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媒體時代的推進,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媒體在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被廣泛應用勢在必行,這是教育緊跟時代潮流的必然選擇。基于新媒體的功能性,它的應用將給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嶄新的面貌,本文重點針對新媒體環境下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問題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與研究。
【關鍵詞】新媒體環境 高職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創新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8-0034-01
事物發展的同時總是伴隨著挑戰,新媒體在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應用也不例外。在新媒體環境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還存在一定的弊端,教師應充分引導學生的思想及行為,充分發揮新媒體的積極作用及影響。
一 新媒體在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中的作用
新媒體在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中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對思想教育政治工作的有效開展具有一定的戰略性意義。首先,新媒體的應用,能拓寬該工作的覆蓋面,將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全面貫徹落實到學生中,從而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促進作用,也合理地彌補了傳統思想教育工作的不足。其次,應用新媒體完善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諸多高職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中主要采用兩種方式,分別是引導式與灌輸式,著重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卻忽略了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體地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然而新媒體的應用卻打破了這一局限,充分展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具有平等性、交互性及開放性等特點,讓學生之間共同交流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以這樣的方式開展工作更容易讓學生接受。再次,利用新媒體能快速及時地傳播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所要傳達的思想理念及相關事實,保持學生學習與社會生活的緊密相連,有利于將來學生更好地融入社會。
二 新媒體在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應用現狀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中的大學生基本上都是“90后”,“90后”的主要特征就是具有一定的創新能力、判斷能力、對新事物充滿好奇、喜歡嘗試與探索等,“90后”的個性特點較為鮮明。在新媒體環境的影響下,諸多大學生開始嘗試各種新媒體技術及信息資源。據調查了解所知,學生通過網絡主要是進行網購、閱讀新聞、微博、交友聊天及搜索資料等相關操作,這些操作對學生的影響有利有弊,要想實現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與全面開展,應正確引導學生運用新媒體相關功能,充分發揮新媒體的積極作用。
三 新媒體環境下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途徑
1.建立專門的新媒體管理制度
上文已闡明新媒體在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基于新媒體的功能性及其作用,高職院校領導應給予新媒體高度重視,建立專門的新媒體管理制度,并將其納入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整體規劃與考核中,只有院校領導予以重視,相關實施者才會在實際工作中貫徹落實,并形成良好的新媒體管理制度,規范工作人員的行為,確保新媒體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正確運用。
2.組建新媒體監督隊伍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體是學生,工作的主要實施者是輔導員,要確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具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高職院校內部應通過培訓、選拔及交流會等方式選拔出一些高素質、高水平的骨干教師,組建成新媒體監督隊伍,督促教師與大學生運用網絡等方式進行及時交流,讓教師全面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對不良思想進行及時引導,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從而從根本上監督教師與學生的思想行為。另外,高職院校應做好與公安部門的配合工作,嚴厲打擊非法網站及黃色網站等,為學生及教師創建良好安全的信息交流環境。
3.運用網絡技術,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模式
新媒體中包含了諸多技術,在應用中應結合院校自身的特色,進行合理化引導,建立具有創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使該工作有條有理地施展開來,利用新媒體能實現社會服務、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工作的有效融合,大大提升了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的關注度。
4.整合思想教育資源,建立新媒體思想教育長效機制
整合是利用系統性的思維方式將有效資源整理在一起,對思想教育資源的有效整合,能使新媒體與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功能性融入在一起,收到“1+1>2”的效果。另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并非一朝一夕,因此應建立新媒體思想教育長效機制,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行到底。
四 總結
我國新媒體技術給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帶來了一定的機遇,在思想教育工作中正確運用新媒體,實現學生與教師之間的網絡互動,讓教師及時了解學生想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有利于進一步完善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勞家仁、劉暢.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初探[J].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3)
[2]羅希、李瑞軍.新媒體環境下“9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對策分析[J].國輕工教育,2011(6)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