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應立足實際,堅持“三貼近”原則,在“立德樹人”視野下,積極結合當下“90后”大學生特點探索出高效的學生管理模式和工作機制,不斷提高工作水平,開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關鍵詞】“90后”大學生 立德樹人 管理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3-0043-02
當前,高校大學生主體為“90后”,但由于成長過程的特殊性,使“90后”大學生展現出許多明顯的特征和問題。面對新形勢、新情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充分認識到在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肩負的重要使命,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摸清學生特點,堅持“三貼近”原則,在“立德樹人”這一教育根本任務的指導下,探索出適合“90后”大學生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機制,開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一 “90后”大學生展現的特征和問題
由于“90后”大學生成長所處的社會背景、政治制度、文化教育和社會對人才素質要求的迥異性,加上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以及西方文化思潮和價值觀念的沖擊,使這一代年輕人在發展過程中表現出了不同的特征和問題。了解這些不同,將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高效開展工作提供指導。
1.思想特征及問題
“90后”大學生充滿自信,但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不夠堅定,好高騖遠;思想上崇尚民主,維權意識強;個性獨立,以自我為中心,具有強烈的反叛意識。
2.心理特征及問題
“90后”大學生熱衷“非主流”,個性張揚,團隊協作能力不強;性格上獨立性強,生活上依賴性強,抵抗挫折和壓力的能力弱。
3.行為特征及問題
“90后”大學生價值取向趨于多樣化,行為物質性、功利性明顯;依賴并熱衷于虛擬網絡,現實溝通能力欠缺且易受媒體誤導;思想比較開放,易于接受新鮮事物,但實踐動手能力不足。
二 堅持“三貼近”原則,立足于“90后”大學生特點的管理模式
1.貼近實際,構建學生管理體系
根據“90后”大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將大學生日常實際生活分為八個方面(見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應立足于“90后”大學生的特征和問題,結合大學生日常實際生活的各個方面,構建高效、有序、完善的學生管理體系。
2.貼近生活,拓寬日常教育渠道
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該積極拓寬日常教育渠道,除了傳統的文體活動、班會、團課和黨課等教育方式外,應結合“90后”大學生的特征和問題以及社會主流思潮,發展和改革教育渠道。對于“90后”大學生,應推行分類引導、注入人文關懷式的管理模式,在學生大學生涯規劃科學化、規范化方面拓寬教育管理渠道。
3.貼近學生,推行自我服務管理
高校學生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單一化管理模式的弊端日益顯著,特別是面對特征和問題顯著的“90后”大學生,將學生作為自我管理模式的主體,設置并推行多層次的自我管理模式,將成為學生日常教育工作中不可阻擋的趨勢。推行學生自我服務管理,在管理過程中更容易得到學生的理解和溝通。并且在優秀學生的表率與管理下,學生的實際問題更容易被發現并解決。
三 “立德樹人”視野下的工作機制
1.構建言傳身教,以身作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
對學生最好的教育方法,莫過于為師者言傳身教、以身作則。所以高校要構建一支言傳身教、以身作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來作為學生的管理者、教育者和服務者,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要不斷學習、與時俱進,培養過硬的政治修養,樹立自身良好的形象;其次要身先為范,關愛學生,將學生的管理工作融入自己的生活當中。
2.高唱主旋律,利用網絡新媒體引導學生
受網絡文化和外界環境的影響,學生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交友、學習和生活的方式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結合新形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網絡媒介作為載體,在摒除網絡弊病的同時,運用網絡手段、開辟網絡空間、拓寬網絡領域,采用人人網、空間、博客、QQ群、飛信和微信等網絡形式與學生進行探討、交流,將傳統的知識文化和主旋律設計成吸引學生、教育學生、易于大學生接受的信息,供學生交流和使用,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弘揚主旋律。
3.完善形式,構建網絡化陣地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探索并完善有效的教育形式。除了重復單調地聽講座、寫報告的形式外,還可以引導學生組織理論學習小組、主題沙龍、社會實踐、青年志愿者、
學生社團、創業中心、科研小組、主題班會等形式,讓學生在親身參與和實踐中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另外,學校可以在海報、校園廣播的基礎上,開展網絡教育,運用互聯網、校園網等多種形式構建網絡化教育陣地。
總之,大學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未來建設者和接班人,對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面臨的最現實的問題是“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論述,為高校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的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僅要注重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養,更要大力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和社會責任感,使他們真正成為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和民族振興的希望。
參考文獻
[1]劉維利.“90后”大學生思想特征及其教育管理[J].濰坊學院學報,2010(3)
[2]雍慧琦.“90后”大學生心理特征及心理健康教育[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0(2)
[3]袁明鋒、鐘永淑.“90后”大學生心理特征及教育管理策略[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8)
[4]陳薇薇、謝忠祥.“90后”大學生行為特征及教育引導方法探究[J].科教文匯,2011(22)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