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普通高校對口單招班越來越受到學生和家長的追捧,經過中考的篩選,一部分學生未能進入重點高中,而普通高校對口單招班為這一部分學生開辟了一條進入大學的新途徑,很多家長都愿意把孩子送到對口單招班學習,讓他們通過三年的奮斗圓自己的大學夢。因此,對口單招考試的競爭也日益激烈,這不僅對學生提出了挑戰,也對對口單招班的老師提出了新的要求。隨著新考試大綱的出臺,原來對口單招語文試卷第四部分文學作品欣賞12分的分值增長到了21分。這部分內容是對文學作品的閱讀欣賞,然后作答,多為文字表述題,也叫簡答題,即考生必須把對文章的理解用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學生要想把握好這部分內容,除了平時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閱讀欣賞能力的培養,還要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答題技巧。
一 考試大綱解讀
新考試大綱提出:以江蘇省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指導委員會審定的省職業學校文化課教材《語文》1~5冊為考試復習范圍,重點考查考生的基礎知識及應用、閱讀與欣賞、表達與交流、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等方面的水平,以及考生進入普通高校繼續學習所必需的語文能力,引導考生獲得較為全面的語文素養,推進中等職業學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由此文學作品欣賞部分對學生提出了以下幾點具體要求:(1)分析基本篇目的結構、概括作品主題;(2)分析基本篇目體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現手法;(3)領會基本篇目中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欣賞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4)欣賞基本篇目中的藝術形象,賞析作品的內涵,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5)對基本篇目表現出來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作出評價。教師只有認真解讀考試大綱,才能很好地把握今后的高考方向。
二 歷年考題歸納
2011年:《爐中煤》(現代詩)。題型:(1)“爐中煤”和“年青的女郎”這一對比喻的本體是什么?你如何理解其意蘊?(2)第三段詩句有什么深刻寓意?全詩每小節首句都以“啊,我年青的女郎”開頭,這是一種什么手法?有什么表達效果?
2012年:《雷雨》(戲劇)。題型:(1)劇本命名為“雷雨”的原因是什么?課文是怎樣巧妙地把周樸園、魯侍萍、魯大海等人物聚合到一起的?(2)請你根據以上片段,結合課文開頭,指出周樸園對魯侍萍的情感態度變化;解讀選段中①、②兩句臺詞,并評析周樸園的性格。
2013年:《雅舍》(散文)。題型:(1)梁實秋卜居異鄉,住所破敗簡陋,卻以“雅舍”冠之,為什么?這反映了作者怎樣的心態?對你有何啟示?(2)選文在語言上有哪些特點?作者在文中插入關于中國舊式家庭“陳設千篇一律”的議論和西人譏笑婦人“喜歡變更桌椅位置”的內容,其意圖是什么?
