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要提升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必須重視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的探討,值得一提的便是師生和諧、平等、融洽的關系。筆者就自己的體會談談如何增進高中英語課堂中的師生關系。
【關鍵詞】課堂有效性 師生關系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8-0097-01
一 幽默感
幽默是課堂機智的體現。高中課堂的幽默應帶著關愛,透著智慧,留著思考。正所謂“功夫在課外”。筆者在十年的教學積累中記錄了一些幽默促成課堂教學的課例。
1.課程資源的挖掘
教師應將語言點融入貼近生活的真實語境中。在檢測figure out、make out和work out三者的區別時,我舉了個例子,“You’re locked in the dark house for three days and nights. And I have to out whether you’re ok.”“You and your gangs are sent to the police office for staying up in the Internet cafe at night. And I have to you out.”語言點的辨識度提升了,無形中也拉近了師生的距離。
2.學生個性的挖掘
2012屆班上有個男生英語成績優異,父親是北京大學的高材生,為人憨厚老實,頗有笑點。每到課堂陷入僵局時,這位同學就成為了我的秘密武器。“The Son of Peking University,would you share with us your ideas?”他還沒有站起身來,班級死氣沉沉的氛圍已變得輕松多了。他的語言素養較好,我便鼓勵他大膽地說出看法,慢慢地,班級研討的氛圍也日益濃厚。
3.教師個性的挖掘
高三(9)班葛××在查到高考成績的第一時間給我發來短信,“我在英語上的優勢就是從老師你這開始的,是老師課堂上無與倫比的幽默感和傾注的情感讓我從來沒有厭倦一堂英語課,直到高三最后階段都覺得您的課堂很風趣!”作為老師,還有什么比得上學生的褒獎更讓人心醉呢?
二 正確評價
教師應注重采用有效的形成性、多元化評價,使其從中獲取成功體驗,感受到被尊重、被關愛的心理氛圍。
1.正面積極的評價,點燃持久學習的火把
教師一句蜻蜓點水的贊揚能起到絕處逢生的意外效果。2012屆班上一個男生被我懲罰在全班面前做一個“presentation”,主題自擬。出乎我意料的是,他的“presentation”圖片精美,講解到位,思想深刻,且還預留了與同學互動的環節,令我大開眼界。我在全班同學面前給予他高度評價,并且饒有用意地說:“Your fantastic presentation makes you shiny. You are as handsome as the actor. Maybe we should also break regular commander.”他眼里閃著淚花,慢慢走到座位,自然也有了“親其師,信其道”的收獲。
2.適時的點撥、提醒,指明正確的學習方向
學習熱情的保持需要不斷的撥正,這樣的撥正必須是嚴肅、嚴厲的,但也是帶著關愛和尊重的。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積累“批評”的素材,如勵志的原版演說(如奧巴馬的“為什么要上學”、尼克的勵志演講、名人名校演說集等),或者是簡短時髦的口語(如Never say die. Better late than never.等),也可以是名人的真實事例或是身邊同學的榜樣。
3.講授學生想聽的,而非自己想說的
“課堂不是老師賣弄自身水平的地方,也不是老師忘情講解的場所,而是帶著學生一起探索、歸納、提煉、反思、總結的陣地。”以講解閱讀理解為例,筆者曾做過調查,班中75%的學生只要知道答案就可以。他們希望老師能提煉解題思路和方法,通過閱讀積累語言運用的素材,更重要的是,能在當堂鞏固類似相關練習以加深印象。這樣的要求就促使教師在課外積累豐富、緊跟時代、貼近生活的素材,以幫助學生在課堂上能融會貫通、掌握方法。
4.科學合理的板書,體現人文關懷
所有的學生都希望老師能呈現板書,他們認為板書就是橋梁、鏡子、腳手架和導游圖。筆者曾邀請意大利的交流生Phillip作了交流生生活的呈現,當他講到為什么會選擇一年為交流期時,他用粉筆在黑板上畫出了一條拋物線,以表達一個月、三個月、六個月和一年的不同心理適應程度,中國學生一目了然。英語老師應不斷加強自身的修養,運用文字符號、繪圖、列表等形式集中反映課堂內容,這也應成為高中英語教師必備的教學基本功之一。
5.有效追問,生成精彩
在發生課堂阻滯時,追問能緩解學生的挫折感,提高學習的積極性,融洽師生關系。提問的問題必須設計得簡單、具體,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如果教師在課堂上發現學生不理解自己提出的問題,可簡化或轉化問題。試想,一位能力不強的學生能在全班同學面前完成一項艱難的任務,他的信心自然倍增,同時也對老師充滿了敬意。
三 結束語
在信息化時代,英語教師應保持終身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營造積極寬松的課堂文化氛圍,讓自己的語言化作雨露沁入學生的心脾,這樣才能保證英語教師在教學情境錯綜復雜的后方法時代靈活調整教學原則和策略,應對復雜的教學挑戰。
參考文獻
[1]張鳳娟、劉永兵.課程改革背景下的英語教師信念特征研究[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2(7)
[2]蔣曉華.學生立場:從“傾聽”學生做起——旁觀一堂五年級英語課的所思所想[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3(7)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