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基于翻譯目的論的相關理論,從翻譯目的論的起源,談及翻譯目的論的基本原則,在此基礎上以翻譯目的論的視角,去審視現階段我國高校網頁的中英文對照,在進過一系列的研究后,發現翻譯目的論的確在我國高校網頁的中英文翻譯中得到了廣泛的使用。其對于以后的網頁中英文對照研究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是很值得去深究的領域。
【關鍵詞】翻譯目的論 高校網頁 中英文對照
【中圖分類號】H3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3-0067-02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其給予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巨大影響;再加上現階段我國對外開放的程度越來越高,一系列中英文對照的翻譯需求不斷加劇。在這樣新的形勢下,我國高校越來越重視其網站建設,一個高校其網頁的質量關系到其是否可以有效的宣傳,尤其是需要在國際交流中扮演一定角色的高校,其網頁上的中英文對照水平對于我國高等教育的國際化發展意義非常重大。基于這樣的認識,結合翻譯目的論去審視我國高校網頁中英文對照,顯得十分有意義。
一 翻譯目的論的基本涵義
翻譯目的論,其鼻祖是德國的翻譯理論家費米爾,早于20世紀70年代就提出了這樣的系列模式。對于翻譯界來講,這樣的全新的模式的確存在著一定的意義,所謂的翻譯目的論,其研究的焦點在于目的的選擇,在翻譯的過程中,基于一定的目的去進行翻譯。在他看來,翻譯不僅僅是語言之間的等價交換,其更多的是在一定的環境下,基于一定的目的的人類交流。
翻譯往往帶有一定的目的性,是符合目的理論的言語學科。其在1984年與賴斯實現了合作,最終推出了書籍一本,即《普通翻譯理論基礎》,書本對于翻譯目的論的基本規則進行了詳細的介紹,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1)翻譯的文本有賴于譯者的目的;(2)翻譯的資料是語言和文化的給予者,源文本是源語言和文化的給予者;在翻譯的過程中,兩者的語言和文化實現了溝通;(3)翻譯文本不是對于源語言的機械,全面的語言還原;(4)翻譯文本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系,上述的五個方面的重要性是不斷遞減的,其中的目的原則是最重要的。從這樣的次序排列可以看出,在他看來翻譯目的論的核心是第一點,翻譯的主要因素取決于翻譯的目的。
二 我國高校網頁中英文對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翻譯目的論對于我國高校網頁中英文對照的實際水平有著一定的意義,本文將從這個角度來審視我國高校重視網頁中英文對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首先,這是高等教育網絡化的客觀要求,現階段由于網絡被大面積使用到高校的辦學過程中,在網頁的建設上開展相關的研究也就成了必要的內容;其次,這是樹立高校學校形象的主要方式,現階段我國教育不斷發展,趨向于國際化的發展模式要求進行網頁的英文編輯;最后,實現國際學術交流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國的部分高校有著很多的留學生教育,如此的網頁設計有利于在此方面工作的順利開展。
綜上所述,中國高校的英文網頁制作的質量關系重大,不僅僅代表著高校的形象,更是體現了我國教育的國際化。在參考西方部分高校的網站建設的時候,我們結合自身網站的建設,還是看到很大差異,尤其是在翻譯目的論下體現出的差異,已將我們的網頁水平下降到一定的水平。無論是網頁上的錯誤譯法,還是網頁上的翻譯漏洞,都對大學網站建設不利,都在交流上出現很多的問題,這是我們不想看到的。也是作為高校,必須不斷去探索和發現的問題,以求不斷提高網頁中英文對照的水平,更好地實現文化的交流。
三 翻譯目的論視角下的高校網頁中英文對照
