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立德樹人是新時期教育的發展方向,也是貫徹教育規劃綱要的一項重要內容。初中學生處于青春期,具有強烈的學習參與愿望,強烈的社會好奇心理,致使學生的心智處于各種價值觀念相互碰撞的關鍵時期,也是人生發展的奠基階段。在思想政治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顯得非常重要。
【關鍵詞】思想政治 德育教育 立德樹人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8-0108-01
初中政治課程獨特的優勢、鮮明的特點決定了其德育教育的實效性,擁有其他課程不可替代的德育教育優勢。作為一門德育教育的優勢學科,建構新的課程體系,打造教學新模式,提升教學實效,滲透德育理念,是政治教學的重中之重。
一 以尊重為基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政治課作為一門德育教育性很強的學科,如何實現其在學校教育中的德育功能,對每一位思想政治課的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初中政治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不能單憑簡單的說教、空洞的理論來感化學生,要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來感染學生,讓學生在潛意識中接受德育的熏陶。其做法有三點:(1)尊重學生的意愿。政治課的教學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并將初中學生逐步擴展的生活作為課程建設與實施的基礎,要與社會實踐緊密聯系,循循善誘,正確引導,以人為本,才能讓學生自主參與到課程的學習中來。(2)尊重成長的規律。青少年階段是一個叛逆的時期,也是一個豐富多樣的時期。學生容易受到一些不良思想的影響,不善于考慮事情的前后結果,沖動、彷徨、急躁的心理導致學生發生這樣那樣的問題,不能接受挫折與失敗的考驗。所以說,在適當的時候,抓住教學機遇,給予學生成長的精神支持,讓學生在認識、體驗與踐行中促進正確思想觀念和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和發展。(3)尊重學生的認知。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觀點,充分給予學生言語的自由,讓他們的思想、道德在與社會實踐的碰撞中不斷得到升華,不斷汲取成長的經驗教訓。作為教師要去發現或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大力贊賞,予以放大,用贊美的眼光關注學生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從學生的點滴行為中體現教師對學生的尊重,無形中對學生的行為起了一個正確的引導作用。這個時候,德育滲透發揮的作用比單純的說教效果好得多。
二 注重情感教學,增強德育實效性
適當的情感對人的認知過程具有積極的組織效能,而不適當的情感會產生消極的瓦解作用。這里所講的“適當”與“不適當”,首先反映在情緒的極性上。一般來說,諸如快樂、興趣、喜悅之類的正情緒有助于促進認知過程,根據這一規律,談三點認識:(1)政治課的教學不能上成“說教課”。知識激增的今天,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已遠遠不能適應接觸面廣信息量大的當代學生的要求,要發揮情感的調節功能,增強教育內容和方法的實效,要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直觀形象的優勢,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調動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積極性,以知育情,提高學生的認識水平。(2)政治課的教學不能上成“批評課”。在政治課的教學中,只有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才能讓學生真心接受教師的要求和意見。作為一名政治教師,要以滿腔的熱情,富有情感地講授每一堂課。因為富有情感的課堂教學能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形成協調和諧的教學環境。(3)政治課的教學不能上成“自習課”。經常會出現教師布置作業任務,學生在不情愿的基礎上去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情感教育以及德育滲透的功效很差。
三 加強自身建設,提高道德水準
強化德育滲透,教師應具備崇高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精湛的業務水平,教師的道德個性和言談舉止是任何教科書、道德箴言、獎懲制度都不能替代的一種教育力量,“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要考慮到自身人格對學生的影響,要站在道德的高地、思想的前沿思考問題,運用自身人格魅力去征服、熏陶學生,并把其作為教育塑造學生健康人格和高尚品德的重要手段之一。(1)教師要具有高尚的師德,要嚴格執行職業道德標準,提高自身道德楷模的影響力,如強烈的使命感、堅強的意志等,充分運用理智的思想影響,讓學生具有明確的判斷力,對真、善、美和假、惡、丑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給學生強烈的道德感染力。(2)教師要起道德標桿作用。不能說一套做一套。教師要做到言行一致,尤其是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更應該如此。(3)教師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當教師的知識視野寬于教學大綱時,教師才能成為教育的真正能手,才能引經據典、博采眾長,讓豐富的知識素養感染學生。思想政治課上涉及的知識很廣泛,要求教師要與時俱進,不斷開闊自己的視野,不斷積累知識,能夠理論聯系實際,課堂教學才會生動,學生才會樂學。
在中學思想政治課中滲透德育教育,要注重理論聯系實際,與學生關心的時事結合,決不能脫離現實,回避現實,空洞說教。在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中應注重細節,合理滲透德育思想。教師應將教學內容的生活價值以適當的方式向學生展示,增強教學內容對學生的吸引力,使思想政治課的教學過程藝術化,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不知不覺地接受思想品德的教育。
〔責任編輯:龐遠燕〕