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職學校學生管理難,這是不爭的事實,探討管理良策尤為必要。本文主要從中職學校學生管理現狀和相應對策兩個方面進行分析,主要目的是解決中職學校學生管理的“瓶頸”。
【關鍵詞】中職學校 學生管理 現狀 發展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3-0177-02
中職學校學生因為基礎較差、起點較低,學校管理難度可想而知,出現一些問題也在情理之中,加上一些中職學校管理措施不恰當,學生負面事件屢屢發生,甚至造成嚴重后果,因此加強學校管理刻不容緩。
一 中職學校學生管理現狀
中職學校學生管理歷來是大難題,因為缺少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科學的管理方法,學校和教師費力不少,卻收效甚微。這讓教師困惑、家長不滿、社會不認可,學校教育管理陷入了被動境地。
1.學生基礎差、起點低
中職學校生源差,這是毋庸置疑的。在社會推崇“普高”的大背景下,這些學生大都是“學困生”,他們當中還有很多是名副其實的“問題學生”。有些學生既不遵守紀律,又有抽煙、喝酒、迷戀網吧等惡習。
中職學校學生在中學階段就不受關注,他們很容易產生自暴自棄的想法,久而久之,自然就養成一些壞毛病。這也給中職學校和老師在教育管理上帶來困難。加上一些家庭的失教,特別是父母不在身邊或單親家庭的背景,都會讓這些學生產生畸形心理或畸形性格,一般的常規教育管理很難發揮作用。
2.工作指導思想存在問題
學校教育管理主要依靠德育教育,即政治思想教育。由于學校政治思想工作指導思想存在一些問題,也讓教育管理效果大打折扣。
第一,教育觀念存在問題。中職學校教育是職業教育,與升學教育有很大區別,一些教師只是注重表面的管理,而忽視學生思想建設。而家庭教育缺失,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有些學生父母長期在外,上中小學時就是留守兒童,有的是爺爺奶奶管理,養成不良習慣得不到及時矯正。還有些家庭父母沒有時間管教孩子,縱容孩子的一些不良行為。這些教育觀念的缺失,都可能造成嚴重的教育問題。
第二,教育方法存在問題。家庭失教嚴重,有些教師的管理方式也不科學。有個別教師教育方法簡單粗暴,缺少人文關懷,學生對這樣的教育存在抵觸情緒,教育效果難以呈現。教育本來是春風化雨,需要愛心和熱心,師長不能走進學生心里,不能和學生打成一片,教育就會顯得乏力。
第三,師資配備存在問題。中職學校整體師資力量并不弱,但學校在師資分配時卻常常出現偏頗,往往是注重專業
課文化課教學,而忽視德育教育和管理。如宿舍管理,學校常常會配置老弱病殘的教師,這是很不科學的,這個環節的管理必然會出現短板。管理水平低下,要求培育出高素質的學生,當然是不現實的。
3.學生評價制度不科學
評價學生肯定要依據評價標準進行,由于學生基礎參差不齊,用一個標準、一個尺度來衡量,當然是不科學的。如學習成績的高低與基礎和學生的學力有直接關系,統一用成績衡量優劣,當然是不合理的。操作技能也是這樣,技能高低有個體差異,如果要比較的話,也只能自己跟自己比,主要看進步,而不是和其他人比高低。因為評價的目的是促進學生再進步,而不是打擊其積極性,所以,對學生評價要建立科學的體系,要注重學習過程的評價,要讓評價成為一種導向,發揮激勵作用。
二 中職學校學生管理策略
中職教育是就業教育,對學生管理要找準方向。現代學生思維活躍,叛逆心強,如果教育方式不當,就可能適得其反,不僅不能糾正學生的壞習慣,還有可能激化矛盾。究竟應采取什么策略,還是要根據學生實際制定有針對性的對策和實施方案。
1.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學校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中職教育更是如此。中職學校的學生基礎較差,包括道德水平起點就比較低,德育工作難度更大。學校要有足夠的認識,要注意加大教育的力度。從新生入校的第一天起,學校就應發動全體教職員工齊抓共管,要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從一點一滴的細節行為抓起,這樣才能逐步矯正學生的思想和不良習慣。
現代企業管理都非常嚴格,規范化程度相當高,對職工素質要求也相當高。中職學校的培育目標就是為企業輸送合格的工人和技術人才,所以,加強德育工作是時代的要求。
德育工作不僅是學校領導和班主任的事,全體教職員工都有責任。有些教師對此認識不足,總以為學生的教育和管理與自己無關,其實不然,任課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挖掘德育切入點,結合實際進行分析研究,要培育學生各方面的優良品質,如吃苦耐勞、做事認真、精益求精、負責擔當、誠實忠信等。
