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于中國的高端產業主要依賴于引進,真正自主創新的比例不高,核心技術和核心關鍵部件受制于人,導致產品可靠性低,產業鏈高端缺位。究其原因,關鍵還是在于中國整體的研發水平以及科學技術的市場化程度不如別人。實踐教育,是工商專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而現有的實踐教學與實踐相差甚遠,教師對實踐本身的理解,以及教師和學生能做的工作質量都亟需提高。但是,實踐教學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本文提出的改革措施建議對大學的管理提出了超過現行體制的要求,是要隨著體制改革的深化才能付諸實踐的。
【關鍵詞】管理專業 障礙分析 項目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3-0022-02
迄今為止,美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具有創造力的國家,盡管中國在2010年便在制造業的規模上超過了美國,但是,中國的制造業只集中于低附加值的中低端產業,其最為重要的原因是美國的高端制造業擁有從技術、知識產權到品牌的全部無形資產,而中國的高端產業主要依賴于引進,真正自主創新的比例不高,核心技術和核心關鍵部件受制于人,產品可靠性低,產業鏈高端缺位。究其原因,關鍵還是在于中國整體的研發水平以及科學技術的市場化程度不如別人,作為研究能力的培養機構的教育體制遵循刻板、傳統的學院式教學,小學、初中和高中的學生疲于應對考試,大學生的大部分精力也只是用來通過考試,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最近在美國麻省理工和哈佛興起的創新實驗室,此類實驗室提倡“在干中學”,鼓勵創意,允許想象,讓具有創業激情和能力的學生組成跨學院、跨學科、跨年級的團隊進行“知識再造”,這種實驗室以其卓越的創新能力獲得了企業界的青睞,很多項目從一開始就被企業認領和投入,風險投資業高度關注和介入,創新實驗室經費充裕,其成果遍布各產業。
在中國大學也有鼓勵創業的“三創比賽”,但比賽的獲獎項目往往脫離實際、喜歡浮夸、注重形式,極少有實用價值。這種迎合少數評委口味的競賽思路與市場的選擇相差甚遠,因此,有些老師提出通過項目教學來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從應用上來看,大部分項目不僅和創新差得很遠,甚至只是為教師充當槍手的另外形式。
一 學生不愿創業的原因
基于上述原因,筆者和幾位年輕教師合作,將企業的需求引進了高校,希望通過實際項目的操作進行創業,或至少是創業的學習。但在運作過程中發現,盡管已經避免了學生可能遇到的經濟風險,但仍然沒有學生愿意真正投入精力來進行創業,原因如下:
第一,創業項目稀少。學生無法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項目,我們引進的項目是一個中小型紅茶企業的電子商務項目,很多學生對紅茶根本不了解,也沒有太大興趣從事紅茶的網絡推廣。學生中就算有人真有一些想法也不能轉化成可供投資的項目,企業并不愿意直接對毫無創業經驗又無體制支持的學生進行投資。
第二,學生的創新精神不夠、動手能力差。學生過于依賴老師的監督和督促,學生在嘗試操作項目過程中,普遍缺乏自信,也缺乏基本的能力,很多人不能完成最基本的任務,例如在淘寶網上注冊網店一類的工作。因為他們已經適應了按部就班的學習模式,不愿意進行決策,也不愿意進行操作。
第三,體制不支持。目前的項目教學未納入學校正規體制,并沒有計入學校已有的學分體系,學生在可得利益不確定時,寧肯去做制度明確規定和鼓勵的事情。而對教師而言,對學生的指導是在工作量以外的,當本職的工作都需要花費很多時間來應對時,教師也不愿意在不能給自身帶來收益的項目上花太多的時間。當然,我們當時也是刻意地保持這種獨立,體制外的好處是可以保持彈性和機動性,一旦納入正規管理就會變得官僚和僵硬。
第四,跨學科、跨專業的聯合難度大。有些項目需要多個專業的合作,就算簡單的一個推廣,營銷專業和傳媒專業合作起來效果比單獨的一個專業的學生組合更為理想。但是,目前的制度基本不支持這種跨專業的項目,各個專業之間彼此隔膜、信息溝通困難,很難就同一個項目進行合作。
第五,教師缺乏創業經驗。指導教師大多是從學校到學校,自身也缺乏企業實踐經驗,如果由他們直接指導,他們能給學生多大的幫助很難確定。就目前情況而言,教師雖然也深切地體會到自身的局限性,但現在的社會保障制度和學校的人事制度不支持學校和企業之間人力資源的自由流動。
二 教學制度改革的建議
基于上述原因,本項目在引入后無疾而終,作為引入項目的教師,我們深切地感受到制度對人的能動性的束縛,就此,我們對制度改革提出了幾點建議。
第一,用制度保障教師進行實踐教學。目前的實踐教學僅僅依靠于二手資料,教師并沒有材料上的優勢,對企業真正的運作難以認識清楚,而有些學校借助MBA學生可以深入了解到企業內部的狀況并撰寫案例,但很多沒有MBA學員的學校,教師就很難有機會深入企業內部。如果要讓教師具有實踐的經驗,可從以下兩點制度設計考慮:(1)在招聘
員工時多考慮有實踐經驗的教師,現在的高校在招聘時重學歷文憑和論文而并不關注應聘人員是否有實踐經驗,教師從學校到學校的經歷不能為他們提供豐富的教學材料。(2)可以鼓勵缺乏經驗的教師到企業實踐一段時間,這個制度需要學校和企業合作,也需要在工資、工作時間、職稱評定上的改革,否則不可能有任課教師愿意到企業進行實踐工作。
第二,進行教學內容的創新,美國大學流行的創新中心在我國落地估計有文化和制度上的障礙,我國傳統的教學體系本來就不大鼓勵創新型人才的產生,學生唯分數是瞻,如何建立一種體制既不因為過于彈性而流于寬松,也不因為制度而流于形式,是需要通過實踐來不斷調整的。這個創新中心需要減少行政上的干預,也需要跨越現有學院的限制,還需要對創新型的領軍人物(教師或學生)進行遴選和培養,其工作難度之大可能超過了很多學校的能力,但是,就小范圍小命題進行試驗,并從試驗的成敗中找到經驗和制度先例,也是成本不高而功效巨大的事情。
第三,進行文化上的改革,制度上的改革會帶來文化上的變化,但文化會直接影響一個制度對實際產生的影響,目前的創新實踐都重形式和輕實用,我們的“三床比賽”獲獎項目多是一些沒有商業價值的創意,和美國大學進行的關注貧困國家解決具體問題的創意比,這種創意既無道德上的高度,又無付諸實踐的具體操作。因而高校的實踐教育應該力求務實的同時注意企業道德的教育,這對未來的經營者的成長和和諧社會的建設均大有裨益。
實踐教育是工商專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而現有的實踐教學,不管是學生還是教師都有很多抱怨,很多花費巨資的軟件往往和實踐相差甚遠,而教師對實踐本身的理解,以及教師和學生能做的工作的質量都急需提高。但是,實踐教學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上述的改革措施建議對大學的管理提出了超過現行體制的要求,是要隨著體制改革的深化才能付諸實踐的。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