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在進步,教育在發展,老師要用發展、變化的觀點來看待每個學生,也要用發展、變化的思想來改變自己、提升自己。每一個教師從踏上工作崗位的那一天起,在教學的同時也在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獲得經驗、不斷地積累、不斷地成長,這樣才能讓教學得心應手,成為一名業務水平過硬的專業型教師。
一 在教學中探索
每一個踏上三尺講臺的教師,跟剛入學的學生一樣內心充滿了新奇和憧憬,還有對未知的一點點惴惴不安。但是老師和學生不一樣的是,老師要擔當起為人師者的責任,要成為學生學習的導航員,所以教師要一邊教學一邊學習怎樣更好地教學。
首先,多向老教師學習,很多有經驗的老教師的授課往往是胸有成竹、氣定神閑、引導適當、講解清晰、重點突出,而新教師往往會出現步驟不緊湊,環環脫節,抓不住重點……究其原因,無非是經驗不足,教材掌握得不夠透徹,所以新教師要多向老教師取經,多聽課、多請教、記心得,多思考自身的差距,找到癥結所在,及時調整,加以改進。長期堅持不懈,就會逐漸摸索出一套成熟的教學經驗,能做到以教師的主導作用來確保學生主體地位的實現,重視學生多維素質的培養與發展,得心應手地處理各種教學問題和突發事件,獲得教學的成功與快樂。
其次,多閱讀有關教育教學方面的專著。因為一個人的想法、觀點畢竟是有限的,許多教育專著會讓人眼前一亮,可以教人怎樣處理工作中一些常見、棘手的問題,會有許多可以在工作中借鑒的好方法。教師在工作中要盡可能多地了解新的教育教學信息,學習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然后潛心鉆研教材,苦練基本功,這樣才能在工作中有所進步。
最后,堅持記工作隨筆和教學反思。老師也要像學生一樣,在平時的工作中準備一個本子隨時記下工作所得,當做是工作中的成長記錄本??梢杂浌ぷ髦械男牡皿w會,不論是一個精彩的課前導入,還是教育學生的一個成功案例,經驗不分大小,只要有利于改進教學、提高教學能力的就應該記下來。還可以記工作中的教訓和不足。例如上過一節失敗的課,要記下來作為借鑒,思考失敗在哪里,以便于總結經驗教訓,更好地上好下一節課。工作中難免會遇到一些疑難問題更要記下來,可以通過上網查資料或與同年組的老師交流,找到正確的答案。平時閱讀到的一些與教學有關的信息和資料,也要隨時記下來。因為“不積小流,無以成江?!保挥衅綍r善于積累,用的時候才會得心應手。
二 在發展中學習
社會的發展是迅速的,許多新生事物也層出不窮。老師不僅要注意社會變化對學生的影響,更要關注社會對老師的新要求,所以轉變觀念、更新觀念是對老師與時俱進的最基本要求。
如今的學生對當前社會上出現的各種新生事物接受都很快,而且經濟的開放、網絡的發展、思想的活躍等方方面面對孩子們的影響也很大,他們都有較強的開放意識、自主意識和參與意識,也會關心社會問題,對一些現象喜歡獨立思考,并試圖表達自己對一些問題的觀點和看法。但同時,學生的世界觀并不成熟,對一些事物往往只看表面,容易產生迷惘,這就對老師的教育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需要老師要有敏銳的觀察力,注意研究社會變化對學生的影響和學生自身的年齡特點,采取適應新時期、新形勢的教學方法,應用生動活潑的思想教育形勢,讓學生樂學、會學。
老師自身絕不能在社會發展中落伍,要更新教育理念。有人曾說:“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要準備一桶水?!钡F在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就變成一種傳統的觀念了。現代的教育理念應該是:教師雖然只有一桶水,但要有換來學生十桶水的能力。老師與學生的關系可以形象地比喻成教練與運動員的關系。老師就像教練,學生就像運動員,教練可能跑不過運動員,但教練會指導運動員怎樣跑得更快,每一位教師就要學著具備這種能力,想方設法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開發他的潛能,教育出讓老師都敬仰的學生,那便是一位教育者的成功。
教師要把教育當成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為目的,只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需要、心理需求,就可以取得一定的教學成果。但這種能力是需要教師不斷努力學習才能達到的,提升教學能力與魅力是會碰到挫折的,但過后會吸取到寶貴的經驗;教學是要付出辛苦的,但也一定會有付出后的收獲和喜悅。
三 在師德修養中提升自己
老師是學生們的榜樣,什么樣的老師就會帶出什么樣的學生。老師的語言、行為甚至穿著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所以,在日常的教學生活中,老師要盡力在學生面前塑造完美的形象,而完美的形象更來自修養,修養也是需要不斷學習的。
比如:當你把學習任務布置給學生后,你卻發現大部分學生完成得都不好,這時千萬不能盲目急躁,而要耐心地走到學生中間,問問他們是怎樣去思考這道題的,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結果,與學生交流之后,老師就會發現癥結所在,從而對癥下藥,重點講解學生感到迷惑的地方,學生就會豁然開朗,從而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但如果老師經常因為一點點小事就大發雷霆,就會既讓學生感到恐懼,也讓老師自己每天都處在緊張的工作狀態之中。作為一名教師,要努力把自己塑造成為一個思想美、感情美、有理智、有才能的人,而且是一個能控制自己情緒的人。教師對受教育的態度、自己的教育理念、自身的品德修養,是需要在工作中不斷反思和改進的。因為行勝于言,身為師者,要以身作則,一個優秀的教師必定是德行、才識卓越,是可以為學生作表率的人,所以,加強師德建設是時代的需要,更是教師提高自身師德修養的需要。
雖然,教師教的是學生,但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痹诠ぷ骱蜕钪校總€人都是學生,都需要不斷學習,不斷成長,讓我們與學生們共同成長吧!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