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外語學習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實現跨文化交際,學習一種語言就要學習這種語言所包含的文化。傳授語言知識的外語教學,重要的是培養學生運用所學語言進行文化交際。大學英語教師在傳授語言教學過程中,尤其應注意將語言教學和文化教學有機地整合起來,以達到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關鍵詞】語言 文化 大學英語教學 跨文化交際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8-0061-01
一 引言
大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是使不同文化背景的社會人通過使用已知語言進行文化交流。隨著大學外語日益發展的教學理論,不斷創新的多樣化教學方法,交際教學的教學策略是其重要組成部分。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是大學英語教師迫在眉睫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應盡量通過語言文化教學使學生突破跨文化交際的障礙,保證學生在學習語言文化后能進行跨文化交際活動。
二 跨文化交際的含義
興起于美國的一門新興學科——跨文化交際是由美國人類學家愛德·華霍爾1959年使用,并且將此術語引用到外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指存在著差異的語言文化背景方面人們之間進行交際的行為與活動。跨文化交際能力應達到認知、情感和操作的標準。教師必須用跨文化知識來組織教學,要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學習開展跨文化交際知識輸入和語言輸出的學習進程。在跨文化交際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要將語言文化知識傳授給學生,通過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進行跨文化交際實踐活動。
三 語言、文化、交際三者之間的關系
語言與文化互相影響、相互作用。交際是人類活動的基礎,是人類分享想法和感覺的能力。交際與文化不可分割,人們通過交際完成語言文化的傳承。文化包含語言,語言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相互作用、不可分割。人類交際的主觀而有聲的符號是語言,文化是人與人了解信仰、習俗的體系,是通過學習而傳承的文化。
四 跨文化交際與大學英語教學
在英語教學中,應把指導原則定位為跨文化交際教學,多樣化教學方法,交際教學的教學策略。教師應注重加強講授語言和文化的關系,對文化差異的敏感度和適應能力,使學生有所認識,樹立語言文化意識。在大學英語課堂中,教師既要充分提供多樣化的語言文化知識給學生,又應在適當時機向學生滲透文化背景知識,讓學生增強跨文化敏感度,增長見識、開闊視野。
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應采用積極啟發討論式的教學策略,語言文化教學除了遵循外語教學原則外,還要視學生為傳授語言知識的中心,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文化的興趣。多媒體教學是一種將聲、像、形三者有機整合的立體式教學,它具有多樣性與靈活性的特點,保證學生在不同文化下進行跨文化交際學習,在特定的跨文化氛圍中開展有益語言學習交流的思維活動,培養自己文化交際能力的意識。在教學策略方面,具有文化代表性的英文原聲電影有益于學生意識培養,所以教師可以選擇播放一些英美影片組織跨文化課堂教學,這將大大促進大學英語改革,提高學生交際能力。教師在講授語言的同時也要調動學生學習文化的積極性,對所要學習的文化要有具體直觀的認識理念。
教師應把跨文化教學從課堂延伸到課外,讓學生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接觸,加深對跨文化的理解。在跨文化交際教學中,既要使學生熟悉異國語言文化,還要使學生可以用自己掌握的語言介紹自己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弘揚本國優秀文化,借鑒異國先進文化。要讓學生對自己本民族的文化深入理解,通過另外的新學語言,使學生具備用英語介紹中國文化的能力。
跨文化交際輸出的形式多種多樣,教師可通過開展與文化主題相關的各種演講比賽、討論會,以及一些富有知識性和趣味性的游戲活動,來加強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實踐能更好地培養學生在跨文化交際中的獨立和反思能力。
五 結束語
外語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在傳授某種語言時,如果不教文化,忽視文化教學,我們所傳授的是無意義的語言符號,會導致學生錯誤理解。傳授文化知識得不到充分重視,最終跨文化交際必將失敗,這就需要教師在文化教學上下工夫,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英語教師開展課堂教學時,語言教學和文化教學都不能忽視,要將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教師既要保證開展的有效教學能提高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表達能力,更要用文化豐富學生的語言學習。通過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手段與策略,學生的視野見識得到開闊,增強了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胡文仲.文化與交際[C].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8
[2]Sapir E. Languag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M]. New York: Harhcourt,Brace. Company,1921:36
[3]宋葵.論跨文化意識及外語文化課程中跨文化意識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1(83)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