三 命題特點
近三年高考文學作品欣賞題都是兩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三年分值無變化。2011年摘選郭沫若的詩歌《爐中煤——眷念祖國的情緒》,考查了“能賞析基本篇目中文學作品的藝術形象、語言特色和表現技巧”、“能領會基本篇目中重要語句的豐富含義”;2012年摘選曹禺的《雷雨》,考查了“能分析基本篇目的結構”、“能賞析基本篇目中文學作品的藝術形象、語言特色和表現技巧”;2013年摘選梁實秋的《雅舍》,考查了“能領會基本篇目中重要語句的豐富含義,欣賞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能對基本篇目表現出來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作出評價”。綜上,近年來對口單招文學作品欣賞題的考查重點是:“能賞析基本篇目中文學作品的藝術形象、語言特色和表現技巧”,“能領會基本篇目中重要語句的豐富含義”。次重點是:“能分析基本篇目的結構”、“能對基本篇目表現出來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作出評價”。
四 解題規律探究
了解了近年來高考命題的特點后,我們可以依照這些特點,探討一些解題規律。
1.重在平時,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學生對文學作品的閱讀欣賞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而是經過多年的積累,逐漸培養起來的一種對作品的思想、內容等理解和把握的能力。因此,要想讓學生在文學作品欣賞部分得高分,教師就必須重在平時,把提高學生閱讀欣賞能力作為教學目標融入每一堂課、每一次練習中。教師要教給學生一些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要“授之以漁”。當學生掌握了一定方法后,再經過長期的訓練和積累,閱讀欣賞能力自然會慢慢提高。
2.加強識記,鞏固學生已有知識
怎樣才能答好簡答題,對于對口單招考試而言,還要加強識記。對口單招考試的簡答題不像普通高考題,它的考試內容很大一部分來自課堂上講過的原題或教材上出現的原話,這就要求教師抓好學生的識記。如2010年考了概括《紅樓夢》主題,是書本閱讀提示中的原文;2011年考了《爐中煤》第三段詩句的寓意,是書本上課后的思考與練習題;再如2009年考了概括《竇娥冤》這部作品的主題,也是教材閱讀提示中的原話。所以,學生要做好簡答題,就必須對一些典型的、重要的題目和內容加強識記,融會貫通。
3.明確要求,幫助學生掌握技巧
簡答題答題的總體要求有三個:對、全、好。對——準確切題,全——全面完整,好——語句通順。具體可以分以下幾步:
第一,認真審題、看清要求。認真審題是答好題目的第一步。因此,答題前必須認真地、仔細地審清題目,弄清題目的要求,揣摩出題人的命題意圖,為答題明確方向。教師要讓學生明白,簡答題并非論述題,答案要求直白、明了,抓住要點回答。很多同學經常犯的毛病是辛辛苦苦寫了一大段,卻與問題毫無關系,答非所問。因此要讓學生學會分析題目,明確命題人問了什么問題,問了哪些問題;命題人規定了哪些答題要求,如從三個方面回答、不超過30個字的要求……只有準確地、毫無遺漏地把握了這些要求,才有可能使答案正確全面。
第二,分點作答,要點齊備。高考閱卷時簡答題的評分規則是“采點給分”,即將答案細化為幾個內容要點,按點賦分。如6分的題有3個以上的得分點,4分的題至少有兩個得分點。學生要善于根據題目賦分情況推測答案要點的個數,力求涵蓋全部要點而沒有遺漏,使答案完備,切忌顧此失彼、疏漏要點、造成失分。
第三,巧用術語,靈活作答。有些題目屬文意理解題,要求學生讀懂文本,在整體把握段篇或完全理解上下文語境的基礎上,經過獨立思考,說說自己對語境詞語、重點句子、語段內容的理解。
對于品味詞語的題目,可以從三方面來作答:(1)解釋該詞語在語境中的含義。(2)考慮詞語的表達作用,要結合語境或主題思想來回答,要答這個詞語對表達作者思想感情或文章主題起到了什么作用,有時也可以考慮詞語對景物描寫的作用或刻畫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3)體現句子的準確嚴密性或生動形象性。
對于鑒賞句子的題目,可以從修辭方法入手。首先指出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辭方法,然后從修辭的作用來回答。比如,比喻、擬人一般是生動形象地寫出事物的某些特征;排比、反復可增強語言氣勢,強調對象的特點、作者的觀點、感情等,并加強節奏感;反問、設問則是加強語氣,激發讀者的注意和思考。
4.用語規范,字數達標
簡答題答案用語要規范,盡量用完全句,避免語??;同時,只要字數允許,在語境要準、文字要精的前提下,就要盡量多答,即能用詞組作答的不用詞,能用句子作答的不用詞組,甚至能用句群作答的就不用復句,以保證答案字數的達標。因為不超字數,文字答得多,要點往往接近完備。
總之,高考試題千變萬化,教師要提醒學生在答題中應結合題目自身的特點和具體要求,隨題應變,盡量把簡答題做得準確切題、全面完整,爭取拿到高分。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