在翻譯目的論的視角下,我國高校網頁制作上的中英文對照出現了很多失誤和不足,在這些方面還需要作出相應的調整,主要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具備尊重受眾,尊重讀者的意識
翻譯目的論,要求在翻譯的過程中以受眾為出發點,實現宏觀層面上的翻譯工作。實際上來講,它涉及翻譯的全部過程,對于譯文的預定能力有著一定程度上的影響。在目的上出現失誤,主要是指譯者在翻譯的過程中,缺乏尊重受眾,尊重讀者的意識,造成譯文和讀者的接受程度不符合。依照翻譯目的論的理論,譯者需要依據譯文預期的目的和功能來確定使用什么樣的翻譯技巧和翻譯原則。這在高校的網頁英文對照的過程中需要重視這一點,對于學校的介紹不要將那些中國化的宣傳直接翻譯成英語,而是結合英文讀者的習慣去解釋和說明學校的概況。
2.具備尊重習語,尊重譯入語的習慣
翻譯目的論主張,原文是譯文的信息提供者,追求同樣的性質,同樣數量的信息傳達,是譯者做不到的事情。在此觀點看來,對外宣傳的英語翻譯首先要在明確目的之后,保證讀者和接受者在接受信息時不受到影響。結合英國當代翻譯理論家諾伊貝特的觀點,對外宣傳的翻譯要完全結合目的語言,也就是說要結合譯入語的使用習慣、使用方式和使用頻率,從而實現與原始語言的用語習慣的一致性。在高校網頁內容編輯過程中,要尊重相關的習語使用,尤其是在學校的專業介紹的版塊上,有些專業的術語盡量做到和語言上的一致,充分體現出譯入語的文化和氣息,這一點在我國高校網頁編輯上做的不是很理想,還需要不斷強化。
3.具備尊重原文,尊重原文預期的態度
在翻譯目的論看來,譯文的預期讀者,譯文的受眾都是對于中國大學比較感興趣的人,他們要么是想進修中國高校的學生,要么是希望了解中國高校教育或希望和中國文化實現交流的學者,或是希望和中國高校實現合作的外企人士。對于這些群體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往往缺少一定的中國文化知識背景,在此要求在翻譯操作時注意適當的調整,對于一些原文的內容,進行詳細的批注和解釋,將有利于其順利地理解網站的內容,這就是要求做到尊重原文的預期內容,尊重原文的宣傳目的。
4.具備尊重文化,尊重文化差異的素質
翻譯目的論認為,翻譯應符合目的語文化的習慣。此時文化,即社會個體成員為了實現異同點熟知的規范和慣例。文化性差異的存在是客觀的、難以避免的,在翻譯過程中就是指譯文和譯語言之間在慣例和規范上出現了沖突,這是要使用同化和異化的方式,使翻譯盡量做到符合目標語言的文化思維,實際上文化性翻譯失誤的情況常常發生,這就是因為譯者沒有注意內外有別、文化差異的原因。在高校網頁的建設中,要求譯者做到尊重文化,尊重文化的差異性,做出適當的調整,使高校的網站內容趨向于英語國家的表達習慣。
綜上所述,翻譯的標準是多樣化的,翻譯的目的也是多樣化的。相應的翻譯手段、翻譯的方式也是多樣化的。以目的論為理論基礎,我們可以看到,為什么現在的翻譯界出現了如此多的翻譯標準,因為翻譯的目的發生變化,其相應要做的改變也是多方面的。這也對譯者提出了相應的要求,其在翻譯的過程中,需要作出的改善也是必然的。
四 結束語
綜上所述,以互聯網為基礎建立的網頁內容,在新的形勢下需要做的改善是多方面的,需要不斷調整,尤其要以翻譯目的論為基礎,廣泛開展高校網頁內容的改善和修正,以語言的精煉、準確、高效為目標,實現文化的有效交流。從而推動我國高校國際化發展的趨勢。為此我們需要在以下幾方面做好工作:(1)具備尊重受眾,尊重讀者的意識;(2)具備尊重習語,尊重譯入語的習慣;(3)具備尊重原文,尊重原文預期的態度;(4)具備尊重文化,尊重文化差異的素質。相信在不斷的探索和研究中,我國高校在網頁質量上將會出現很大的改觀。
參考文獻:
[1]孫迎春.“翻譯標準多元互補論”研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3(8)
[2]卞正東.翻譯目的論[J].無錫教育學院學報,2004(3)
[3]韓孟奇.論我國高校英文版網頁的翻譯失誤[J].河北工程大學學報,2008(1):115~117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