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是人們主要的學習方式,是獲取知識和信息的主要途徑。圖書館是學生學習知識的殿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陣地。利用豐富的圖書和資源對學生進行全面的、具有意義的人生教育——“把書本、知識、方法結合起來,把學習和做人結合起來”,引導他們邁好人生的第一步。
【關鍵詞】中學圖書館 閱讀能力 陣地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8-0001-01
當前,中學生普遍存在對《語文課程標準》規定的閱讀材料不感興趣,只是迫于考試時要考到閱讀的內容而不得不學,因此考試時在閱讀方面的失分也比較多,如何把學生引向課外閱讀的主要陣地——圖書館呢?
一 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明確課外閱讀的重要性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因此,要先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要針對學生不同特點,分析學生的閱讀心理,矯正他們的各種心理偏差;利用作家的偉大精神或頑強意志激發學生,談古論今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我們可以通過引導,使學生知道“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逐漸明白課外閱讀可以增長知識,使他們在圖書館所營造的知識海洋中不斷汲取營養,提高自身的素質,陶冶情操。
二 根據學生特點向他們推薦圖書
雖然都是中學生,但他們由于受不同年齡階段、性格、經歷和性別差異的影響,都會對圖書產生不同的興趣。
剛入學的初中生正從兒童期向少年過渡,精力旺盛,求知欲強,思維還不夠成熟。針對這些現象,可以幫助他們選擇與學科有關的書籍,如《元素的故事》、《中學生百科知識閱讀》等,這些書既滿足了少年兒童的好奇心理,又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為以后的課程學習打下一定基礎。
高中生閱讀比較廣泛,閱讀心理是多種多樣的。他們會帶著學習上的和生活上遇到的難題來圖書館尋找答案。因此,我經常向他們推薦一些百科叢書、青年文庫之類的書籍。由于高考的需要,很多學生喜歡閱讀與高考有關的參考資料,我經常為他們提供一些習題集、學習方法指導等書。
三 做好圖書的宣傳工作
俄國文藝批評家別林斯基說:“閱讀一本不適合自己閱讀的書,比不閱讀還要壞,我們必須學會一種本領,選擇最有價值、最適合自己需要的讀物。”學生能否獲得良好的精神食糧,是圖書館必須考慮的問題,因此,圖書館要把為青少年學生提供健康、優秀的書刊資料當做自己義不容辭的職責,重視對青少年的導讀工作,積極主動地對他們進行閱讀引導的指導,避免學生借閱的盲目性。
開設“新書導讀”、“新書推薦”、“書評”、“手抄報”、“知識競賽”等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讀書經驗交流活動,讓學生有施展才能的機會。活動主要范圍包括以下七個方面:
第一,圖書和圖書館知識的介紹。圖書館要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介紹學校圖書館藏書,介紹圖書館的藏書結構、圖書資料、檢索途徑等。
第二,工具書使用方法。介紹圖書館的各種目錄、索引、文獻、文摘等進行閱讀了解文獻資料的檢索方法,讓學生學會準確地選擇工具書和利用工具書來排憂解難,掌握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
第三,配合課文學習中提出的中外名著這類書,可以豐富學生的文學知識,提高學生的文學修養,也能為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四,配合教學介紹語文基礎知識與課文內容密切相關的讀物。這類讀物可以進一步充實閱讀內容,豐富學生的知識,使學生的知識得到程度不同的提升,有利于發展學生的聯想和比較能力。如課內學習《寶玉挨打》,課外則推薦《紅樓夢》;課內學習《少年閏土》,課外則推薦閱讀《朝花夕拾》等。
第五,介紹各種報紙讀物、雜志,做有針對性的閱讀;課外的知識很多可以從報紙、雜志上汲取,可以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如《語文報》、《全國優秀作文選》、《少年文藝》等讀物。
第六,介紹課外的社會科學類、科學技術類、史地類的書籍。現在各類科普讀物和通俗讀物可向青少年兒童介紹大量新鮮的科學知識,它們可以打開青少年的科學之窗,激起他們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為他們今后的成長奠定基礎。
第七,介紹電子讀物。如今,電腦迅速普及,信息高速公路全面開通,以光盤等為媒體的電子書刊也很快走進了人們的閱讀視野,越來越廣泛地得到認同,受到喜愛。依托電子計算機技術和現代通訊技術的網絡讀物和電子書刊類新興讀物以其豐富的內容、快捷的速度深受學生們的喜愛。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