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班主任工作具有繁雜、難做卻又關系重大等特點,而使許多人望而卻步。特別是在“新課改”背景下,國家、社會等方面對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班主任與時俱進,更新觀念,在管理上“以人為本”,用新的學生觀、人才觀、評價觀拓展思路,開展工作,成為新型學生發(fā)展的引導者、塑造者,實現(xiàn)班主任在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上的根本性轉變。為了學生健康、全面地成長,為了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我們必須在實踐中不斷思考、不斷探索,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
作為一名在農(nóng)村普通高中擔任近三十年班主任工作的教師,我在長期思考、探索的基礎上,總結出了班主任工作的“三心二宜”原則,在此,與各位同仁商榷。
一 三心
1.愛心
“愛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首先,只有懷揣一顆熱愛學生的心,才能真正把學生當作一個有思想、有感情、有個性的生命體去加以尊重,才能從學生的角度去理解他們的所想、所說、所做。其次,作為一個班主任,對待自己的工作要充滿“愛心”,真正把它當做一項事業(yè)去熱愛,這樣,在具體工作中才會有動力、有激情。
2.耐心
“耐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必要條件。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犯一些錯,或產(chǎn)生一些不正確的認識,甚至會重復犯錯,這就是所謂的“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一個班主任,認識到了這一點,就會對學生出現(xiàn)的錯誤持理解的態(tài)度,從而耐心地去做學生的思想工作。
3.細心
“細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方法。我們只有從學生的一言一行、一顰一笑、一舉手一投足等細微處發(fā)現(xiàn)學生思想上存在的問題,才能及時地加以引導、糾正。《韓非子·喻老》中說:“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熾焚。”它告訴我們:要善于從細微處發(fā)現(xiàn)問題,防止釀成大禍。所以,細心很重要。
總之,一個班主任,應以“愛”為出發(fā)點和立足點,以極大的耐心,細致入微地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二 二宜
1.宜放不宜收
就是說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大膽放手、放權,讓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充分調(diào)動學生中的積極因素,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在管理他人、教育他人、服務他人的過程中,實現(xiàn)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目的,而不是班主任事無巨細、事必躬親,那樣,班主任整天忙于應付、窮于奔波,如何能做好工作?
當然,放手絕不等于放任自流,班主任一定要做好宏觀調(diào)控工作,使班級工作沿著正常的軌道有序地進行。這就要求班主任從微觀入手,通過各種方式,如平時觀察、個別談心等,了解和掌握班級工作運行狀態(tài),及時糾偏、引導。
同時還應注意,班干部在具體工作中難免有處置失當、方法簡單等不足,這時,就需要班主任及時地給予指導,使班干部在妥善處理班級事務的同時,獲得一定的工作方法和能力。如我班的“班級文明禮儀督察員”在對班上一名留長發(fā)的男生屢次提醒均告無效后,采取了“迂回戰(zhàn)術”——讓和他關系較好的同學去做工作,第二天,那個男生就把頭發(fā)剪短了。還有,班上實行以小組為單位的“量化考核評比制度”,在文明禮儀、學習、紀律、衛(wèi)生、勞動等方面展開了競爭,小組長認真負責,小組內(nèi)各成員之間相互督促、相互幫助,大大促進了班風、學風建設,甚至有的小組還自行罷免了組織協(xié)調(diào)能力較差的小組長。
在班級“學生自治”的過程中,大家的集體榮譽感增強了,管理、教育、服務他人的能力提高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意識也得到了強化,使班級工作步入了良性發(fā)展的快車道,而班主任也變得一身輕松了。
2.宜動不宜靜
在學校和班級管理中,我們曾有一個共識:學習環(huán)境要“安靜”,校園里、教學樓內(nèi)不得大聲喧嘩、追逐打鬧……可是,對于十七八歲的高中生來講,現(xiàn)在正是精力旺盛、好動、好玩、愛熱鬧的年齡階段,你要讓他們“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板凳應坐十年冷”,那是絕不可能做到的。我認為,應順應學生的天性,為他們搭建一個釋放青春活力、展示個性才氣的平臺,寓教育于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活動之中,既讓他們易于接受、樂于參與,又能實現(xiàn)教育之目的,豈不是一舉兩得嗎?
至于開展哪些活動,這個問題完全可以交給學生去解決,只要把握住“有利”的原則就可以了。在具體實踐中,我常常只是給活動確立一個主題,而“形式”完全由學生自主。這實際上也與新課改的“自主”、“主體作用”等理念是相一致的。如要搞一個以“感恩”為主題的班級活動,其形式可以是詩歌朗誦會,也可以是歌詠比賽,還可以是演講會、故事會等。
試想,如果我們把每周一節(jié)的班會課都搞成了“活動課”,豈不是要比那板起面孔來進行一番千篇一律、枯燥乏味的說教要有趣、有效得多?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