀,讓他感到花出去的每分錢都很重要,都是勞動成果,比高消費培養出貪圖奢侈的孩子在人格上良好!”
長期從事心理咨詢工作,鄭莉接觸很多案例后愈發感覺到,家庭錢的多少不是最重要的,愛沒了才更可怕!因此帶著愛意去理財,去投資,并重視相互溝通,你所收獲到的心理滿意度會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