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是人生的一個永恒主題。從幼年、少年、青年、中年直至老年,學習將伴隨人的整個生活歷程并影響人一生的發展。研究表明:一個人最終的學習習慣、學習方式的形成,中學階段對其影響最大。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作為一名學生,選擇什么樣的學習方式將更加有利于自身的成長與未來的發展呢?數學家華羅庚有句名言:一切創造發明,都不是靠別人教會的,而是靠自己想、自己做,不斷取得進步。因此,做學習的主人,學會自主學習,顯得至關重要。
一 自主學習的概念
自主學習,即自己主宰自己的學習,是一種現代化的學習方式。內容包含三個方面:一是對學習的計劃和安排;二是對學習的監察、評價和反饋;三是對學習的調節、修正和控制。自主性主要體現為:自立、自為、自律。自立:學習是“自己的”事、“自己的”行為,是任何人不能代替,也不可代替的;自為:自我探索、自我選擇、自我建構、自我創新;自律:自我約束或規范,表現為自覺主動的學習。
學至終極看自主。自主學習是一種高品質的學習狀態,可謂學習的最高境界。自主學習性是未來社會優秀人才所必備的一種“能動”的品質。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通過自主探索、自主建構,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自我潛能,從而提高學習效率。研究表明,通過自主學習獲得的知識,經受的體驗,在大腦存留的時間遠遠超過被動的接受式。自主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將更加善于發現問題,有更強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更加具有創新精神,在同等的條件下,更容易做出成績。有專家說“今后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那些不會學習的人”。
二 如何學會自主學習
第一,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學習,是人的一種責任,沒有這種責任,就不能算一個完全意義上的人。在現代社會,學習是人的一種基本需要,如吃飯、穿衣、喝水一樣。樹立一種自主學習的意識不是教師要我學我才學,家長要我學我才學,我要對我的學習負責,是“我要學”!
第二,增強學習的獨立性。這是自主學習的核心。如果說主動性表現為我要學,那么獨立性則表現為我能學。在課前預習、新課學習、完成作業、復習反思、歸納拓展等諸多學習環節中,凡是能自己獨立解決的問題,必須自已先解決,減少對老師、家長的依賴。當然在此過程中,需要配以科學的學習方法,要堅信在學習上沒有越不過的坎,我自信,我能學!
第三,增強學習的規劃性。自主學習的另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對學習過程的自我規劃和自我管理,包括制定學期計劃、合理規劃每天的時間、合理分配每天的學習任務,按既定的時間表執行,力爭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不留任何學習的“死角”,踏踏實實地完成既定任務。
三 自主學習實踐中的學習方法
在具體的自主學習實踐中,也有諸多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1)制訂計劃:嚴格按照這個計劃開展學習。(2)確立目標:確立一個目標,便于學習中的堅持。此目標一定要具體,可量化。(3)合理規劃每天時間,按照既定的時間表行事,合理制定每天每個時間段的時間表,注意勞逸結合。養成每天利用零星時間學習的習慣。時間表可以幫助人克服惰性,使人能按部就班、循序漸進地完成學習任務,而不會有太大的壓力。(4)合理分配每天學習任務:把學習任務分解成每天能完成的小單元,并堅持當天完成任務。無論如何不給自己以任何借口推遲完成原定計劃。(5)創設學習氛圍:自定追趕目標,讓學習的環境活起來。(6)做筆記既可以令人集中精力思考和總結、歸納問題,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和記憶,又可以把重點記錄下來,便于以后查閱和復習。(7)每門學科均有其特有的系統性,章節之間有一定內在聯系,因此,在平時的學習中要學會繪制知識樹,從根源上理解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8)按預習→新課→作業→復習→拓展提升→反思總結等環節,步步為營,環環相扣。(9)及時復習:為了使學習能夠有成效,應該養成及時復習的習慣,以便鞏固所學的知識,防止遺忘。(10)自我檢查:每個環節,必須做到自查自檢,不依賴于他人。(11)在學習中碰到疑難問題,要及時向教師和同學請教,無論問題是多么簡單、多么微不足道。
成功始于“心動”而成于“行動”。從今天開始,從此刻開始,做自己學習的主人,大膽嘗試,執著堅持。要堅信是種子就要發芽,是鮮花就要綻放,是果實就一定會散發芬芳。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