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順利學習的基本保證,是終身學習的需要。小學生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才會把精力集中在學習活動的最重要方面,從而提高學習效果,也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反之,壞習慣不僅降低學習效果,而且有損于身心健康。小學期間是兒童形成各種習慣的最佳時期,若在這一階段重視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在一定程度上還影響到其能力、性格的發(fā)展。目前,結合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的觀察和調查,發(fā)現(xiàn)以白朗縣完小學生為例,學生的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還不夠理想。
一 小學生不良學習習慣的表現(xiàn)
小學生在課堂和課后的表現(xiàn)往往不盡如人意,集中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夠長
小學生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且容易受到外界干擾。課堂上時常是教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玩,精心設計的課堂提問被少數(shù)學生“包辦”,大多數(shù)學生成了“陪讀”。從隨堂觀察來看,90%左右的小學生,一節(jié)課的前十分鐘注意力比較集中。越往后注意力越分散,越容易偏離教師的教學內容。在家做作業(yè)時,不夠專心,大多數(shù)家長需要陪孩子一起做作業(yè)。
2.認真傾聽的習慣欠缺
在課堂上,常常是老師一提出問題,有很多學生便把手舉得高高的,甚至有的學生會站起來,嘴里不停地喊著:“我來,我來?!弊罱K被叫起回答問題的學生一臉高興,急著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未被叫起的學生則有些垂頭喪氣,有的甚至不愿意聽同學的發(fā)言。在小組合作學習時,大部分學生喜歡發(fā)表各自的見解,不善于接受別人的意見。在布置作業(yè)時,往往教師讀了幾遍題目,但仍然有學生聽不清楚題目的要求。
3.語言表達的能力不足
在小學的課堂中,還經常出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當老師提問時,很多小學生都會把手舉得高高的,但是讓個別小學生回答時,他站起來后又不知道要說什么;有的孩子站起來后,聲音很??;有的孩子則是表達的內容和題目的要求完全無關。
4.做作業(yè)的習慣普遍比較差
有的小學生還沒能掌握正確的做作業(yè)姿勢,做作業(yè)時頭趴得很低,作業(yè)本斜放,握筆過低,大拇指壓著食指,經常需要教師的反復提醒。個別小學生做作業(yè)時隨意涂改,頁面不整潔,作業(yè)不能很好地達到字跡勻稱、端正、美觀的要求。
二 造成不良學習習慣的原因
造成小學生上述不良學習習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家庭方面的原因
不良的家庭環(huán)境和教育對學生習慣養(yǎng)成的影響是很大的。有些家長缺乏表率作用,無視或忽視自己的一言一行所產生的不良后果,使孩子在不自覺中受到不良影響。有些家長對孩子過分寵愛,為了滿足孩子的愿望,不管好壞,要什么就給什么,一切按照孩子的意思辦。久而久之,孩子在這種優(yōu)越的環(huán)境下,從行為上就難以約束自己,自制能力差。更有甚者,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做點事,就會影響和耽誤學習,因此事事由父母包辦代替,不注重鍛煉孩子的獨立性??柿耍笕嗣χo倒水;鉛筆斷了,家長忙著削;書包亂了,父母幫忙整理等。雖然這些看起來不算什么大事,但時間長了就會讓孩子產生依賴心理,其結果可能使孩子做事責任心差,缺乏學習主動性,上課不認真聽講,作業(yè)馬虎,影響孩子的學習自覺性。
2.學校方面的原因
學校應是青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樂園和保護傘,但在實際工作中,如果學校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觀點上的偏頗或方法上的不當,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間接地助長了學生的不良品行。有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心中只裝著教案,沒有注意課堂紀律,沒有采取有力的措施引導學生參與學習活動,導致學生注意力分散。有的教師教法比較陳舊,教學內容枯燥,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沒有確立,致使部分學生思維不活躍、發(fā)言不積極。有的教師課堂教學設計不正確、啟發(fā)性的提問設計不到位、不注重自身的示范作用,這些都將影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社會方面的原因
由于成長中的少年兒童缺乏全面正確的分析、判斷能力,社會上各色的歪風邪氣和腐朽思想對學生可能產生的侵蝕和影響也是不能低估的。一些不適合學生的文化場所和文藝作品也可能對學生的學習習慣的發(fā)展產生不良影響。
三 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建議
那么怎樣才能讓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呢?由于小學生好動、好問、模仿性強,所以良好習慣培養(yǎng)應以常規(guī)學習習慣培養(yǎng)為主,在培養(yǎng)方法上重視激發(fā)欲望,反復訓練,形成習慣。
1.及時提醒
在培養(yǎng)小學生學習習慣的過程中,行之有效的提醒是非常必要的。持久性和自控性差是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為了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教師不僅要從學生實際出發(fā)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還要注重提醒。當發(fā)現(xiàn)哪個學生的表現(xiàn)不能令人滿意時,及時送去一個眼神、做出一個手勢,就會喚起學生的注意。
2.樹立榜樣
在孩子們的眼里,教師是完美無缺的榜樣,學生的許多習慣都能從老師身上找到影子。因此,教師在課堂內外要特別注意言傳身教。小學生具有向師性、模仿性的特點,教師必須發(fā)揮榜樣作用,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應首先做到。
學生耳濡目染,對其良好習慣的形成,作用不可估量。小學生的另外一個特點就是模仿性強,還有爭強好勝的心理,多激勵他們向身邊優(yōu)秀的小伙伴學習。
3.表揚與批評相結合
表揚和批評是教育的一種手段,恰當?shù)呐u和表揚,對激勵先進、鞭策后進、融洽師生關系、形成良好的班風都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威廉姆·杰爾士說:“人性最深切的要求是渴望別人的欣賞。”教師既要表揚優(yōu)等生,也要善于發(fā)現(xiàn)后進生的閃光點。對學生可采用鼓勵性的語言,如“你真行!”“你棒極了,我們?yōu)槟愀械津湴痢薄澳阏媛斆鳎蠋熢絹碓较矚g你了”等,積極利用表揚手段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快樂,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當學生犯錯時,批評要注意場合與分寸,注意剛柔相濟、因人而異,注意保護學生脆弱的心靈。
4.家?;ヂ?lián)
學校的教育若沒有家長的配合,家庭教育沒有學校、教師的指導,教育便不可能形成合力,教育就難以產生預想效果。因此,家校聯(lián)系相當重要。一方面要積極向家長宣傳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意義和具體要求。另一方面,通過家訪、家庭教育講座、家長會等多種途徑,加強學校與家庭的聯(lián)系,加強對家庭教育的指導,轉變家長重知識輕習慣的觀念,及時與家長溝通,共同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
總之,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先要培養(yǎng)小學生:熱愛學習,專心致志;勤學苦練,善于思索;講究方法,持之以恒;敢于質疑,樂于創(chuàng)新的良好學習習慣,讓學生最終能乘著良好學習習慣這艘帆船,乘風破浪,順利地到達成功的彼岸。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