2.實行班主任負責制,推動學生自我教育
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靈魂,實行班主任負責制,是各級各類學校普遍的做法。班主任工作繁瑣艱苦,特別是中職學校的班主任,要面對幾十位充滿叛逆心理的學生,管理工作異常艱巨。所以,強化班主任工作,是學校管理的重中之重。班主任不僅要有高度的責任心,還要有一定的管理技巧,要掌握一些先進的管理理念,與學生建立互信關系。“親其師信其道”,只有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教育才會水到渠成。
中職學生正是由不成熟逐漸走向成熟的階段,如何調動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也是學校和教師應多多考量的問題。學生自我教育是內因在起作用,當然要比其他外因效果要好。班主任要通過一些實例,對學生進行啟發教育,讓學生反思、反省,促使其醒悟,實現自我改變、自我提高。
3.定期進行心理輔導,經常開展法制教育
中職學生心理不成熟,遇到一些外力作用,就會產生一些心理問題,甚至是心理疾病,學校和教師應經常組織心理干預。定期或不定期地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最好是請專家組織心理講座,用一些實例對比,讓學生實現心理矯治。學生之間交往頻繁,相互之間產生矛盾也是正常現象,學生家庭各異,種種壓力都可能造成一定的心理問題,如果處理不當,這些負面情緒的積累必然會走向極端。學校和教師要明察秋毫,對這些學生適時進行疏導,解決心理問題,就是要把矛盾沖突消滅在萌芽中。
一部分學生法制觀念淡薄,不懂法。學校要根據教育實際多開展相關的法制教育活動,也可以請法律專家或公安機關協助,進行法制宣傳教育,這對規范學生行為非常重要。
4.發揮學生組織作用,搞好娛樂豐富生活
要充分發揮學校團委、學生會等學生組織的作用,通過組織一些文化娛樂活動,對學生進行相關教育。中職學校的學生組織有比較強的管理能力,在一些活動的組織方面,比教師都有優勢,通過相關活動,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集體凝聚力、向心力。文化娛樂活動,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生活,讓學生樂在其中,同時也是很好的受教育的機會。學生對搞活動充滿熱情,學校應抓住這個契機,多支持、多幫助,用文化娛樂的正能量抵消社會不良因素誘惑的負影響。
5.建立家校聯動機制,無縫管理實現雙贏
雖然中職學校和中小學有本質區別,但進行家校聯系還是非常必要的。中職學生都是“半大人”,當然不想整天聽父母的嘮叨和訓斥,中職學校教師和家長建立家校聯系,也不是為了向家長“告黑狀”。既然學生都是即將走向成熟、走向社會的人,家長和學校教師要充分利用親情的力量來感召、感化學生。再逆反、再頑劣的孩子也是有血有肉的人,血濃于水,通過家校聯系,讓學生增強責任感,這樣的家校聯系就是成功的。
6.全程輔助就業指導,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
中職教育最終要走向就業,進行就業指導是中職教育區別其他教育的重要特征。在學生入校的第一天,就要對學生的未來進行謀劃,要讓學生明白學校的良苦用心。現代社會就業壓力很大,一些高學歷的人都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作為中職學校的學生,要想獲得一份好工作,其難度可想而知。雖然就業難是客觀現實,但是中職學校一直在為學生出路進行精心策劃,這樣才能贏得學生的信任,教育管理才會出實效。
三 結束語
中職學校學生管理任重而道遠,需要全體教職員工齊心協力齊抓共管。只要管理理念先進科學、管理措施適當適用,中職學校學生管理就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韓龍君.中職學校現狀調查及發展建議[J].教育教學論壇,2011(36)
[2]雪峰.淺析中職學校人力資源管理現狀及對策分析[J].現代閱讀,2013(7)
[3]譚麗君.中職學校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方法的探索[J].新課程學習,2011(7)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