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今很多外語教師在素質教育及課程改革的指引下,對傳統教學方法及教育模式有所改進。本文從高中英語語言功能,如單詞、句子、段落、文章等形式介紹幾種有效可行的興趣活動;從教學環節及教學方法上提供幾個學生活動的例子來說明探究教材,培養學生合作、主動的學習精神。最后從教師自身要求方面提出教師為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在教育教學各方面應強化自身功底,提高自身素質與業務能力水平。
【關鍵詞】素質教育 高中英語 創造性學習 全面發展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3-0114-01
一 英語的語言功能有助于創設情境與活動
從英語的語言功能構成上來說,英語分為單詞、句子、段落、篇章。組織這樣的活動形式多樣化,可靈活運用。
1.單詞
單詞是學習英語最根本的元素。很多學生感到英語難學,主要原因是詞匯量不夠,掌握單詞是十分重要的。不定時地進行形式多樣的記憶單詞活動,激勵學生記憶單詞,從而為學習英語掃清障礙。增加學生的自信心,培養和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活動一:將全體學生分成四組,每學完二個模塊的單詞進行一次競賽,組織形式可隨時更新。活動可分三輪進行。第一輪,每個組選出一位代表,其他組員交叉提問代表作為小組基礎分。第二輪,用60個紙條(每人一個),每張紙條上寫3~4個單詞或詞形轉換、短語等,每個一分,到講臺前抓鬮并寫出答案,成績累加。未過關者,再利用其他時間找代表默寫。第三輪,用一張紙寫出10個單詞拼寫題或短文填空形式(可以是課本上的文章,這樣有助于對課文內重點單詞的鞏固,為了提高能力,也可以選擇課外文章進行挖空練習),每組一份,從后排座位最后一名同學開始做并往前傳送,不能看課本和查字典,也不能商量,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的組獎勵10分。活動二:提前讓四組同學抓鬮,每組推選出5位同學進行三輪競賽。第一輪為漢英互譯;第二輪為詞形轉換;第三輪為單詞拼寫或造句。如果每輪競賽者答錯了,本組內成員有權更正,但必須是在規定的時間內答對才有效。活動三:限時記憶本模塊的單詞,再將這些單詞選出10個連成小故事或文章,內容精彩的加10分并張貼。
2.句子
句子是語言表達的基礎。讓學生熟悉并能逐漸運用一些常見句型,對于培養和提高其英語學習能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活動一:將課文中的重要句型,以競賽式的單句或填空的方式出現或編成應用文的形式來訓練鞏固。活動二:將全體學生分成10個學習小組,每組就一個模塊的重點句型進行出題,可以是句型轉換、句型填空和句子翻譯等形式來檢測全體學生。活動三:聽寫句子競賽,利用手中聽力和課本錄音材料進行訓練。
二 利用課堂,優化教學程序創設活動
在學生對高中英語產生了濃厚興趣的前提下,教師充分利用課堂主陣地對學生進行智力培養與習慣養成教育,教給他們正確的學習方法,有效的學習模式,鼓勵合作互助的學習氛圍。優化教學程序,創設活動,發展思維力、創造力。活動一:課文整體訓練。此活動伸縮性強,含量大。活動二:課堂教學設計。它既是貫穿于教學活動始終的一種創造性工作,又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對教學內容、方法、過程、評價等制定的一種方案或策略。
這樣,通過閱讀課文教學,將聽、說、讀、寫、譯五項基本技能在每節課都能盡可能地訓練,充分發揮了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從而提高學習質量。
三 英語教師應注重自身素質的提高
教師是學生智力發展的航標燈。教師的業務素質直接決定著教育對象的素質等級。英語教師要具有比較廣泛的文化素養,就要像海綿一樣從各方面不斷攝取新知識,吸收相關學科的新動態、新成果,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內容和改進教學方法并運用到教學當中去。在具體教學中做到以下幾點:輕教師的教,重學生的學,重教師的點、導;輕知識重復,重知識掌握,重能力培養;輕知識講解,重知識操練和運用及規律歸納;輕死記硬背,重理解意義和靈活運用;輕書面教條,重書面表達實踐能力,重口語表達能力,重閱讀量的擴大;輕書本表面呆板內容,重書內情景交際,重視內容的鮮活性、幽默性、趣味性;輕統一要求,重個性發展;輕全部訓練的“大合唱”,重個別個人和小組活動;輕分數,重素質培養,消除學生消極被動地學習,創設積極學習的因素;輕老式教法,重現代化教學手段使用。這樣能為我們上一堂高效課奠定基礎。
四 小結
采取多種形式的課內外活動,創設更多的語言實踐情景和機會,讓學生在這塊廣闊的天地里充分地展現自我,促進學生聽、說、讀、寫能力,有助于培養學生學習外語的興趣和發展學生思維,促進其智力發展,有助于因材施教,發揮學生特長,施展學生才能,使學生學會自我學習,并成為學習的主體。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