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源于生活,數學模型是對生活中數學問題的闡釋,因此在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應當把理論教學與實際生活有機結合起來,充分地重視生活化教學,能使學生意識到所學習的數學內容在生活中應用,能夠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初中數學 生活化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3-0137-01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與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正如數學家華羅庚所說的:“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謎,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當我們帶著新課程的理念和視角去觀察生活時就會發現,在日常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時經常要用到數學知識。很難想象,如果離開了數學我們將如何生活,一切看似簡單的生活,可能都會變得寸步難行。但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式相對死板,通常采用教師講授,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方法。在今天多媒體等先進教學手段出現的背景下,這種較為單一的教學方式的弊端就凸顯出來了。因此,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
一 數學概念引入的生活化
任意一個數學模型都是由生活化的數學問題不斷抽象得到的。通過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尋找相關的生活化的數學問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內容的數學本質。使學生自主思考所學內容,正在學習的是什么,學習這部分內容的必要性,這部分內容是由什么樣的數學問題抽象得到的,應用這部分數學內容,能切實解決生活中哪些數學問題,所學部分將重點應用什么樣的數學思維方法,以及這部分學習內容在數學的學習體系中是怎樣定位的。
以初中幾何部分四邊形的教學為例,充分應用生活化教學采用課上課下教學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采集日常生活中能見到的四邊形,規則的和不規則的分別有哪些?在同學們收集的四邊形案例中比較特殊的有哪些?通過同學們的總結,提出平行四邊形、菱形、矩形、正方形等,然后誘導學生進行思考,在這些幾何形狀中,相互之間有什么樣的關系,如什么樣的平行四邊形可以列入菱形的范疇?哪些矩形可以列入正方形的范疇?哪些菱形可以列入正方形的范疇?這些不同的四邊形的定義分別是什么?由此引出嚴謹的關于這些四邊形的幾何定義、數學概念。結合生活中的案例,學生自主思考得出的結論記憶效率較高,理解程度也比通過枯燥的教科書定義理解的要好。而且學生在學習初期易對不同的數學概念混淆,通過對生活中的場景和事物的回顧就可以及時地與相互學概念之間進行印證,從而強化對概念和幾何本質的理解。
二 基于生活化場景數學問題的教學
應用題和綜合題是數學考查的一種常見題型,這類題目的特點就是與生活聯系的比較緊密,很多題目會在題干中創設一個生活化的場景,基于這個場景提出相應的數學問題,這類題目由于不像計算題的考點設計那樣直接,要求學生能夠從一組信息中找到所需信息,明確題目的考點,進行數學建模、正確求解,根據題目的具體情境有時候還要對所求答案進行調整和適應。有的學生遇到的困難較大,由于平時對生活化教學的重視程度不足,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對數學問題的思考不夠,沒有養成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在解題中的問題體現在,不能在題干的大量數據中找到各個數據之間的關系,并進行正確的數學分析,或對于題目的考點判斷不準確,數學建模不完整,或信息提取不全導致解不出結果,或出現公式線性相關等問題。針對這樣的問題,教師應在授課時逐步地加強學生的生活化思維,鍛煉學生從一系列信息中有序地提取有效信息,并且完成數學建模的能力。長期進行這樣的訓練,在考試的時候,學生就可以快速準確地找準正確的數學題干,更快更準地做對題目,節省時間進行其他題目的解決和檢查。
三 數學的實際互動應用
數學是一種工具,其真正的目的是鍛煉學生理性的思維方式,也是一種解決問題的工具。因此,只有實際的應用,才能讓學生掌握數學、了解數學、體會數學。在實際生活中,有很多可以應用到數學的地方。無論是私人生活還是工作,無論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都會應用到數學。因此,老師要引導學生發現身邊的數學,如函數概念的引入就可以通過公司上市的經濟計算或市場買賣東西的經濟等引入,這樣不僅貼近生活,而且增加了數學的實用性,學生更容易理解,也更有學習的欲望。
新的課程理念下學生學習數學的背景應是生活化的,正如陶行知老先生所提到的“教育即生活”。因此,老師就要進行生活化教學,讓學生更好地體會到生活中處處充滿數學,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這樣不但能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還能發展思維的深刻性、靈活性和獨創性,加強學生的理性數學分析,為以后學生的發展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曹虎林.淺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生活化[J].教師,2010(10)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